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各地成立的不少电视传媒集团,无论从现代企业管理还是从产业的一般规律去 审视,都相当明显地烙着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痕迹,存在着“资源垄断、资源浪费”的 痼疾,电视传媒集团内部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资源浪费、管理粗放和资源的诸侯割据制 ,资源配置的行政化和“长官”意志,背离资源配置的客观规律和运作规律,制约了中 国电视事业的进一步的发展,耗损了资源和效益的最大化发挥。电视集团进行资源整合 、减少频道之间的资源内耗,打破和调整传媒集团内部的“诸侯割据”局面,建立起集 团内部的资源链和产业链,形成传媒产业化的管理结构,激活电视传媒产业内部创作活 力和发挥产业化的效能,充分发挥电视传媒的两个功能。提高电视传媒集团的生产力, 整合电视资源是极其必要和极为有效的改革措施。对此,本文试图分析电视集团内部资 源配置中存在的主要弊端,探讨在电视集团的管理中优化资源配置的发展对策。 政策与体制资源的整合与利用。整合发挥好电视传媒政策资源,充分承认传媒的产业 属性和发挥好产业功能,只要电视传媒存在一天,就不能抹杀或忽视这一属性,不然必 定会偏离电视传媒发展的正确方向。电视传媒的经济产业属性决定了电视传媒必然具有 的政治属性,有机的整合好电视传媒的这二重属性,是进行电视传媒向纵深发展和保证 电视传媒健康发展的根本所在。 电视传媒既属于宣传和喉舌的意识形态,又属于娱乐与资讯的第三产业,是集政治属 性和产业服务属性于一身的特殊行业,电视节目是集物质属性的商品和非物质属性的精 神于一体的特殊性产品。在现存的体制内,整合好政治属性和产业属性的政策尺度,充 分发挥政策资源的优势,把握和协调发展好电视传媒的二重功能,是电视传媒宣传、创 作、经营都要思考和实施的问题。 中国的电视传媒受经济相对落后的影响,在政策和观念上一直以来被定位为宣传工具 ,只承认电视传媒的政治属性和喉舌功能,对电视传媒的经济属性避而不谈或晴蜓点水 般带过,处处用电视传媒的政治属性和喉舌功能来排斥和压抑电视传媒的经济属性和产 业功能。用一个认识、一种观念、一个维度来管理传媒,把多元属性的电视传媒整个捆 绑在一起,既不符合电视事业的发展和产业做大做强的要求,也不符合电视传媒的本性 和党对电视传媒的方针和政策。 中国共产党十四大的召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电视传媒的强大的精神力 量和巨大的经济力量被显现和承认。1996年江泽民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指示:“过去我 们的传媒只讲宣传,如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传媒既要宣传,也要经营”。[1]2 001年11月10日,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WTO)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上一锤定音 ,中国长达15年复关和加入世贸组织的进程宣告结束。在中国加入WTO的有关协定中, 虽没有直接涉及电视媒体,它只是隐含在信息产业、电信产业、娱乐产业、广告业之中 ,实际上,电视传媒业从总体上讲是在世贸组织制定的服务贸易范畴的框架内。2004年 国家广电总局发布具有指导意义的文件《关于促进广播电视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指 出:“区别广播电视公益事业与经营性产业”、把“事业”与“产业”属性分开表述、 区别管理的做法。对此,传媒人要深刻领会江泽民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既要宣传,也 要经营”的讲话精神,解放思想,创新观念,大胆实践。 管理与结构资源的整合。整合频道资源,组建资源共享与互补、上下利益捆绑的大集 团和大电视网。根据目前频道资源和电视节目资源实际情况,压缩和调整省、地(市)、 县的频道,整合省、市、县的频道资源,组建全国华北、华中、华南、华东、西南、西 北等几大电视网,形成频道资源要素的流通和集中,形成大区域性传播中心和大区域性 传播网,减少省、市、县之间以及省本级、市本级频道之间的资源内耗和浪费,集聚区 域集团电视网的实力,增强对外的核心竞争力,整合频道资源,组建资源共享与互补、 上下利益捆绑的大电视传媒集团和大区域性传播电视网。 目前我国的电视传播是按1983年3月第11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精神,实行中央、省 、地市、县四级办电视的格局覆盖和传播的格局。应该承认这项政策在当时推动了中国 电视事业的迅速发展,是正确和有积极意义的。但是随着“中办发(1999)82号文件”的 发布,尤其是2001年底电视集团化“大潮”后,电视频道忽然间一下“火树银花”千花 齐放,全国一下子出现了3000多个频道,频道盲目“扩容”,使频道专业化形式大于内 容,从业界学者李晓枫提供的数据看,“目前中国电视每年的播出总量2000多万小时, 首播节目量870多万小时,自制节目能力却不到80万小时,节目严重匮乏”[2],电视节 目的缺口很大,供需极不平衡,全国电视生产的能力远跟不上频道播出的要求,许多频 道名不符实,许多频道滥竽充数。原本设置专业频道的初衷,是为了满足特定专业的文 化消费的需要,而目前我们的电视传播地域和受众都受到某种限制,频道节目的传播因 利益集团体的不同而“诸侯割据”,频道资源浪费很大。加之,各频道自制节目的能力 极其有限,而我国的独立制片人和专业节目制作公司生产能力又不很强,节目市场还远 未形成规模,节目源“枯水”,频道势必沦为“空壳频道”,只得倚重黄金时段的电视 剧及周末的综艺节目来吸引受众。在这种形势下设置的专业频道,目标观众的设定自然 不十分明确,为了追求收视率和经济效益,各专业频道又只好沿袭观众十分熟悉的新闻 + 影视剧 + 专题的既有模式,走综合化的路子,从全国范围来看,大都集中在经济、 影视、文体、法制几个方面;从省级、市级的频道来看,目标观众定位模糊,存在综合 化、模式化的倾向还是十分明显的,省、市、县级的许多频道离开了电视剧都将面临“ 死亡”的危险。为了争到市场份额,于是相互攀比,贪大求全,在节目设置、节目播出 、节目购买、广告价位以及技术设备上内部大比拼,展开内耗性竞争。目前的频道在一 定程度上讲是一个没有法人资格的独立的“电视台”,各个频道的资源配置和运作也与 原独立的电视台差不多,原来电视台与电视台之间内耗和竞争、电视台内部的资源配置 不合理等问题依然带到集团化内部的频道之间,只不过这种竞争由原来“堂兄弟”之间 明朗化的竞争变成集团化内“亲兄弟”之间隐暗的竞争,各个频道之间的内耗和浪费, 资源配置问题仍然明显。同国际跨国传媒集团相比,我们的这些电视媒体或集团都还是 一批“青少年”,并且这群“青少年”基本上都是既不大又不强壮,从没有驾过“航母 ”遨游过市场经济的“太平洋”和“大西洋”。而国外传媒大公司发展已成规模,它们 驾轻就熟开向中国电视媒体市场的都是国际级“航空母舰”,如美国电视产业巨头时代 华纳公司、迪斯尼公司和新闻公司,无论是专业化水平、还是科技手段、人才素质、资 本实力、传媒质量、产业化经营,都比我国先发展了一步。我国传媒企业大多数规模小 ,竞争力低,中外传媒企业规模实力的差距是十分明显的。根据报道,AOL时代华纳前 年的全年销售是350亿美元,维亚康姆是200亿美元,而中国最大的媒体“航空母舰”中 央电视台在一定“垄断”的保护下同年的广告销售收入仅仅为60亿元人民币。所以,电 视传媒集团不仅要看到传媒集团的现状和眼前,更要注视世界传媒和未来。从全局的观 念、整体的观念,顾全大局正确对待改革中的利益调整,摒弃只顾个人、局部和小团体 既得利益的做法,调整省本级电视传媒、与地市本级及县本级频道之间的频道结构、资 源整合,提高频道资源效益,组建全国华北、华中、华南、华东、西南、西北等几大上 下左右贯通的电视传媒集团和电视传播网,实现频道和节目资源的共享,集聚集团电视 网的实力,增强对外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