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数字2004 2005年是中国电影诞辰一百周年。新中国电影2004年首次突破年产200部大关,故事片生产总量达到了212部,比2003年的总量提高了50%,创下了国产故事影片年产量的最高纪录(注:本文所指国产电影,不包括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制作的电影。)。除电影故事片(其中胶片电影202部,数字电影10部)之外,2004年还生产纪录影片10部,动画影片4部,电视电影110部,科教片29部。(见图1) 图1:2004年国产电影的品种比例
2004年,我国电影票房收入突破15亿元。比2003年提高了50%。中国电影的市场份额有了前所未有的攀升,在内地全部电影市场份额中占有率达到55%。 2004年,电影产品在国内影院票房市场、海外电影市场、电视播映市场上的三项收入达到36亿元,比上年22亿元增长了66%,实现了历史上电影产品综合收入的最高值。 中国电影正在进入一个全面发展的产业化历史时代。 二、大型国有电影企业改革 在中国电影的格局中,主力军团无疑仍然是大型国有电影企业。为了让它们尽快做大做强,增强在电影市场中的活力和竞争力,这几年电影界大力推进改革,整合资源,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大型电影集团。 1.中国电影集团:股份制 中国电影集团的壮大对中国电影有力顶千钧的意义。2004年,中影集团对下属分公司进行全面股份制改制。在电影制作、发行、放映、技术、后电影产品等方面,成立了20多个股份制公司。2004年11月,中影集团与美国华纳兄弟电影公司、横店集团控股公司共同成立的中影华纳横店影视有限公司,更是强强联合的成功典范。 一系列大手笔的改革举措,大大增强了中影集团的活力。2003年中影集团融资2亿多,拍摄电影38部,2004年融资超过3亿多,投产影片47部。如今中影参股、控股的7条院线,已经占有全国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 中影集团的骨干企业大都有五十多年历史。在影视产业的今天,从产量、质量,到发行放映,中影集团都在电影产业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影集团既有巨大的品牌效应和历史形成的传统优势、资产优势、资金优势、实力优势,但也有很多国有企业的弊端。2004年中影集团做了非常重大的改革,从产业结构、资产结构上,中影集团对所属的主要骨干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造。 第一,市场的微观主体主要是企业。在剥离的基础上,组建合资制片公司和发行公司。 第二,第二轮的体制改革,即股份制改革,是吸纳外资进入制片发行领域,特别是制片领域,中影集团、美国时代华纳和横店集团组建了一个合资股份的电影制片公司。 不改革没有出路,特别是国有企业。用新的体制理顺所有的机制,包括用人机制、分配机制、决策机制、管理机制,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 中影有地域优势,北京是中国影视产业中心。中影还有一定的人才优势,一大批优秀的导演、编剧、演员、摄影、录音等相对集中在北京。 中影集团的生产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中影集团作为国有企业对主流文化的弘扬,要把主旋律拍得好看,让老百姓喜闻乐见。这需要一个过程,即便是有一定的亏损和一定的财政补贴也要做。其中儿童影视产品是个巨大的市场,值得开掘、培育。 第二部分,在市场上有丰厚回报的商业影片,比如说陈凯歌导演的《无极》。走类型化的道路,以满足观众多元化的需求。 第三部分,对国产艺术片的扶植和开掘,以提升中影影片的艺术质量。 2.上海电影集团:事转企 上影的改革已近10年,2004年有了突破性进展,事业转企。前期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包括方案的设计、人员的分留、资产的剥离,以及转企以后的制度建设和组织形态,等等。 上影为中国电影创造过辉煌,但是,它的资产状况并不好,人员年龄老化、知识老化、运作机制、运作模式比较旧。 上影出品的《邓小平1928》有了很大的突破。首先是创作理念的突破,用惊险样式表现领袖这是过去不敢想的。第二,明星阵容,用了青年观众比较喜欢的偶像明星余文乐来演邓小平的助手。片子推出后让观众耳目一新,通过市场化运作,取得了1300万的票房。 2004年上影拍了12部影片,总量比2003年略有增加,题材的布局比较合理,有主旋律,有惊险样式,也有恐怖片。第二注重市场,这12部影片当年生产当年投放市场有6部,这在过去是没有的,说明创作跟市场接轨了,加快了资金的回笼,使得投入产出良性循环。第三,融资力度增加,除了一部是上影自己投的数字电影,其他的11部都有外来资本、社会资本,形成了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格局。 过去上影的辉煌靠什么?靠一批艺术家、一批年轻人。上影重振雄风,很重要的一方面是要打造明星,打造一流的艺术家。上影跟同济大学合办了同济电影学院,还准备实施青年导航工程。 上影集团将成立若干个电影制片公司,包括合拍片公司,以吸纳社会资本,同时吸纳对方的机制和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