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代影视剧创作中,改编创作是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对文学作品及历史题材的大量改编,不仅丰富了当代银屏,而且赋予影视剧较高的文化品位和艺术价值。但从大量的对具体作品的鉴赏批评和片断的理论阐述中,稍加留心我们便会发现,对于改编型影视剧展开的批评,其着眼点和批评尺度往往集中于“忠实”二字,即是否“忠实原著”或是否“忠实历史”。这一批评标准几乎贯穿改编创作的始终,成为一个最具普遍意义的传统评价标准。 这种评价标准的渊源何在,我们没有必要去细细追究,但当一部改编型影视剧问世后,人们几成定势地会首先用挑剔的眼光看它是否“忠实于原著”和“是否反映了历史真实”,然后再论其他,那么这种批评标准是否具有合理性、科学性?是否仍适用于今天多元化的改编观念和改编创作?它是否会一劳永逸地发挥批评应有的效用?是否会有效地指导创作? 对“忠实原著”及“忠实历史”的一一剖析中,也许不用争辩,其作为评价标准的合理与否便会“其义自现”。 一、“忠实原著”说 在“创作型”和“改编型”的影视剧评论中,存在两种明显不同的评论方式,前者多以自身得失论成败,而后者,特别是根据名著改编的影视剧,除了自身成就之外,往往还要究其是否忠实原著及忠实的程度如何。这似乎已成为批评的某种“思维定势”。“是否忠实原著,成为衡量评价一部影视剧是非成败首要的、甚至是惟一的尺度。 这种批评现象在当今影视评论中屡见不鲜。在我国,由于传统文化势力和古典文化的影响非常强大,对于代表古典文化精粹的名著,人们更是带着毕恭毕敬的态度去看待。由于这种民族文化心理的作用,人们往往将再现古典文化精粹、发扬民族文化传统视为己任,并以此来要求影视改编者,“忠实原著”不仅仅是创作者的改编态度问题,而且还将其上升为对古典文化传统的态度问题。仿佛“忠实原著”便意味着创作态度的严谨认真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而“不忠实原著”则是创作态度的不严肃及对传统文化的不尊重,甚至是亵渎传统文化。 尽管“是否忠实原著”作为一个批评标准,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随着近年来影视创作实践和创作观念的多元化,影视剧改编更是蔚为大观,在银屏上掀起一浪高过一浪的热潮,多元化的改编实践和改编观念造成了丰富多彩的影视剧类别,在丰富银屏的同时,不断冲击着传统的批评观念和批评标准。“忠实原著”这个首要的批评标准在实践创作的冲击之中,其不合理性及理论上存在的问题和尴尬鲜明地凸显出来。 其不合理性和尴尬首先体现在,当代大量在社会上“叫好又叫座”的改编电影并不是按照“忠实原著”的观念改编的,标准是一个灰色的理论框框,但影视改编者和创作者并不按照这个框框走,这从当代多样化的改编观念和样式上可以略见一斑。 改编样式之一:以点敷面,铺陈成剧 在我国当代影视剧创作中,这种“撷取原著之点,敷衍铺陈成剧”的改编方式非常普遍,最典型的莫过于被褒贬不一的电视连续剧《雷雨》,作品播出之后,引来批评界一片哗然——指责者大叫:改编得太离谱,糟蹋文化遗产!褒扬者高呼:这才是符合电视剧创作规律的改编之作,吸引人! 面对着批评界反差如此之大的评论之声,导演李少红说:“任何一部经典作品,真正经典的部分是原著,这是无可非议的。我们后人只能用我们的思想去演绎它,这种演绎在很大程度上带有我们的主观性,基于我们对原著的理解,名著之所以成为名著,就是经得起世世代代人去解释它。所以我们不追求改编得特别像话剧《雷雨》,而是追求我们的解释,去演绎我们心目中这些人之间的故事,这是我们的出发点。” 电视剧《雷雨》不忠实原著是显而易见的。尽管批评界褒贬参半,但电视剧可观的收视率和销售量,可见它在观众中的受欢迎程度,从收视效果的角度来看,《雷雨》的成功改编是不言自明的。 改编样式之二:浓缩提炼、为我所用 这种改编样式在今天也较为常见,当影视改编者面对一部作品及几部作品时,他可以将作品中令他感兴趣的人物情节提炼出来,再按照自己的某些主观意图重新加工。在电视荧屏上,引起轰动效应的比如根据王朔三部小说改编而成的电视连续剧《过把瘾》,其改编方式就是“杂取种种人,以合成一个”。 《过把瘾》的主要蓝本是小说《过把瘾就死》,改编者为了更好地编织自己的故事,借鉴了王朔其他小说的某些情节和思想,将方言和杜梅这一对青年男女的恋爱、结婚、离异、重圆乃至永别的过程,演绎得精致朴实,耐人寻味,在大江南北狠狠地煽了一把情,甚至一时间崇尚“过把瘾就死”的大有人在,言情剧能拍到这份上也实属不易。让观众发乎情,止乎情,痛快酣畅,社会上反响强烈。 《雷雨》和《过把瘾》尽管是改编中的个案,但它们的改编方式代表了一个普遍的改编观念和改编倾向——用当代的审美观念和需求对原作进行重新演绎。这种演绎体现在或是为了表达改编者的一种理解和认识,或是为了增强电视剧的可视性,而改编者所代表的当代人的某种意识融入改编的电视剧后,恰恰又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观众对电视剧的认同感,当有人问起第23次将《悲惨世界》搬上荧屏的导演,他此次改编与以往有何不同时,他明确地说,此次改编是为了表现当代人普遍关注的人权问题、人的尊严问题。在越来越注重个性体验的今天,对于诸多并不追求亦步亦趋跟着名著走的影视剧改编创作,“是否忠实原著”这一衡量、批评标准的效用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