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媒介在当今社会精神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毋庸置疑。电视媒介不仅信息传播速度快,可以即时将信息传至地球的每一个角落,而且信息的解读难度低,电视媒介能将宇宙万物的声象信息原封不动地传输给接受者。电视的出现深受欢迎。然而,电视媒介又因其传播内容的原因,不时受到指责甚至抵制。在各种批评和指责中,认为电视传播内容趣味低下,格调卑琐的批评最为严厉。这种批评多少表现出人们对电视媒介所显现的文化品格的不满。但是,电视媒介却依然故我,并且以其独特的影响力,浸润着人类的思维观念,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改变着人类的生存状态。 一 有人对电子媒介的影响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电子媒介的发展导致了后组织化资本主义时期”(贝尔称之为后工业社会),是现代资本主义发展继自由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时期之后的又一个时期。[1](P21)尽管对历史定论需要距离,但是,如同蒸汽机的出现促发了资产阶级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一样,电子媒介的兴起毫无疑问影响着社会发展的进程,并且,它的影响力绝不会小于蒸汽机。虽然从历史角度与从文化角度考察问题不是一回事,能推动历史进程的概念不一定都有从文化角度进行讨论的价值,譬如阶级斗争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但是,很少有人从文化的角度去研究它。然而,在电子媒介之于社会发展影响的问题上,它的历史性倒是支撑电视文化立论的有力依据。 文化是什么?从不同的角度探讨问题文化有不同的含义。从广义讲,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从实践结果看,文化是标志人类解决人与自然环境的矛盾所达到的程度与水平。[2]但是从作用上考察,文化就成了对社会施加广泛影响的一种氛围或环境。譬如,我们每个人都生活于某种文化体系处于主导地位的社会中,所以,它将对我们每个人发生巨大的影响。即使没有受过正规教育,但社会风气和风俗以及家庭环境,自小至大的耳濡目染,也往往使人被社会文化环境所同化。[3]这就是文化。电子媒介的发展给予社会的影响,就营造了这样一种前所未有的社会氛围或环境,其中领军的就是电视媒介,因此,电视的文化功能是没有疑义的。 有人认为,电视这种物质手段出现较晚,在迄今为止的电视纪实和电视表意活动中尚无小说、戏剧乃至电影中那么多的经典作品,因此,电视还是个学步的孩童。电视表意没有或者不能产生多少“自己的”表达手段,或者说,电视语言的词法、句法、章法等等大多是“电影性的”、“文学性的”,而“电视性的”却为数寥寥,媒介语言尚未成熟,由媒介语言构成的经典自然难以产生。甚至认为,不管是从传播还是从表意层次看,每天都被填塞得满满的荧屏现状无法令人满意:新闻性节目的形式主义时尚太盛;专题片大而无当,缺乏纪实深度;文艺晚会形式单调,内容雷同,主持人华而不实;至于电视剧,每年几千部(集)中没有几部(集)能引起广泛关注[4]……因此,电视的文化性值得怀疑。 上述对电视媒介现状的描述是否符合实际,我们暂且不说,首先要澄清的还是电视文化这个概念的涵义。电视文化与文化一样,是一个多元的概念,从不同的角度解读它,具有不同的含义。从电视媒介的表达手段或作品的成熟程度看,所谓电视文化指的是电视媒介作品的文化品位。电视是大众媒介中一个年轻的成员,在学步阶段借鉴其他媒介的表现手段无可厚非,例如电视剧就是在借鉴电影、话剧和文学的表达手段的基础上逐步成熟起来的。近年来热播的电视连续剧《长征》无论在作品反映历史真实的思想内涵上,还是在艺术地再现历史的电视语言方面,都不可与当年的电视连续剧《渴望》同日而语。《渴望》的播出虽然产生了前所未有的轰动,但是冷静之余我们不能不承认受众的强烈反响其实是一种文化饥渴和对文艺作品热切需求的本能反应。《渴望》除了用电视剧的形式叙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之外,艺术上确实还处于稚嫩的学步阶段。电视剧是一种时空综合艺术,[5](P6)它借助电视的手段把演员的表演变成了这种艺术塑造形象的一种元素,换句话说,演员的表演只不过是导演手中的创作材料之一,导演的创作有时不一定是演员的表演,也可以是各种景物,例如一池碧水,一朵浮云。并且景物有时还能起到单靠演员表演所不能起到的作用,有时甚至能使表达更加深刻、含意更加丰富。因此,电视剧不同于舞台上完全靠演员表演来塑造形象的话剧,电视摄像机就象观众的眼睛,它对演员的表演要求生活化。而《渴望》无论是在镜头——电视语言的运用,还是演员的表演上都带有话剧的明显印记。 长篇电视连续剧《长征》在运用电视的表达手段上已相当成熟,这不仅体现在塑造形象的方法上已脱离了话剧的腔调,镜头语言的运用已十分娴熟,而且在画面的处理上也摆脱了“电影性”而较好地体现了电视的特点。与话剧相比,电影与电视剧更为接近,因此,在许多人看来,电视剧和电影差不多,不过是缩小了的电影。如果是这样,那只要用电影的方法去拍摄电视剧就可以了,事实并非如此,这就是为什么出现所谓电视语言词法、句法和章法“电影性”的说法。说到底,电影与电视剧的根本区别在于画面。由于电影银幕大,在一般情况下,电影银幕的面积是27.13平方米,宽银幕或巨型银幕更大,因此电影在镜头的运用上比较自由。表现宏大的环境和气氛可以用远景,表现人或物及其周围环境可以用全景,表现人物膝盖部位以上肢体活动情况则用中景,表现人物胸部以上的活动情形可用近景,强调人物某一部位或某一景物还可用特写。[5](P18)但是,电视剧就没有这样自由,由于电视画面面积小(20英寸电视机的画面只有电影银幕的二百分之一大),清晰度差,难以容纳太大的场面和太多的人物,因此,电视画面一般较少表现广阔的群众场面。电视剧即使在表现战争题材时,也较少表现大的群众场面,而从其他角度通过其他方法来表现战争。《长征》中描写战争的场面就不是为了直接表现战争,而是用战争的场面来诠释需要表述的问题,所以剧中大的战争场面大多都是标志性的。而体现毛泽东光辉军事思想,在敌强我弱大军压境的情况下运筹帷幄指挥若定的光辉范例的一连串镜头,则主要是用近镜、中镜和特写来表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