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根本上说,提高金融机构的效率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计划经济下信贷融资是政府指令经济发展的辅助工具;而市场经济下货币银行是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在高科技和信息时代快速发展进程中,金融效率的作用已经不仅局限在货币银行层面,而进一步延展到经济生活的各个层面。资金的循环效率、财富的增值效率以及资源分配的均衡效率直接牵动着直接金融和间接金融的发展,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发展,直接牵动着国民经济的投资、生产、消费和分配的格局变换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说,金融效率的高低关系到是直接推进还是约束经济发展的前景。这使人们更加深刻地领略到“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这一简单而深刻的定义。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时间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取得了显著成就,其中银行业通过推进改革和提高效率支持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还承担了经济改革的许多成本,已经引起国内外关注,但与国际银行业相比,我国银行改革有待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尤其是入世过渡期即将结束,我国银行业改革的紧迫性和实效性越来越集中在提高银行的市场化效率上。 国际上有大量关于银行效率的实证研究,采用了不同的数据和计量经济学方法,这对衡量我国银行体系的研究有很好的借鉴意义,但由于一些数据的可获得性还比较低,目前这项研究在国内的开展还十分有限。对于效率的理解我们不妨把它分成两个层次:银行本身的运行效率和银行在经济运行中发挥金融中介作用的效率。银行本身的效率主要是指实现最合理的投入和产出组合的能力,可以分成规模效率(scale efficiency),产品多样化效率(scope efficiency),纯技术效率(pure technical efficiency)和资产负债的结构配置效率(allocative efficiency)。银行发挥金融中介的效率就是指银行在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调整中发挥促进作用的有效性。 良性宏观经济和必要宏观调控是提高银行效率的环境要素 从国际国内的经验看,经济发展与金融体系的稳健乃至效率水平具有直接关系。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银行效率的增强与一国经济整体形势密切关联,并是经济平稳增长的重要支持因素。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1999年的巴西金融动荡,由于银行体系状况的不同,过程与结果并不完全相同。亚洲在货币贬值过程中银行危机也随之出现,银行效率荡然无存;而巴西在货币贬值过程中银行体系相对稳健,银行效率增强了抵制金融动荡的信心。2001年的阿根廷危机,银行出现挤兑现象,是因为国库已经亏空,整体经济已经处于崩溃边缘,虽然阿根廷银行的稳健性相对较好,但也无济于事。这些国际银行业的经验教训十分值得思考与借鉴。 宏观经济调控用经济学的语言说,就是运用财政货币政策措施来“熨平”经济波动,往往是和国民经济的大幅度的起落风险相联系的,是和经济金融动荡乃至危机相联系的。在建立健全市场经济的进程中,金融机构的安全是国民经济安全的核心。金融机构的稳健运营是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的核心。金融机构的改革和由此而来的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就是国民经济效益提高的核心。金融机构经营不善,风险加大、效率不高,在某些实体经济部门出现过热增长的情况下,就容易导致宏观经济的起伏,甚至大起大落;经济结构必然失衡,经济效益必然折损。这种情况下,宏观管理部门启动调控措施是必要的,金融调控监管部门的措施往往是对银行金融中介作用做符合经济稳定发展方向的矫正,使银行业的金融中介效率得到正确引导和发挥。 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2004年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部分行业增长过热、货币信贷投放过快的情况发生了显著变化,经济生活中的一些不健康、不稳定因素得到了克服,国民经济正在向着预期的方向发展。这些成效的取得固然是和高层果断决策相联,和宏观调控部门的运作相连,也和商业银行贯彻高层决策精神和调控监管部门的要求,加强风险控制,调整信贷结构,提高运营效率紧密相关。 货币信贷是国民经济资金供给的闸门。中央银行的货币调控措施要通过商业银行的运作才能完成政策传导,调控过热的行业和过大的规模必然要求商业银行做出有市场效率的营销决策,依靠商业银行有针对性地调整信贷供给的力度。从银行效率的角度看,如果按照过热的态势发展下去,信贷资源的配置会更加不合理。宏观调控一方面使得商业银行的市场运营效率从膨胀回归实际,从错配回归理性,不再助推并缓解产业结构、行业结构的扭曲度;另一方面,宏观调控又为提高商业银行的市场运营效率创造了新的机遇和新的增长点,调控政策、营运指引、窗口指导和风险提示给银行业的正常合规经营营造了良好的经济金融环境,也为商业银行实施现代企业制度并通过制度性的、机制性的变革,进一步提高营运效率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加强能力建设是提高银行机构效率的基础要素 各国经济竞争力比较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就是金融机构效率的比较。但要提高金融机构效率就必须进行能力培养和基础性建设。当今国外理论界有一个十分时髦的名词,叫做“能力建设”(capacity building)。所谓“能力建设”就是指通过教育、培训、辅导和资源投入来增强经济体、政府、机构和个人的发展能力。这一理论特别强调了通过改善人们生活际遇的激励机制来发展一种安全、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组织结构和体系。简而言之,就是培养政府、机构、企业和个人的自我发展能力。银行业要提高效率,也需要提高基础能力的建设。就广义的金融机构的能力建设而言,应该包括软件实力建设和硬件实力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