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已成为举世瞩目全球纪念的大事。那样的善与恶的搏斗、那样的血与火的牺牲,往事回眸,谁人不是满腹的话要说、满纸的历史要写!当此其时,20集电视连续剧《冼星海》的热播就是一个“称职”的纪念,它再现了那段已被一些人淡忘了的历史,说出了牢记这段历史的人们想说又说不出的话,唱出了他们想唱还没唱出的歌。冼星海,1905年生于澳门,后随母去新加坡,少年返故乡广东番禺,先后入岭南中学和上海音乐学院学习,学业未果,因参予学潮被校方开除。为惜其才,被岭南大学特聘为音乐教师,就在母亲兴奋地为其张罗与三妹的婚事时,因为法国印象派大师杜卡斯音乐的感召,他辞别了母亲和三妹,辞谢了岭南大学的聘书,只身去巴黎勤工俭学;1937年,日本大举侵占东三省,冼星海毅然告别了巴黎的音乐创作前程和就要与之成婚的巴黎姑娘露易丝,他从上海到南京到河南到武汉到延安……在全身心投入解救民族危亡的岁月中,他以音乐为武器,一路创作,一路抗战,在完成了《救国军歌》《在太行山上》《保卫大武汉》《到敌人后方去》等一部部抗日救亡歌曲的创作后,终于在延安谱写出中国第一部具有民族气派、民族风格、饱含东方神韵的交响乐《黄河大合唱》。1940年5月,为完成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的配乐,他几经周折,于当年年底抵达莫斯科。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冼星海几次拟转道回国均未成功,战乱颠沛中他终因贫病交加,于1944年底因肺炎病倒。1945年10月,他的脚步始终伴着民族的步伐踏过泥泞走向光明。他是中国20世纪谱写了第一部民族交响诗的第一人,他的生命和作品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正是这种精神与成就的感召,从少年起,冼星海就成了半是音乐人、半是史传文学家王朝柱的膜拜偶像。还在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和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学习期间,王朝柱就翻遍所能找到的冼星海的作品和史料,1964年,他更借助同冼星海有过交往和专门研究的师长的朝夕相处,搜集了冼星海的大量轶闻逸事与处人处事的生活片断。“文革”结束不久,他就成就了冼星海的传记小说《爱的旋律》,之后又改编为电影文学剧本《冼星海在巴黎》,如今又将20集电视连续剧《冼星海》搬上荧屏,了却了他几十年创作讴歌的宿愿。不讳言地说,这是个成功的了结,精湛的完成。 王朝柱的创作是以六卷七部的《蒋介石和他的密友与政敌》发轫,以长篇电视连续剧《开国领袖毛泽东》《长征》《延安颂》摘下成功的桂冠。如果说此前的作品大多是以大视野、大观照、气势上黄钟大吕、布局上纵横捭阖为特点,《冼星海》则一改旧路,低回婉转与大气磅礴相糅,个人的悲欢离合爱恨情仇与民族的兴衰起落相契。写情爱,如诗如画如歌;写民族大义,如霹雳千仞,如大海扬波。 众所周知,作品的样式决定于题材内容,可同样的题材在不同作家的笔下却显现出不同的风格,同是冼星海的传记,在鸳鸯蝴蝶派的笔下可以写成哀哀戚戚生离死别儿女情长的悲剧;可在善写大题材大观照的王朝柱笔下,却以冼星海个人遭际命运为主轴,谱写出一曲二战时期从欧洲到亚洲的历史交响:第一乐章,在巴黎的八年,可称泪与愁、愁与斗的慢板;第二乐章,从上海到南京到河南到武汉,可称流离、战乱、寻找、抗战的组曲;第三乐章,延安时期,可称蛟龙归大海,创作与进击的交响。而这三大乐章的每一章都以冼星海为中心,辐射出不同的人物、不同的氛围、不同的情怀。在巴黎,印象派音乐大师杜卡斯、与冼星海情深意笃的露易丝、一战老兵菲力普、老王头,以及夏童、古久里、菲多琳娜、柳莺、杨德烈、谢参赞、大野宁次郎……这不仅是冼星海在巴黎的生存环境,也完完整整活灵活现地拼成了当时巴黎的社会图像与氛围。在这个氛围中,有爱情与友谊的滋养,有正义与良知的奋争,有艺术与使命的呼唤。就在这号称欧洲之花的巴黎,冼星海体味了人生百态,看清了生活与艺术的真谛。大野宁次郎、谢参赞、杨德烈、柳莺等的恶言丑行激起他捍卫正义的勇气;杜卡斯教授关于“国家的强大是不会给你们增添智慧的,相反,历史却不止一次地证明:很多伟大的艺术家,是诞生在受压迫的民族之中!”“星海,不能再由西方的作曲家写东方的音乐了!你要扎根在中国的大地上,写出中国气派的作品来!”的教导,俄国作曲家普罗柯菲耶夫关于“在我看来,你的祖国尚未完成民族乐派的建立。我希望你能为创建中国的民族乐派而奋斗不息”的提示,更使他意识到自己的使命。于是,他从一个为艺术而艺术的艺术追随者,逐渐成为一个为民族而艺术的艺术家,加之日本人疯狂侵华,他结束了巴黎的“慢板”乘船回国。初回上海,这粒种子尽管颇富生机,埋在民族危亡与个人失业中也摆不脱知识分子的苦闷与迷茫,他谱出的只能是悲愤又不知所终的《夜半歌声》。待到几经寻找,融入郭沫若、洪深、田汉、鲁人、张曙、麦新、金山等一大批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进步文化精英的团体,特别是得到了周恩来为代表的党的阳光拂照,踏入工农兵群众的坚实土壤,冼星海已经与民族命运同仇敌忾,谱出了《救国军歌》《到敌人后方去》《太行山上》……至此,他已经完成了为民族而艺术、为祖国而艺术的过渡,而使之完成的就是前面提到的周恩来、郭沫若等一大批活生生的艺术形象,以及这批艺术家形象绘制出的中国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血与火的社会图景。延安,抗日军民的同仇敌忾,黄土地的朴实沸腾,毛泽东的谆谆教导和创作民族音乐的殷殷寄望,陕北民歌的鲜活魅力,鲁人、塞克、吕骥、沙可夫、光未然等革命艺术家的鼎力合作,使冼星海如同蛟龙归大海,他教学、生产、创作……如海绵吸水样地吸收,喷发不尽的激情,他游弋于创作民族音乐的大海,谱写出中国第一部民族交响——《黄河大合唱》,成长为为革命而艺术的伟大的民族音乐家。是延安最后哺育了冼星海,通过冼星海的塑造,也反衬出理想的魅力、毛泽东的魅力、延安精神的魅力,而这些魅力就是抗日必胜的源泉,中华民族走向富强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