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15年前的《流浪北京》以前所未有的纪实给当时的影视界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10年前的《混在北京》以对北漂知识分子困境的刻画与批判警醒文化界,那么《胡同里的波西米亚人》似乎就显得温情脉脉。 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北京作为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新经济发展的重镇,有其特定的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南北东西的文化交融、古香古色的风土人情,一种大气与壮丽,尤其是繁荣的文艺事业,巨大的发展空间,在很多青年人心目中,是最有可能实现梦想的地方,于是蜂拥而至,以居无定所的波西米亚方式在这精神乐土流浪。奋争拼搏是他们共同的特征,漂泊不定是他们的生活常态。他们被命名为“北漂”,其含义颇为含混:既有在北京漂泊之意,也有由南至北迁移的意思。广义的北漂包括所有职业,狭义的北漂则仅限于指在北京寻求理想的文艺界青年。 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成员没有自主选择职业的充分可能,也很少能够自由流动,主观上更无离乡背土的冲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开放程度加大,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结构分化、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加之各项社会政策的调整,尤其是户口政策的放开,使北漂成为可能,各种思潮涌入,使追求自由成了这一代青年人的时代表征,不仅是政治上的自由,也包括艺术创作的自由,于是北漂队伍越来越壮大,成为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的一种令人瞩目的现象。他们的梦想是游移、飘荡的,甚或就是个乌托邦,但他们绝不回头。有人穷途末路摔了吉他、扔了画笔,从此被世俗所湮没;也有人一夜成名。1990年纪录片的自由创作者吴文光以一部《流浪北京——最后的梦想者》使社会和媒体对北漂一族的关注达到最高点,片子记录的是包括画家、摄影师、戏剧导演、作家在内的五位自由艺术家1998、1999年在北京的一段生活。他们的共同点是,放弃老家的工作来到北京或者在北京毕业后留在北京,虽然具体情况不同,但目的都是一个:在北京实现自己的艺术梦想。五位主人公都以在各自领域成名成功视为自己的理想,并且对自己的理想有着狂热的执着,这些人的经历使得影片弥漫着沧桑和痛楚的情绪,而他们的最终或者是以结婚的方式出国,或者是走向疯狂。 几年后的《混在北京》讲述一群外地进京的大学生,毕业后留在“向导出版社”的遭遇。他们在外是体面的诗人、画家、翻译家、评论家、编辑、记者,但回到肮脏、拥挤的栖身之地,面对日常生活的困窘,他们一个个变成了卑琐的世俗小人。他们不顾公益,互相拆台或利用,对平庸的生活,堕落的现象,束手无策,终于怀着对北京的眷恋离开。 十余年后,北漂人的生活再次引起人们的创作冲动,近两年先后出现了小说《逍遥游》、《青春向北漂》、电影《世界》、话剧《淡了加点韭菜花》、《暂住证》,《明星制造》:“北漂”明星演“北漂”;李春波的《女孩,别哭》;另外还有诸如《外地人在北京》等电视作品,《胡同里的波西米亚人》或许可以看作这股热潮中的一分子。 《胡同里的波西米亚人》中的第一主人公罗经伦是个来自河南农村的小伙子,儿时起通过广播与歌剧这个似乎与他身份相距甚远的艺术形式结下了不解之缘,带着这种爱好,他来到北京,想到音乐学院学习歌剧。 海明威显然仅仅是个绰号,但这个绰号象征了它的拥有者作为一个纯粹的理想主义者,最终只能失败——理想失败、社交失败,最终只能黯然回乡。在十余年前,这样的形象很多,但在今天这样的准消费社会,人们不再崇尚梦想而是转为注重现实,他显然已不合时宜。 另一个人物老毕也曾经有自己的理想,但最终在现实面前,他没有坚守,发出了“为什么我们一直努力,但理想与我们那么远”的感叹,他选择了完全顺应现实,于是,到北京八年的他,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彻底结束了自己的北京梦寻旅程。 相比起来,罗经伦的理想或许比他们的更难实现:一个满口河南方言的农村小伙却将演唱歌剧这种纯粹西方的音乐形式当作自己的理想,然而,在影片的结尾我们看到,只有他离自己的理想更近了。 为了攒学费,他去环卫队做临时工,摆各种造型去给人做模特,不管做什么,他都带着好奇,抱着平和的心态,拿到报酬后,他也没有一门心思地攒钱,而是邀请朋友分享,在老毕朋友举行的PARTY上,他显得比到北京三年的海明威更理智甚至更精于世故。 他带着热情去适应北京的都市生活,去接触和了解身边的人,我们几乎在其中感受不到多少一个理想尚未实现的青年人内心的不安和焦虑。 罗经伦并没有旧北漂人物那种咬牙切齿的孤注一掷,但理想对于罗经伦来说,也绝非可有可无,当街头弹唱者为讨好食客哼唱下流小调时,他冲上前去掏钱制止。 影片中许多情节并未按照常规的戏剧化路线发展下去,例如罗经伦在音乐学院几次巧遇音乐学院教师王晓凡,并且其情不自禁地哼唱似乎也得到了后者的赞赏,但后者并没有像我们所预期的那样成为帮助罗经伦进入音乐学院、扭转其人生命运的重要人物,即使是罗经伦执意要为王晓凡当小时工,也并没有就此拉近两人的距离,王仅仅是为罗介绍了一份做摄影模特的工作。换言之,王对于罗的意义,与其说是助其实现理想,不如说是为其开辟在北京的生存之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