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4年香港电影艺术创作 2004年对于香港影坛来说原本是十分值得期待的年份,因为远走好莱坞的成龙回来了,昔日的鬼马喜剧之王许冠文复出,一向以擅长投合观众口味、极具票房号召力的喜剧之王王晶展开了多部影片的拍摄,香港电影元老级的人物曾志伟监制的《江湖》号称要打造继《无间道》之后新的票房奇迹,宝刀未老的杜琪峰也有了几部影片的拍摄计划,偶像群集的《千机变2》更是把《指环王》当作自己的挑战目标;王家卫的《2046》带着绚烂迷离驶来了……但是当2004年的大幕落下,一切都尘埃落定的时候,我们发现,除去《功夫》、《旺角黑夜》、《大事件》等影片之外,在少得可怜的63部香港本土影片(根据香港影业协会12月8日发布的数据)中,实在难以挑选值得圈点的影片,其中商业效应和艺术兼顾的作品更是寥寥可数。 2004年如果没有《功夫》的话会是一个寂寞的年份。周星驰历时三年的呕心之作展现给了观众一个现代技术包装下纯然东方式的想象。全情投入的周星驰把他的李小龙武打情结,放到了这部集大成的功夫电影中。从小耳濡目染香港、好莱坞、日本各地流行文化的他,也有意无意把那些标志性符号融入《功夫》的世界里。于是我们看到了斧头帮《芝加哥》式的热舞,阿星和胖子的类似西部片中牛仔的进入村寨的方式,“神雕侠侣”夫妇“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典出《蜘蛛侠》),阿星和包租婆的公路赛跑,是拷贝了日本漫画。他不仅用塞满100分钟的特技和武打把观众炸得眼花缭乱,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他在外在的技术外壳里融入了东方的情感和味道。《功夫》不是高科技堆砌而成的“骇客帝国”,它有一个很好的故事,为冰冷的打斗增加了感情,不是为特技而特技,一切技术元素都隐藏在了故事后面,为讲好一个故事服务,观众在看电影的时候不会跳出电影本身所营造的氛围,把注意力放在摄影、剪辑和特技上。自确立清晰的“无厘头”风格以来,周星驰作品一直有十分完整的成长脉络,《功夫》不仅是一次对香港功夫片的怀旧与重整,其以往作品中的自我痕迹也显露无遗。 杜琪峰今年依然高产,他推出了三部作品《大事件》、《柔道龙虎榜》、《龙凤斗》。其中《龙凤斗》虽然看不到杜琪峰个人的风格追求,但是刘德华和郑秀文的明星效应却给这部影片带来了1547万港币的票房。而影片《大事件》虽然无论在剪辑技术还是所选题材上,不似去年《大只佬》十分明显的融合商业诉求与作者风格的意图,但是仍然表现出导演力求创新、不落窠臼的意图,而且更为难得的是影片整体叙事、节奏、人物都控制在一个相当有把握的范围里。《柔道龙虎榜》是一部充满个人情怀、令人欣喜不已的作品,是一部杜琪峰拍给香港电影业界同行心存互勉、积极鼓励的电影,这其中既蕴涵着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延续,又充满对新时代的适应与开拓。很奇怪的是,似乎香港电影的低潮对于杜琪峰没有太多的影响,在如此低迷的电影生产形势下,他仍旧能够保持旺盛的创作状态。这种状态也许亦值得同行和圈外人士借鉴深思(注:《2004年度十部值得一看的秋季电影之华语篇》http://ent.qq.com 2004年10月11日 QQ娱乐 新京报表江。)。 电影《新警察故事》对于成龙而言或许意味良多。《新警察故事》里面包含着成龙作为一个动作巨星正在面对困境这一层隐含寓意,而且以一种微妙的方式打破了以往成龙神话的存在。以往作品中能够扭转乾坤的英雄人物味,在这部《新警察故事》里已经荡然无存。观众看到的是一个四面碰壁、摆脱不了失败和困惑的中年男人。这种尝试和坦荡是需要勇气的。成龙在电影中让出了他的“英雄”位置的同时,在电影背后继续延续着他的“神话”,这或许也将是成龙转型后较为合理的发展方向(注:《2004年度十部值得一看的秋季电影之华语篇》http://ent.qq.com 2004年10月11日 QQ娱乐 新京报表江。)。《新警察故事》制作精良、班底雄厚、声势夺人,所有这一切,都是围绕着成龙而延伸开去的。 在2004年度众多表现平庸的港片中,电影《旺角黑夜》堪称一部带来惊喜的青年佳作。与去年一味煽情的《忘不了》不同,《旺角黑夜》中尔冬升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对于整部影片的掌控能力。影片打破以往港片单一线索的叙事模式,从各个局部出发交织影片,气势较之以往作品提升了很多;情绪上的收敛亦是尔冬升在影片中控制作品风格的一大变化。《旺角黑夜》全片力求纪实风格,保持生活本真:粗颗粒的画面、灯光的运用、节奏的把握,在努力表现出逼真的现场感。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这部影片在许多细节上表现出的尔冬升作品特有的人文关怀,不露声色的温情犹如浓浓夜色中的灯光一般照亮了影片中最阴暗的角落。(注:《2004年度电影作品盘点之港台篇》浙江在线http://www.zjonline.com.cn,2005年1月4日。) 王家卫继续为小资服务的《2046》只是一个对他以往所有创作的回顾与总结,依旧的重感觉、轻剧情,虽然众星云集,但是先是落选多个电影大奖,后在香港仅获得700万港元的票房,未能跻身十大卖座电影行列。 二、2004年香港电影市场盘点 2004年是内地向香港进一步开放电影市场政策实施的第一年。根据《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第一阶段以及第二阶段的实施,香港在内地拥有了更加广阔的电影市场。CEPA第一阶段规定,香港拍摄的华语影片在内地发行不受配额限制。此外,对香港与内地合拍片实施的要求也已经大为放宽。根据CEPA第二阶段规定,香港公司可以在内地试点设立独资公司,发行国产影片或香港内地合拍片,也可以新建,改建电影院,经营电影放映业务(注:《2004香港十大票房电影》www.chinanew.com 2004年12月14日。)。这些措施有助合拍影片拓展内销渠道,也有利于更多港产影片在内地上映。截至2004年10月底为止,共有6家影视公司获香港政府批出的《香港服务正面者证明书》。良好的市场政策以及2004年初《无间道》系列的成功,评论界很多人预测香港电影复兴以往电影帝国的的潮流就要到来。但是,一年过去了,事实和年初的预测大相径庭。根据香港影业协会近期发布的数据,2004年首轮港产片总票房仅比受SARS严重影响的2003年高1700万港币,并且出现公司减产、停产、主动让出黄金档的危机症状。具体情况如下:香港影业协会于2004年12月8日公布(截至12月6日),首轮上映的港产片共有63部,比去年减少了14部,票房收入达到3.83亿港币,而首轮上映的非港产片有168部,票房收入为4.6亿港币,全年总票房为8.43亿港币,比受SARS严重影响的2003年仅上升了6300多万港币。以下表为香港2004年电影港产和外国影片票房前十位:(注:《04香港十大票房出炉 刘德华靠多产当选票房之王》news.longhoo.net 2004年12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