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对中国电影来说是个百年一遇的特殊年份。走向21世纪的中国电影,开始了一个新的百年——这是另一层意义上的“新世纪”。在刚刚过去的2004年,国产影片数量达到惊人的212部,在15亿元的电影票房收入中,国产影片票房占据了55%,首次超过进口大片——当然仅仅是“整体”意义上的。这一年国产影片的票房支撑,主要依赖冯小刚的《手机》、《天下无贼》,张艺谋的《十面埋伏》,周星驰的《功夫》四部影片。少量国产影片的单片票房竞争力在提高,甚至已经达到与“进口大片”相抗衡的能力,但整体上却仍然不敌“进口大片”。这无论如何是一个不争的事实。2005年,在纪念中国电影百年华诞的声浪中,国产影片的数量有可能创下新高,但能否借此契机构建起中国电影文化工业良性的运作体系,重构观众对于中国电影品牌的信心,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从几部武侠片的不同命运说起 从类型电影的角度来说,武侠片可能是中国电影中最具影响力和票房竞争力的一个片种。这不仅是因为它事实上的“历史悠久”,更重要的是,它在几代导演和功夫巨星的共同努力下,不断完成着类型的更新和蜕变。世纪之交,李安、张艺谋、陈凯歌、何平、徐克等华语电影中最具影响力的导演不约而同地完成了或者即将完成武侠片的创作。已经上映的武侠片几乎都获得令人瞠目的票房,但同时也都引发一些争议,在世纪之交的中国社会文化语境中遭遇着不同的命运。 曾经以“父亲三部曲”《推手》、《喜宴》、《饮食男女》探讨中国传统人伦关系在现代社会遭遇变化,并以此享誉国际影坛的李安,又以武侠片《卧虎藏龙》满足了中国电影的“奥斯卡情结”,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电影对以戛纳、威尼斯、柏林三大国际电影节为代表的国际性电影奖项的“征服”,终于以4座奥斯卡小金人完成了一个“大满贯”。这部在国内并不被一致看好的武侠片,在一些西方国家却推崇备至,充满着溢美之词。可以说,《卧虎藏龙》在海内外的不同遭际,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有关“文化误读”的富有意味的个案。事实上,即使是在科技高度发达、资讯传播越来越普泛化、地球变得越来越小的今天,文化对文化的误解依然存在,不管是刻意的,还是无意的,就像长久以来的美国好莱坞电影中,华人形象总是被以丑化和单一的方式被定型;而中国电影也完成了对于“日本人”形象的构造。这种定型或者构造往往凸现或者强化异族文化某一方面的特征,而忽略了其丰富性和多义性。中国观众对于武侠片的认知有着其自身独特的先在结构,而这种先在结构是通过阅读武侠小说、观赏武侠电影逐渐建构起来的。在某种意义上,《卧虎藏龙》局部地偏离了这种先在结构,从而造成了观众心理一定程度的疏离。在周润发扮演的李慕白身上,我们更多看到的是一种文人侠士的气质风度。这不仅因为身体渐渐发福的周润发已经不复当年的《英雄本色》那样还有矫健的身手,或者如成龙、李连杰、赵文卓那样去完成一些“身体”上的武打动作,而且也许同时也是李安身上那种儒雅的文人气质的表现。事实上,影片中的武打场面更多强调的是写意,这恰恰与中国文化达成了某种意义和程度上的吻合。“《卧虎藏龙》是《理智与情感》的动作版。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过去中国的功夫电影里绝对没有‘理智与情感’,也没有‘理智与情感’的斗争,有的只是身体的交锋。《卧虎藏龙》的胜利正在于它既是‘功夫’又兼有这份中产阶级的趣味。”这种读解从一个方面揭示出文化差异是如何影响观众对影片的感知和读解的。 与《卧虎藏龙》相比,张艺谋的《英雄》和《十面埋伏》两部武侠片在大致相似的氛围中却有着不同的遭际。一方面,它们在国产影片票房持续低靡的中国电影界创造了天方夜谭般的神话。《英雄》上映仅两个月,国内票房即达到2.4亿人民币,北美等地发行2000万美元,日本800万美元,香港票房2670万港币,韩国票房1000万美元,台湾和东南亚地区票房700多万美元,国内贴片广告2000万人民币,音像制品版权费1780万人民币。《十面埋伏》的票房也达到了1.5亿,占年度国产影片票房之首。另一方面,票房神话并不能阻止人们对张艺谋的批评,甚至批评的声音愈演愈烈。事实上,张艺谋几乎所有重要作品都遭遇不同的争议,甚至经常达到极度尖锐和白热化的程度。张艺谋的每一部影片,每一次转型,都有类似的遭遇。“面对张艺谋20年拍就的13部电影,有人说张艺谋不懂电影;面对《英雄》、《十面埋伏》创下的4亿元票房,有人说张艺谋不懂市场;面对《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和雅典奥运会的8分钟,有人说张艺谋丑化中国;面对《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和《有话好好说》,有人说张艺谋不懂城市;张艺谋似乎成了中国人审美的60分标准,骂之则加分,赞之则减分。”这种争议与其说是指向具体影片的,还不如说是更多指向“张艺谋”这个文化符号的。这个符号不但与中国电影有关,还联系着歌剧(西方的和本土的)、芭蕾舞、申奥,联系着世纪之交整个中国的流行文化。这个符号代表了本土力量与好莱坞抗衡的努力和成功,这个符号在备受关注的同时也备受诟病。令人忧虑的是,在如今的中国文化界,骂人似乎逐渐演化为一种时尚。 不仅张艺谋、李安不约而同地以武侠片来实践自己的创作转型,一直被视为“第五代”精神领袖的陈凯歌,也以巨额的投资和巨大的明星阵容,精心沉醉于《无极》的创作,并被普遍认为是2005年最值得期待的国产影片。而周星驰在《少林足球》之后完成的另外一部武侠片《功夫》,在无尽的喧闹中成为2004年底至少是票房上颇值得关注的影片。这部据说是向功夫巨星李小龙致敬的影片,与李小龙更多的关联似乎不在影片本身,而在星爷频频出席各种活动时的着装和造型。虽然李小龙、成龙、李连杰的影片中出现的功夫英雄都不是邦德式的西装革履英俊潇洒风度翩翩,但周星驰的武侠片中对丑陋形象造型的一再关注与放大,并不是“审丑”两个字就可以说明的,似乎也并非通常意义上的“平民意识”。它尽管在第2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评选中获得最佳影片,而其余奖项(最佳男配角、最佳音响效果、最佳视觉效果、最佳剪接、最佳动作设计)都以技术性为主,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这部影片某种程度上的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