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步入90年代以来,既逢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方面市场经济的确立给电影的发展解脱了很多束缚,提供了很多机会,但另一方面由于电影的生存环境的改变并没有让绝大多数中国导演改变他们固有的电影观念,他们在市场面前显得很不适应,电影的发展出现了每况愈下的局面,国产片生产数量逐年下降,电影市场萎靡不振。然而冯小刚这个并非科班出身的导演,却能自1997年拍摄贺岁片《甲方乙方》以来,连续稳获当年的市场票房冠军,几千万的票房不但国内导演罕有匹敌(除了2002年张艺谋的《英雄》),同时还打败了除《泰坦尼克号》之外的所有好莱坞大片,让奄奄一息的中国电影市场在新世纪看到了一线希望。不论是他独具风格的商业片“冯氏幽默喜剧”,还是艺术电影《一声叹息》、《手机》,都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有些人一直对冯小刚的电影不屑一顾,说什么他的电影“媚俗”,纯粹是“搞笑”,没“品位”,“迎合”观众,他的成功是抓到了“死耗子”,撞到了“死兔子”等等,但是他能在喜剧和正剧两方面都取得市场成功,这就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呢?他的电影市场运作的特点有哪些?在商业和艺术之间自如游走的冯小刚能给我们其他电影人带来什么样的启示呢? 一 1993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中国要坚定地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尽管国家电影管理部门也开始陆续地对国有电影生产单位实现市场转制,但已经习惯了在计划经济下拍片的电影厂家和导演还在等米下锅。国家有限的一点资金赞助给了少数获拍的主旋律电影,而那些矢志献身于电影艺术或者准确地说是艺术电影的第四代、第五代导演们都显得茫然无措。除了张艺谋、陈凯歌等少数几个凭着在西方电影节上获得几项大奖积攒下的文化资本还有国内外电影投资商愿意和他们合作之外,其他的导演或转到了电视剧拍摄,或回到高等院校执教,或一时沉寂。第六代更是啃着馒头转入地下,除了眼睛盯着“国外那十几个电影奖的评委”外,老百姓对他们一无所知。可是电影的市场却牢牢地掌握在老百姓手里,老百姓看不到他们想看的电影,他们拒绝走进电影院,电影院一时呈现“门前冷落鞍马稀”的凄凉情景。 此时的冯小刚在拍摄电视剧,他编剧和参拍的几部电视剧已经红遍了大江南北,如《编辑部的故事》、《北京人在纽约》、《一地鸡毛》、《情殇》等,另外他编剧的电影《大撒把》、《遭遇激情》也在90年代初引起反响。这时的冯小刚表现出了能编能导的才能,他和王朔创办的影视制作公司“好梦公司”却好梦难圆,他们拍摄的电影《我是你爸爸》、电视剧《月亮背面》相继被禁,投资商视他们为“投资毒药”,1996年冯小刚陷入困境之中。可正是这一挫折浇醒了他,中国的影视市场不是他冯小刚所理想的那个市场,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电影又是意识形态,冯小刚这一“仆”要事的是三“主”:主流意识形态、艺术、商业。《编辑部的故事》、《北京人在纽约》那是主流文化默许和媾和的大众文化,自然一帆风顺,到了《一地鸡毛》和《情殇》,冯小刚已经有“想法”了,而《我是你爸爸》和《月亮背面》的被“枪毙”既有受王朔之累也是与主流文化不和谐的因素所造成。冯小刚在寻找自己的位置。代表主流文化的主旋律电影已经被人瓜分,那种电影也不是他冯小刚这种天生骨子里带刺又嬉戏不经的人愿意拍和拍得好的;艺术电影已经有第四代、第五代、第六代们济济一堂,没戴过电影学院校徽的冯小刚要挤进这个圈子自然是凶多吉少,正如他自己曾风趣地比喻道:他们或从正门或破窗而入或从地下占领了电影的“宝殿”,他冯小刚只能在“宝殿”边上搭一“耳房”(注:参见玉雪石《冯小刚:中国电影导演中的“另类”》,《艺术导刊》2001年第8期。)住住。那么剩下来的就是面向老百姓的世俗要求的商业电影一条道好走了,但是他冯小刚愿意走这条道吗?今天的冯小刚已经到处标榜自己是一个“市民导演”,声称“我不拍电影,老百姓看什么”等等,但据笔者细心考察,冯小刚走上这条道却不是十分情愿的,尽管他今天因商业电影获得了辉煌。 冯小刚在中国90年代商业电影市场上独领风骚,应该感谢北京电影制片厂的厂长韩三平,是这个“伯乐”相中了这匹“千里马”。1997年春节刚过,韩三平找到了苦闷中的冯小刚。韩说:“你也要从失败的阴影里走出来……最好的方法就是,拍一部双方都能接受的电影。当然,我并不是说,让你这样的导演去拍‘主旋律’,说句心里话,让你拍‘主旋律’我们也不会放心。你还是应该发挥你的特点,可以拍一部贺岁片。喜剧这种形式,领导、观众、创作人员三个方面,相对来说比较容易达成一致。重点就在观赏性上下点功夫,我认为一部高票房的电影,一点也不亚于在国内外的电影节上拿到的任何一项大奖。”(注:冯小刚:《我把青春献给你》,长江文艺山版社2003年版,第102-103页。)韩三平确实了解冯小刚,他知道冯小刚的长处在喜剧上,他还知道冯小刚内心深处的隐秘情结——艺术冲动。因为当时的冯小刚确实是有“想法”的人,后来冯在别的场合道出了这个隐秘:“其实对喜剧我一直有偏见。”(注:冯小刚:《我为市场拍电影》,冯小刚工作室网站提供。)“我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才狠下心拍商业片的。”(注:冯小刚:《我要拍艺术片了》,《南方周末》2003年8月28日。)这表明他拍商业片不是心甘情愿的,虽然与当时他的几部影视片被封杀的恶劣处境有关,但拍商业片需要“狠下心”,可见他当时对商业片也是不屑的。 他从电视剧转到电影是冲着“艺术”来的,早在1995年他刚涉足电影拍《永失我爱》时就在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余韶文的采访中透露了这方面的信息:“我觉得当电影导演非常过瘾……我对自己的导演和制作水平充满信心。”“我感觉电影是一种真正的艺术创作。”“电影像是画一幅油画,而电视剧有点儿像是给别人做一次装修,尽管也讲究美术的作用,但毕竟不是一件像样的作品。”(注:余韶文:《冯小刚谈电影艺术》,《21世纪》1995年第3期。)好在冯小刚是一个识时务者,他欣然接受了韩三平的忠告,“狠下心”来认真地做起贺岁片这样的商业喜剧电影来。没想到因祸得福,套用冯氏话语“成全了我也就陶冶了你”,冯小刚成全了中国电影市场也就陶冶了他自己,实现了“双赢”。 二 虽然冯小刚一开始是不甘心做商业片的,但可贵的是他能够在已经改变了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及时地调整自己的角色定位,改变自己的策略,自觉地以“商业导演”、“市民导演”定位,从电影的选题、策划、编剧到选演员、拍摄、发行、宣传等每一个环节,都能够严格地按市场规律去运作。冯小刚今天的成功给我们的启示是每个电影导演都要在新的市场环境下重新寻找自己最合适的位置,给自己定位清楚,然后按市场规律去做电影,就一定能既成全了自己也成全了中国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