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摄制的33集电视剧《秦始皇》,人物众多,场面宏大,气势磅礴 ,波澜壮阔,确是一部大戏。无奈,秦始皇一生惊天动地,惊心动魄,惊世骇俗,非大 戏不足以表现他的所作所为。该剧从秦始皇少年开篇一直演到驾崩为止,可谓全传,凡 赢政一生所举大事都一一道来,有史可据,并将民间的一些传说也有机地融化到主体事 件中,连孟姜女也可以与秦始皇面对面地对话。可以说,在大事不虚的前提下充分发挥 艺术想象,使《秦始皇》成为一部王权与人性交织的戏剧冲突极强的艺术作品。 对历史剧而言,写事件易,写性格难。尤其是写完成了一统大业、创造了多项前无古 人、后无来者的历史奇迹而又被后世唾骂不止的千古一帝秦始皇的性格就更难。性格即 命运。秦始皇能创造出那样的奇迹,除了历史趋势的驱使之外,更重要的是他的超乎常 人的性格所决定的。如果说完成一统,结束纷争是自战国以来的历史意志和民心所向, 也是秦国几代君主网罗天下贤能、变法图强、梦寐以求的宿愿,秦始皇即位后自然也会 具有完成这一历史宿愿的强烈使命感,这是时势使然。然而,如果缺乏吞并天下的气魄 和雄心、缺乏驾御时势的大略雄才、缺乏杀伐决断的强悍个性,也是不可能实现的。但 秦始皇实现了。他所做的事情天下人皆知,而且功过是非被后人议论了两千多年至今不 息,还没有任何一个帝王像他这样给后人留下了聚讼纷纭的无限空间,盖棺不能定论。 所以《秦始皇》作为一部历史正剧,至少包含着两个难点:一是要把史书上所记载的秦 始皇的事迹和文物出土所发现的奇迹性格化的难点,事件和奇迹中包含着性格的规定性 ,如果不能通过事件看到性格依据,就不可能使历史与性格达到统一,就不可能塑造出 一个活生生的艺术形象。电视剧作为一种叙事艺术,关键是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形象 ,而形象的核心是性格,这是“美学”的要求。二是蕴涵在艺术叙事中的对历史人物的 评价的难点。实际上,任何叙事都是一定价值观念和情感立场上的叙事,都是一定文化 视角中的叙事,因此,叙事也是一种阐释,叙事本身就体现了对历史人物的臧否和评价 。这种评价是否科学和恰当,也决定着作品的思想价值,这是“历史”的要求。应当说 ,《秦始皇》的创作在这两个难点的克服上都有可圈可点之处。
首先,该剧所塑造的嬴政形象及性格特征,令人信服。这个人物似乎就是他,就是那 个“扫六合”的秦王,他的雄心,他的威猛,他的强悍乃至刚愎自用和残忍,他翻手为 云覆手为雨的驾御群臣的才能与手段,是他在历史上建立奇迹的性格基石,使其事迹与 性格相匹。作为一个人,尤其是君王,其性格内涵往往是复杂的、丰富的,但之所以是 这样一个君王而不是那样一个君王,还是因为其性格的主导方面所致。《秦始皇》抓住 了秦始皇性格的核心——征服欲。从征服六国到征服群臣。他信奉和崇拜的只有王座, 只有王权,他把权威发挥到了极点。在王座前教育公子扶苏的那一番话,是他只能说给 儿子的肺腑之言。这一场戏对塑造秦始皇的形象、揭示其性格特质起到点睛作用。在那 样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时代,王权就是天下的代名词。 要使天下归一,没有绝对的王权也是不可能的,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历史选择了他。另 一方面,该剧抓住了秦始皇要开创万世基业的雄心和梦想,这是他征服欲的延伸,是王 权意志的延伸。秦始皇把天下看成一人之天下,生前的阿房宫和死后的陵寝,都超乎了 常人的想象,达到了无法企及的程度,使天下万民在超负荷的劳役中呻吟,皇权意志达 到了极点。物极必反。奇迹是这样创造的,悲剧也是这样酿成的,如影随形,功劳与过 失同在,皆缘自于他齐天盖世的王权气魄。该剧一方面在浓墨重彩地展现秦始皇的丰功 伟绩,一方面又在展示秦始皇绝对王权的性格悲剧。
由此看来,《秦始皇》不是那种一味歌颂皇恩的作品,相反,它也具有深刻的历史批 判价值。秦始皇是大英雄,是大政治家,但不是完人。他完成天下一统并废除分封制而 创建郡县制,书同文,车同轨,在历史上有巨大的进步作用,包括他所建造的郑国渠、 万里长城、兵马俑、阿房宫等等工程,莫不是世界奇迹。但这一切都是以武力独裁、酷 法苛政完成的。历史进步是要付出代价的,这一代价就是劳动人民的苦不堪言,是仁义 道德的放逐,是天下人心的失去。秦始皇与各色人等的矛盾冲突,虽然惟他是征服者、 胜利者,每一次胜利都使他的威严更加增高,但也更使他高高在上,离底层越来越远, 危险也就越来越大。他认为天下已没有对手,实际上他为自己树立了最大的对手,他把 王权的浪漫主义想象推到了极端,也就是把自己推到了天下的对立面。该剧深刻地揭示 了他走向悲剧的性格原因和文化原因。他蔑视儒家的民本思想,而倚重法家的法术,他 只相信天意,而不相信人道,他是一个英雄,但他不是伟人。他成就的是霸业而不是伟 业。霸业是不能长久的。也因此,才有赵高之流弄权窃威而秦王朝被迅速葬送的结局。 总之,这个秦始皇,是能够对历史上那个“秦始皇”的事迹作出合理解释的秦始皇,是 站得住的一个艺术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