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的雪峰,空寂的峡谷,陡峭的岩壁,嶙峋的怪石,苍茫的山林,崎岖的小路,弥漫的雾霭,奔腾的河水……这就是终年跋涉在茶马古道上的人们经常可见到的景观。茶马古道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的西汉时期。茶叶是生活在青藏高原上藏族牧民的生活必需品,而云南历来盛产茶叶,尤以“滇茶”驰名中外。于是,茶马互市便成为滇、藏两地之间的一件大事。茶马古道于唐代日趋繁荣,宋朝于成都和甘肃天水各置榷茶、买马司,清初又在陕甘两省设御史专理其事,称茶马御史。可见茶马古道在我国古代经济生活中的位置。 茶马古道实际上是遍布我国滇、川、藏等省荒野、峡谷、密林中的通商小道,并与尼泊尔、印度、不丹、阿富汗、缅甸等邻国边境相接。往来的马帮客商除运输经营茶叶、马匹之外,也将内地的瓷器、丝绸等物品运往西藏和西南邻国进行贸易。1942年,中国的抗日战争处于最艰难的时期,大半个中国的国土已经沦陷,日军还占领了缅甸,封锁了滇缅公路,切断了所有通往中国战区的交通要道。此时,贯穿滇、川、藏直达中印边境帕克里口岸的茶马古道,便成为惟一能运送国际援华战略物资的陆上通道;而由藏族、纳西族、白族、汉族、傈僳族、晋米族、彝族、回族等多民族的马帮组成庞大的民间运输商队,就成为茶马古道上运送抗日物资的生力军。 长篇电视连续剧《茶马古道》(编剧白族女作家景宜,导演王文杰,总制片人张明智,共23集,以下简称《茶》剧),正是以上述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为时代背景,向我们讲述、演绎了西藏拉萨巨商尼玛次仁、云南中甸土司的继位人格桑加措、纳西族大商帮木家昌父子以及云南白族茶王天香号老板杨金鹏和他的侄女杨花依等马帮首领,在关系到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难时刻,以民族大义为重,捐弃彼此间纵横交错的世代恩仇,逐一粉碎了日本间谍和民族奸贼的各种阴谋诡计,重新组建起阵容强大的、配有武装人员保护的马帮队伍,担负起运送抗战物资和沟通滇、川、藏与祖国大后方政经联系重任的故事。该剧是中国电视剧史上第一部以多民族英雄形象为主体的、以边陲马帮抗日斗争为题材的长篇电视历史剧。全剧通过多民族各具特色的生活构成的精彩情节和对他们命运变迁的真切描绘,生动地展现出中华各民族血脉相连的骨肉亲情,热情地讴歌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我们知道,电视剧的结构,尤其是长篇电视剧的结构是否合情合理,往往会关系到它艺术上的成败或优劣。一般而言,电视剧的结构应当来源和服从于它的故事情节;而故事情节则完全应当符合和遵循剧中人物性格成长、演变和发展历程的必然逻辑。这都是被大量成功的艺术实践所佐证了的。《茶》剧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充满着悬念和波澜,确能起到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的效果。究其缘由,该剧精巧独特的艺术构思和疏密适当、张弛有度的戏剧结构,理当是其获得成功的“秘诀”之一。 譬如,该剧第一集,开篇伊始便出现异常紧张的气氛。当时,由于日军封锁,拉萨的茶叶供应已相当紧张,市民们纷纷上街抢购。拉萨大噶伦贡布和商会会长尼玛老爷都万分着急。“西藏可三日断粮,不可一日无茶。”一旦茶叶断货,不但要闹出人命,而且,拉萨还会发生更加严重的社会动荡……云南纳西族大商帮木家昌得悉尼玛老爷来电,派出二少爷木石罗率领马帮运茶赴藏;而云南中甸土司之子格桑加措亦率马帮向拉萨进发。木石罗和格桑两家世代有仇,竟在茶马古道上狭路相逢。木石罗在牵着头骡乌蒙花过铁索桥时,头骡突然发疯,木石罗连人带骡一起掉入滚滚江水之中。木家马帮的随从则怀疑是格桑做了手脚,才导致木石罗遇难。旧仇新恨,使木家昌与格桑两家更加对立……谁料想,木石罗坠落大江中并未身亡,在大江的下游岸边竟被路过的云南茶王杨金鹏的侄女杨花依好心相救;正当木石罗处于昏迷不醒之时,老和尚静安带着一个“哑巴”小和尚神秘地从山林中闪出……不难看出,通过第一集的演绎,不仅使全剧的主要人物一个个自然地登场,而且,也使这些人物之间的矛盾纠葛初见端倪。同时,剧中一个个充满悬念的事件接踵而来,精彩的剧情紧紧攫住了观众的心,令观众得到巨大的审美享受,产生了欲罢不能的收视欲望。 令人惊叹的是,在《茶》剧中,我们几乎见不到那抗日烽火岁月硝烟滚滚、敌我双方鏖战的场面;相反,该剧却将镜头聚焦在马帮内部的世代恩仇和由日本特务挑起的种种矛盾冲突上,而当各族马帮尽弃前嫌、携手共组抗日马帮团队之时,全剧便告结束。窃以为,编导者以如此独特的视角来结构全剧是自当有其深意的。 首先,该剧是形象地反映出历史的真实。在旧时代,滇、川、藏少数民族的居住地,历来被中国的统治者视为“蛮荒蒙昧之地”,长期被剥削和被压迫,也是那里经济、文化落后的重要原因。统治者为了加强控制,必然要推行“愚民政策”以及用落后的封建宗法思想和帮派利益来离间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削弱他们的反抗力量。马帮之间的矛盾斗争就深深印刻着这种旧时代的烙印。不言而喻,要使各族马帮全力投入抗战,就必须先解决好团结问题。恰如毛泽东同志在1938年抗战之初就已指出的,“自芦沟桥事变以来,我全国爱国同胞,坚决抗战。前线将士,牺牲流血。各党各派,精诚团结。各界人民,协力救亡。这是中华民族的光明大道,抗日胜利的坚强保障。凡属国人,必须循此前进。”(引自《陕甘宁边区政府、第八路军后方留守处布告》,见《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37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