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首次提出循环经济的概念。然而,以“减量(Reduce)、再用(Reuse)、循环(Recycle)”即“3R”为原则的循环经济,一直到90年代,才开始受到各国的重视。面对全球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的现状,发达国家纷纷把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循环型社会作为资源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日本于2000年6月颁布了《推进循环型社会形成基本法》,紧跟世界潮流,拉开了建设循环型社会的序幕。 一、由浪费型社会向循环型社会过渡 战后,日本经济获得高速增长后,大部分日本人也因此享受到了充裕的物质生活。如:日本的GDP,1970年是75.3万亿日元,1998年增加为497.3万亿日元。期间,每100个日本家庭拥有的汽车数量从1970年的22.6辆增加到了1999年的126.7辆;拥有的彩电数量从1970年的26.9台增加到了1999年的224台。 然而,人们享受的物质文明却以废弃物(垃圾)的大量排放为代价。如日本各种资源都比较匮乏,但受家电新产品不断研发上市的影响,各类家电的普及率和更新换代率极高;又如经济富裕后,日本社会的食品浪费现象非常严重,据日本农林水产省2003年公布的《食品浪费统计调查》报告表明,日本的食品平均浪费率为5.1%,其中一般餐馆的浪费率在3%,饭店的食品浪费率为7.2%。食品浪费现象最严重的是各种宴会、冷餐会,浪费率为15.7%,其中婚姻宴会的浪费率高达23.9%。包括家庭废弃食物在内,日本每年要浪费大约1000万吨的食品。 在日本,废弃物主要被分为一般废弃物和产业废弃物两大类,一般废弃物又包括事务性废弃物和生活垃圾,而生活垃圾则被进一步分成由吃剩的饭菜、除容器包装物之外的纸、布、皮等构成的可燃性垃圾,由废旧小家电、小五金、玻璃制品、陶瓷制品等构成的不可燃性垃圾,及以陈旧的自行车、电风扇、吸尘器、煤气灶、各类家具等为代表的大型垃圾等。产业废弃物则主要指由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产生的废油、废酸、废碱、废屑、废渣、动物粪尿及尸体等。 日本一般废弃物的排放量从1975年的4205万吨增加到了1996年的5115万吨;产业废弃物的排放量从1975年的2亿3600万吨增加到1996年的4亿500万吨。在日本,产业废弃物排放最多的行业是建筑业,日本每年产生的建筑垃圾约为9000万吨。如,扎幌市1998年共产生建筑垃圾1353.7吨,占该市产业废弃物总排出量的33.7%。 因此,经济高速增长后的日本社会是一个“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浪费型社会。 随着废弃物排放量的增加,日本对废弃物最终处理场所的需求量也在增加。这对于国土面积狭窄、资源总量绝对不足的日本而言,无疑是一项必须正视的严峻挑战。尽管采取了大量废弃物减量排放处置方面的措施,但日本每年废弃物最终填埋量仍有约6000万吨左右,导致废弃物填埋处置场越来越紧张。这一问题在东京等大都市尤为突出。同时,由于废弃物中不易自然降解、加工处置过程中容易产生有害物质的越来越多,对环境构成的危害也越来越大。另外,日本国内资源匮乏,所需石油的99.7%,煤炭的97.7%,天然气的96.6%都依赖进口。因此,将“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社会发展模式转变为“可持续的生产、消费”形态,在有效利用资源的同时,努力解决废弃物排放问题,建立一个控制天然资源消耗、降低环境负荷的循环型社会,对日本的可持续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1997年7月,日本产业结构审议会发表了一份《关于促进循环型经济体系的建立(循环经济展望)》的报告。这一报告针对诸如缺乏垃圾处理场等国民非常关心的环境问题进行了集中审议,指出资源和环境将是制约日本21世纪经济持续发展的两大因素,日本若要在21世纪继续保持世界经济强国的地位,就必须从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转向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即,以最低的资源投入,达到最高效率的使用和最大限度的循环利用,实现污染物排放的最小化或零排放。该报告进一步指出,日本实现循环经济发展目标,建立循环型社会的核心对策:首先是转变观念,将传统的废弃物重新定义为“循环型资源”;其次是将对废弃物的管理从迄今为止的单纯回收方式转化为3R方式,并强调3R应共同实施。 2000年6月,日本政府制定了旨在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推进循环型社会形成基本法》,明确提出了建设“循环型社会”的目标,并将“循环型社会”定义为是一个“通过有效地抑制废弃物的发生,搞好循环资源的循环利用,确保废弃物得到妥善处理,从而实现抑制天然资源消费,并尽可能使环境负荷得以减轻的社会”。 二、日本式循环型社会的现行法律框架 日本由浪费型社会向循环型社会过渡,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了几十年时间的渐进式发展过程。期间,不断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为日本由浪费型社会向循环型社会过渡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 20世纪50年代后半期到60年代,日本优先发展重工业。企业为追求利润,大量生产、大量排污,消极对待环保。60年代后半期,日本一度成为举世瞩目的“公害国”。为了改善这种局面,日本于1967年制定了《公害对策基本法》等一系列环保法律法规,依法对企业进行严格管理,促使企业加大环保力度。1973年“石油危机”时期,日本采取了更为严格的环保措施,开始了由高投入、高产出向重视节能降耗的转变。可以说,这场给世界带来恐慌的“石油危机”为日本播下了“循环经济”的种子。到了80年代,日本经济发展进入低增长阶段,节省能源资源的经济结构基本形成,为建立循环型经济打下了基础,故而这个时期也被称为日本循环经济的萌芽阶段。1991至2000年,是日本泡沫经济瓦解后的10年,日本开始对20世纪后半期的经济发展模式及经济发展水平的衡量标准及评价方法进行反思,先后于1993年11月制定了《环境基本法》和2000年6月制定了《推进循环型社会形成基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