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经被认为是小众口味的导演,然而大卫·鲍德威尔发现:“王家卫所有作品都极 之雕琢,然而都深深扎根于类型……他的作品,不管个人风格有多强烈,其实都以大众 电影的成规作起点。” 《2046》已经接近放映尾声,最终的票房统计数字还没有出来,但从上映10天时票房2 800万的成绩来看,想必不会教人失望。 王家卫向王家卫致敬 美国《时代周刊》曾经以“世界上最浪漫的电影工作者”来形容王家卫,要在好莱坞 看来,绊住五个国际级大明星、把一部电影生生拍了五年的举动,可真是浪漫到了极致 ,而且居然还没酿成商业灾难。 历时五年、反复修改、拍摄周期一拖再拖的《2046》是一部中规中矩的大众娱乐片。 尽管享有前卫导演的声誉,王家卫却从来不认为自己拍的是艺术片,以前他说,“我觉 得自己是个不很成功的商业导演”;现在,有了《花样年华》和《2046》的卖座成绩, 他大可以把“不很成功”几个字从这句话里删去。 从香港大众娱乐业里一路熬出头的王家卫懂得这个行业的种种窍门,他最初靠给电视 台和电影公司写剧本为生,他从不惮编写荒诞不经的故事或插科打诨的喜剧,80年代的 港片中有许多就出自他的手笔,王家卫自称写了50个电影剧本,也许没那么多,但《龙 凤智多星》和《91神雕侠侣》相信很多人都还有印象。美国电影学者大卫·鲍德威尔在 《香港电影的秘密》一书中写道:“香港影业最蓬勃的时期,他才有机会执导。首作《 旺角卡门》其实是刘德华主演的连串黑帮英雄悲剧其中的一部,是在《英雄本色》开创 的风气下拍成的。《旺角卡门》卖埠成绩理想,王家卫才有机会拍《阿飞正传》。其后 外埠市场使功夫武侠片复苏,他于是取得台商资金开拍武侠片《东邪西毒》。” 《2046》从选角上就看得出对市场的考虑,张曼玉和梁朝伟是中国和欧洲认可的演员 ,木村拓哉瞄准日本市场,章子怡自然是美国观众比较熟悉的面孔,王菲在中国和日本 都广受欢迎——宣传重点体现在不同款的海报上面,例如日本版那张海报,就只有木村 拓哉和王菲两人相拥的形象。 大明星的脸让王家卫的镜头变得凝固而沉重起来,镜头跟着脸走,一张脸转一张脸, 梁朝伟的胡子,章子怡向上挑起的乌黑眼线,在这部电影里,我们看不到《阿飞正传》 那样在菲律宾丛林温柔滑行的空镜,也看不到《春光乍泄》那样在壮丽的伊瓜苏瀑布上 空缓缓旋转的镜头,甚至没有黎耀辉与何宝荣在天台上、丽日白云下倦憩的那种极其舒 展而开阔的画面(《春光乍泄》),只有昂贵的明星脸满满地占据了镜头,特写,近景, 舍不得浪费一格胶片似的,反而使这部电影失去了王家卫过往影片中那种最能打动人心 梦幻般的画外旁白,以不同节奏表现同个画面不同部分的动作,广角镜下扭曲的怪异 景象……这些都是王家卫电影美学的独特印记。他曾经被认为是小众口味的导演,然而 大卫·鲍德威尔发现:“王家卫所有作品都极之雕琢,然而都深深扎根于类型……他的 作品,不管个人风格有多强烈,其实都以大众电影的成规作起点。” “在日本,王家卫是一盘小生意,书店都辟有他的专柜。每当他的作品在当地放映, 都会同时推出一整套几年场刊,其中往往有标明每场在哪儿取景的香港地图。” 王家卫甚至深知自己最为流行的形式因素是什么,他不惜在这部电影里一再重复地提 醒观众自己那些经典桥段和典型技巧。当露露(刘嘉玲饰)开始回忆《阿飞正传》里的旭 仔,喃喃念起那只“没有脚的小鸟”时,黑暗的电影院里顿时响起一阵吃吃的低笑。大 多数评论都在抱怨王家卫的自我重复,尽管人们曾经激赏过类似的对白或画面,但在这 部电影中多少显得有点滑稽,就好像是王家卫通过《2046》在向过去的自己致敬一样。 告别青春 “2046”是时间,也是空间。王家卫自己说,“2046”代表可望不可及的理想,“‘2 047’则代表现实。”时间的题旨,向来是王家卫作品的重心:《阿飞正传》在时间的 无涯的荒漠里对一时一刻的贪恋执著,《重庆森林》里犹如大限般的凤梨罐头过期日期 ,甚至是《东邪西毒》中存在的荒谬和悲剧感——所有人总是在每年的同一时间回到同 一个地方、做同样的事情…… 影评人自然趋向于将他的电影作为香港的历史处境来解读,从中寻找对香港九七情绪 的投射。阿飞的形象成为香港六十年代的一个缩影,而他前往异域寻找生母的旅程,也 暗暗契合着殖民地在自我观照中的寻根心态。《春光乍泄》里的人物要走到世界尽头才 能肯定自我身份以及人与人的关系,那种孤绝姿态在“后九七”的香港电影中其实并不 罕见。而根据《春光乍泄》剪剩下的胶片辑成的纪录片《布宜诺斯艾利斯,摄氏零度》 则为我们翻开这个故事湮灭的情节,黎耀辉与何宝荣交换了护照,一个人自杀死去,另 一个人顶着对方的名字和身份在这个极度陌生的地方活下去,身份的错乱在这里理应引 起更丰富的思索。 回忆与失忆,身份与自我寻找,漂泊与疏离的情绪,对时间的极度敏感,与其说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