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一度引领当代电视艺术风潮的电视小品的创作和演出逐渐走下坡路。虽然各种各样的小品大赛仍在举行,虽然小品仍是综艺晚会编导们重点推出的节目,但是,让人津津乐道并且值得回味的小品已屈指可数,经典之作更是难得一见。无论是艺术质量,还是思想内涵,小品创作都遭遇瓶颈的困惑。为了迎合某些晚会的主题或达到简单说教的目的而匆忙编制出来的作品,既让演员的表演形同傀儡,也令观众乏味;一些曾经创作出经典作品的作者和演员只能凭借琐碎的生活细节和插科打诨的表演方式来博取廉价的嬉笑,有些作品甚至还以下岗工人、农民等弱势群体作为取笑的对象。 仅仅数年间,小品的命运轨迹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令人不得不省思: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小品在20余年里由诞生、迅速攀升到巅峰,又以令人瞠目的速度滑入低谷?这确实需要我们静下心来仔细思考并寻找答案。本文仅就当代电视小品的发展进行回顾,对电视小品的艺术特点进行初步分析,以期为小品走出困境提供可资借鉴的视角。 一、小品的发展:借电视东风傲视群雄 1964年,由王扶林、俞炜两位导演执导的《笑的晚会》在“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正式播出。这台由十几个小品组成的综艺节目,标志着小品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表演样式首次与电视这种大众传媒正式结缘。 18年后的1982年,中央电视台举办了首届春节联欢晚会,并通过电视对全国观众播出。在1983年举办的第二届春节联欢晚会上,哑剧演员王景愚表演的哑剧小品《吃鸡》博得了满堂喝彩。从此,小品与电视媒介结下不解之缘,并成为每年春节晚会的保留节目。 可以说,是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促成了电视小品的蓬勃发展。从1983年春节晚会中的4个小品到2000年的12个小品,小品所占的比重逐年增加。小品作为一种兼具喜剧特征和社会教育功能的节目样式,有效地调节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活跃了节日气氛,并在人们的欣赏和期待中逐步走向成熟。 随着人们对小品的日益重视,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股小品热。各式各样的小品比赛接连不断地举行,且多与电视媒体相伴而行。如1986年陕西省举办了首届喜剧小品电视表演赛;1987年中央电视台举办全国首届专业戏剧小品电视比赛;1988年全国喜剧小品邀请赛在京举办等等。此外,元旦相声小品晚会、金狮杯全国小品大赛等更是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借助当代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传媒——电视,作为平台和依托,小品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令人炫目的速度和姿态占据着电视综艺节目中的重要位置,达到了发展的鼎盛时期。 二、小品辉煌的外部原因 电视小品的产生和兴旺与种种外部因素的作用密不可分,可以说,是时代和大众的审美需求赋予了小品以生命和灵气,而小品又以自身的艺术表现力回应着时代和大众的要求。 1、相对宽松的思想环境和人们对休闲娱乐的追求,为小品的发展提供了最初的动力。 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正处在十年动荡之后的恢复时期,政通人和,百业俱兴,人民群众需要有更高、更多层次的精神文化生活。与此同时,政治环境的相对宽松,为文艺的创作与繁荣提供了更为广阔和开放的空间,于是,小品作为一种能有效调节人们精神生活的艺术样式出现在观众面前。 2、电视等传播媒介成为小品迅速发展的第一推动力。 20世纪80年代,电视机在中国社会普及开来,电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众传播媒介,这就为小品与电视的结缘创造了必要条件。首先,电视台需要足够丰富的节目才能稳定并不断提高收视率,小品是比较适合家庭集体观看的节目样式,自然倍受青睐;另一方面,由于电视机的普及,其视听覆盖面大大超过了以往任何一种传播媒介,宣传效果也无可匹敌。任何艺术样式想在更大的范围内扩展自己的影响力,必然要借助电视的传播功效。小品与电视的相互需求促成了彼此的“联姻”。从此之后,小品开始在电视上频繁出现,并得到了大众的广泛认同。 3、大众的审美需求和文化认同,是小品脱颖而出、受到普遍欢迎的深层原因。 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这种特殊的社会构成决定了任何一种艺术形式要想获得广泛的认可,首先要满足处于社会经济文化金字塔结构中的最基层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需求。大到宋元以来的民间说书艺术,小到后来的皮影戏,举凡受到广大群众欢迎的艺术,都是用最原汁原味的来自民间的语言打动观众的。 当代小品充分浓缩和体现了中国民间俗文化的要求,其散发出来的独特“乡土气息”植根于中国民间文化的深厚土壤。以东北方言小品为例,它以东北的传统艺术“二人转”为母体,大胆借鉴了二人转中丑剧艺术的说口,使观众听起来自然、亲切,就好像在和邻家的大妈唠家常,极具亲和力。正如剧作家余秋雨所说,“人们这样敞开心怀地接受东北小品,接受赵本山,是中国人的审美获得解放以后的自我确认的标志之一。我们脚踩的土地可以给我们美,给我们鲜花,这鲜花不必从荷兰购进。因为这土地上的鲜花每天都可以成片成片地收获,所以就更加真实。这是文化经过一个总循环圈后的自我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