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率面向社会公布,引起了社会各界极大震动,各新闻媒介从不同的角度纷纷加以报道,相关的文章理论分析也充斥着学术期刊,其倾向是一片叫好声占了主流。本文研究借鉴西方信息经济学信息不对称理论(注:信息不对称(Asymmetric Information)是微观信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它是由英国詹姆斯·莫里斯(James·A·Mirrlees)和美国威廉·维克瑞(William·Vickrey)在信息经济学中所提出的重要理论,它用以说明相关信息在交易双方的不对称分布对于市场交易行为和市场运行效率所产生的一系列重要影响。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一些西方经济学家如斯彭斯(Spence)等就把这一理论引入了对劳动力市场的研究领域。信息的不对称可以从两个角度划分:一是从发生的时间上看,不对称性可能发生在当事人签约之前,也可能发生在签约之后,分别称为事前不对称和事后不对称。二是从内容上来看,信息不对称可能是指某些参与人的行动,也可能是指某些参与人的知识和信息,分别称为隐藏行动和隐藏信息。其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第一,交易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未获得完全清楚的信息;第二,有关交易的信息在交易双方之间的分布是不对称的,即一方比另一方占有较多的相关信息;第三,交易双方对于各自在信息占有方面的相对地位都是清楚的。这种对相关信息占有的不对称状况导致在交易完成前后分别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它们严重降低市场运行效率,在极端情况下甚至会造成市场交易的停顿。),从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公布后的客观现实及效果,以及就业率评估体系的不完善带来的负面效应对大学生无形就业市场的影响进行探讨和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现状 所谓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实际上就是初次就业率,其基本公式:初次就业率(%)=[(毕业生总人数-待就业毕业生人数)/毕业生总人数]×100%,其中待就业毕业生人数包括截止到该年度6月1日仍没有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人数,和已申请不参加本年度就业的毕业生人数。[1]从1999年开始,教育部对其直属院校每年的9月1日都要通过权威媒介向社会公布这些学校的毕业生就业率,2002-2004年又将74所教育部直属院校的毕业生就业率划分成了六个档次,特别是名校之一的清华大学一向在各项大学排名中位于前列,其“就业率”竟然排在于第三个档次,社会反响颇大。2003年年底,教育部公布了各省及教育部直属院校的毕业生就业率,同时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布当地高校的毕业生就业率。2004年5月份又正式公布了国家四月份新出台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措施,指出要建立完善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报告、公布、监督和评估制度,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建立并不断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监测体系,科学、准确、快速地报告就业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公布当地高等学校的毕业生就业率。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又进一步解释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是反映高等学校组织管理、教育教学等各方面办学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要求这一指标与高校的招生计划安排和领导班子考核相挂钩。[2]这些相应措施的出台,自然是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尤其是各高校、学生家长和用人单位触动最大。 虽然“就业率”只是对高校的一个单项评价,但“就业率”反映了高校培养的学生满足社会需求的程度,是市场机制作用于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指标。公布“就业率”的目的有四个:一是刺激高校按照社会需求调整专业结构,二是引导考生根据社会需求填报志愿,三是促使各高校更加重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3]四是刺激用人单位积极争夺高校人才。如此高等院校的压力越来越大,不得不将出口(就业)与进口(招生)等同视之,并越来越强调大学生的就业率,与教学、科研并驾齐驱,基本上形成了这样一个共识,搞好学生的就业工作就要从源头抓起,于是纷纷投资改造老专业,设置新专业等种种举措就是为了适应将来就业市场的需要,[4]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 有压力必然就有就业工作动力,一些高校就业指导中心负责人普遍认为,依靠教育部外力推动,有助于各高校将就业工作纳入学校工作日程,提高就业工作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地位。[5]不仅是地位的提高,其动力正如有关研究成果得出的结论,一所高校毕业生“就业率”高,可被视作这所学校的一个亮点,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将会启动教育资源的良性循环。[6] 对广大毕业生尤其是家长来说,辛劳半生、省吃俭用、甚至借债供子女上大学,除了为提升他们的科学文化水平和全面素质外,最终目的就是希望受过高等教育后,能找到较为满意的工作,即在日趋激烈的人才市场中胜出一筹。按照经济学的观点就是投入——产出(回报),毕业生自然是希望有所回报,因而提高“就业率”不仅是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学校的责任和义务,更是重要的社会问题。有专家一语中的:高校就业率是公众、尤其是考生和考生家长最关注的信息之一,但长期以来,各高校就业信息很少对公众公布,甚至讳莫如深,一些就业形势不好的学校更是把“就业率”当作死守的秘密,担心公布会影响招生,官方(教育部)公布高校就业率,受到公众欢迎是肯定的,这是力促高校工作透明的重要举措。[7]如近几年高考家长与学生在填报志愿时不但考虑“名校、热门专业”,还要看“学校就业率”,高“就业率”的学校颇受家长们的欢迎就是这个道理。同时“就业率”排在前面的高校认为,这样公布能够促进自己学校的生源,是某种意义上的优胜劣汰。 用人单位招聘人才虽说看重名牌大学,但性质相同的学校、学科专业之间毕业生就业率的差别大小同样也会引起用人机构的高度关注。因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毕竟反映了用人单位最看重的大学生素质前5个指标,其中专业知识与技艺排在第一,反映了用人单位对专业化知识和能力的需求,同时说明了有些大学一方面不研究社会的需求,专业的开设与社会需求脱节,并忽视专业的培养质量和水平;[8]另一方面不重视大学生的就业工作。无形中造成了用人机构对该校毕业生的不感冒,影响了这个学校的就业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