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关于电影的电视电影,是一部中国的《天堂影院》(1989年意大利著名导演托纳托雷执导)。影片从一个电影院入手展开故事:时值文化大革命中,一个正在读初中的14岁的男孩吴晓东产生了对于电影的向往和迷恋,这个少年为了看电影想尽一切办法:逃学、跳墙、钻窗,甚至画假票,从“工农兵电影院”,到内部放映厅,“是电影就爱看”。为了看电影,他多次挨父亲的打。期间邂逅了一位中学毕业待业在家比他大的女孩,孤独的她把他当作亲弟弟一般疼爱,千方百计带他看电影,并给他看了自己收藏的许多电影杂志,这给他带来了无限的乐趣,深深体会了纯真的姐弟之情,在一系列的误会与沟通之后,吴晓东逐步获得了父母亲的宽容和谅解,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的重建,这一切成为他少年时代的美好记忆。影片的表层结构叙述的是一个孩子对电影 的迷恋以及这座电影院所发生的一切,实则展现了特定历史年代的人在文化荒漠的迷失 与突围。 时间的叙事——关于电影的记忆 《划痕的岁月》描述了文化大革命中后期,电影文化在中国电影院的几度变迁。影片展示了电影的艺术魅力,及其对于人们所产生的巨大而又深远细微的影响。表现了编导者对于特定年代的历史文化反思与批判的精神。 影片故事的语境是文化大革命中后期,整部影片展现了当时的时代精神的轨迹。在文化大革命的年代,一切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均被认为是“封、资、修”的垃圾而加以“横扫”,这形成了中国文化的一次大的断裂。从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除了八个样板戏之外,还活跃着的所谓的文化,就是流行的各种口头传闻、笑话,以及编织而成的各种自我膨胀的社会主义神话。由于电影被看作是“最有战斗力的 最具大众性的革命武器”,因此,作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 的有力武器而被使用,成为那个逝去的年代的人们近乎奢侈的精神、文化享受,甚至说 得上是“精神盛宴”。几部战争题材的教育片在全国上下反复播映:从《地道战》、《 地雷战》、《南征北战》,到《平原游击队》、《英雄儿女》、《董存瑞》,人们反复 观看;在正式放映故事片以前,搭配播放的是当年的新闻简报;一些社会主义国家,从 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到朝鲜等国的影片,也在那个时候为我国观众所了解 。到了文革后期,随着政治方面的微妙变化,一些“内部片”(主要是苏联和日本进口 的二战题材影片)、“批判片”(文革以前的优秀故事片《冰山上的来客》、《红色娘子军》、《永不消逝的电波》、《祝福》、《青春之歌》、《海鹰》)逐渐开放,同时文 革后期一些新拍的国产片(《闪闪的红星》等)也开始上映。这些影片如同甘霖滋润着一代人的心灵,孩子们(包括成人)在电影的故事里生活,在电影的世界里精彩,电影成为他们陶冶人性、丰富人生的重要一课。影片中许多台词,人们耳熟能详,成为生活中普遍流行的话语。生活困窘了,人们会说“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需要帮助了,人们会说“看在党国的份上,拉兄弟一把”!电影人物的台词浸润到我们的生活中。那时候,作为公众的文化活动场所的电影院,人们进入其中各取所需,或者看电影、或者会朋友、或者谈恋爱、或者就是消磨时光,在这里男女老少同一刻开怀大笑或者伤心流泪。电影院也是一个人生舞台,人们在看电影的同时,也在表演自己的人生悲喜剧。发生在影院的种种细节,令人捧腹。在小城的人们来说,电影成为不可或缺的元素。只要是那个时代过来的人,谁不记得关于外来电影的著名的“概括总结”?“苏联电影飞机 大炮”,“朝鲜电影又哭又笑”,“罗马尼亚电影莫名其妙”,“阿尔巴尼亚电影搂搂 抱抱”!影片题为“岁月”,历时性是其突出的特点,它纵向展现了电影在中国的足迹 ,其间折射了当时社会政治等因素的微妙变化过程,映射了时代发展过程中人们的观念 变化。 应该说对文化的迷恋和知识的追求是人类的天性。千百年来,人类无时不在追求着精神的充实和升腾,一旦被逼迫到狭窄的空间,精神的翅膀更是飞得高远。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象棋的故事》,人的心灵被挤压到一部棋盘上,但却在有限的棋盘上千回百转,生发出无限的空间。正是由于执着的追求和不懈的努力,人类才创造了如此璀璨的文化。在这部影片中,电影成为文化的载体,在国门紧闭、传统断裂,文化几乎灭绝的年代,是电影为人们打开了通向世界的一扇窗户,开启了人们的一片精神家园,向渴望探求未知世界的人们展现了一个奇妙无比、魅力无穷的天地。电影从各个侧面点点滴滴地浸润着孩子的心灵。影片中有一个意味深长的细节:吴晓东因为偷画假票,被父亲痛打以后,一段时间内,他遵守对爸爸的诺言,不再去电影院,于是在家里面壁而坐,只是他并没有“思过”,而是对着墙上挂着的废胶片发呆,其实他的心早已经飞到电影的世界里去了。影片所讲述的这个少年在封闭中寻求精神突围的人生体验,是那一代人精神突围的人生经验。本片诚如杰姆逊所说:“讲述一个人和个人经验的故事时,最终包含了整个集体本身的经验和艰难的叙述。”(注:[美]弗雷德里克· 杰姆逊:《处于跨国资本主义时代的第三世界文学》,《当代电影》1989年第6期。)这使得影片能够超越电影文化的局限,唤起人的广泛共鸣。 空间的诉说——关于生活和人的命运 《划痕的岁月》以电影在中国的历程为线索,纵向展现了文革中后期我国电影文化的一段轨迹,横向旁及到社会生活的许多侧面。在时间叙事的同时,注意拓展空间叙事的手段,以简单的故事承载了丰厚的社会生活内容和一代人的历史记忆。正如《天堂影院》里那个老放映员所说:“生活和电影不一样,生活要困难多了。”影片一开始就呈现给我们一个混乱、贫穷、萧条、疲惫的视觉空间——一座中国北方的小城。在这里,“有的人被打倒了,有的下放了,许多房子空着,没有人住”。工厂家属区是一排排简易的平房,陈旧而破败,未成年的孩子们四处游荡,一些不良少年更是招摇过市,他们寻衅打架、偷鸡摸狗。此时虽然那些政治原因的打、砸、抢的高潮已经过去,但是整个社会呈现出一片冷落萧条景象。人们生活在贫穷当中,物质困顿,气氛沉闷,隐隐的信仰失落,精神无望,麻木疲惫,看不到未来。影片通过人物的对白,仿佛不经意间交代了吴晓东的爸爸妈妈的命运、林洁姐姐的命运,乃至林洁姐姐的爸爸、妈妈、弟弟的命运和遭遇。爸爸的脾气越来越坏,喝酒、打孩子发泄内心的苦闷。善良的妈妈只有事事迁就,息事宁人。而美丽聪慧的姐姐则是家破人亡,孤独一人待业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