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同一首歌》第四年的历程。我没有想到,这个我曾经喜欢的节目成了我下定 决心批判的一个节目。因为它离我们的心理承受界限已经越来越远了。 一、企业包场的危害 7月19日,《同一首歌》推出《中国结·四海心》大型演唱会。这次演唱会是7月12日 在北京奥林匹克体育馆录制的。央视国际此台演唱会系专为《同一首歌》回报2004年上 半年广大歌迷的厚爱而特别举办。但事实是,这是中国联通的专场。所以在节目中,舞 台中有联通的标识,有其形象代言人姚明出现,也有联通的公司主题歌由孙国庆演唱。 我看这期节目时,是CCTV-1的重播。我震撼了,两三年前我曾经推崇的一种节目样式已 经走到了这样的地步,而且堂而皇之地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 照这种思路出发,只要出钱,《同一首歌》就可以策划、打造一期×××大型演唱会 。如果是北京新兴医院赞助的,显然可以命名为“送子观音”演唱会,或者“有育有孕 ”大型互动式演唱会。 时下在平面媒体中,媒介顾问似乎成了最新锐的一个职业(位),他们的另一称谓是客 户代表,是为着开发广告市场而设的。媒介顾问最大的工作是如何设计一个好的方案, 让广告主愿意掏钱来投广告,记者采访、写作和版面的配合都由这个指挥棒施令。在报 纸来说,这种为“下半身”服务的精神真是让人佩服之至,所以有偿新闻(确切说是软 广告)满天飞就一点不奇怪。 时下,这种平面媒体的操作方式移植到了电视媒体。当然,聪明的电视人早就为着广 告主设置了《置业家园》类的栏目介绍房产项目,又比如遍地开花的《电视门诊》,参 与节目的所谓专家或医生大多来自小医院和商业医疗机构,权威性和专业性显然是为人 诟病的。 正是这种“广告至上”的原则让我不寒而栗,我不是对电视节目拉广告有意见,而是 像《同一首歌》这样的操作事实上太过重视广告主的利益,从而损害了节目的品质,也 愧对观众。本人对联通没有任何意见,但央视的这期节目显然更适合联通公司内部职工 观看。 有人会说,电影《手机》不是摩托罗拉公司独家赞助的吗?我要说的是,这是一部商业 片,而其中出现手机的次数占总片长并不太多,而且能明显感知到是摩托罗拉品牌的时 候也并不多。而《同一首歌》不是一部商业片,而且不仅在CCTV-3,也在CCTV-1播出, 而后者接近公共频道的定位。而开了企业包场的先例之后,我们无法估计到底什么样的 企业会出资也来娱乐一把,因为“一直以来,《同一首歌》都特别重视品牌打造和品牌 效应,2004年,《同一首歌》将和更多地方、企业及国内外强势品牌强强联手、跨行业 合作,启动更多与市场、观众互动的新形式,誓将发挥品牌效应进行到底”。(引自央 视国际《同一首歌》专栏) 二、政府包场 百姓买单? 如果说企业包场只是《同一首歌》存在问题的冰山一角,那么政府包场更是早已有之 的一个现象。由于在央视国际上我们找不到《同一首歌》前几年的节目,所以我无法推 测政府包场在所有播出节目中的比例。最近的一次是《同一首歌》走进富阳大型演唱会 。央视国际的新闻称,5月18日,“富阳的万余名观众来到现场,和众多明星欢聚一堂 ,在歌声和笑声中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该节目5月28日19:30在CCTV-3的首播) 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象?我想是基于以下原因: 1、以央视的名义到地方录制一期节目,地方政府认为有“接圣旨”的紧张与必要,这 在央视新闻采访时借力地方电视台似乎同理: 2、地方政府确实有借力央视这一平台来实现自己利益的诉求,这甚至可以视作一种政 绩,因为全国人民含其中央及上级领导都能看到“歌舞升平”的景象。 从这两方面来说,《同一首歌》“下乡”似乎是“周瑜打黄盖——愿打愿挨”的事儿 。但是,不知诸君有没有注意到,“下乡”的层级似乎越来越低了,从省级到市级并到 了县级,这是怎样的一种“公益活动”? 据了解,《同一首歌》录一期节目要价500万元,我不清楚是否所去之地级别不同而价 位不一。《同一首歌》实行无门票制度,所以歌会举办地必须出这个500万元给栏目组 。地方政府显然就会积极筹措资金,一方面从财政提钱,一方面组织企业来赞助。这都 是“聚精会神”搞形象工程的努力。他们认为,包一场《同一首歌》,自己所在地的知 名度就会大幅度提升,形象就会好起来,可以让总书记看看“繁荣”景象。这种强力的 形象塑造工程显然属于政绩工程的一部分,所以成为当地领导人的“最大政治”,他们 深知“光干不说”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而且“说得好”的意义远大于“干得好”。 那么受当地政府胁迫与利诱的企业们则是有苦不敢说,一掷万金只是上台说两句话甚 至只给一个广告横幅摇一个几秒的镜头。那么,这是怎样的商业竞争逻辑? 其实不管是用地方财政还是用地方企业的钱,归根到底是在用“老百姓”的钱。因为 地方财政来自纳税人,而地方企业关乎当地人的就业和发展,经营状况又影响纳税的多 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地方政府与《同一首歌》合作是不是应该有一个听证的程序? 投票权如果给人大代表,那么至少要给普通百姓以知情权。 近两个月来,炒得沸沸扬扬的“牛群事件”是很可以为我们的地方当政者提上一醒的 。那种拔苗助长的品牌提升法总是孕育着极大的风险的,想凭借一两个事件,一两个人 物就把一座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提高很多的想法显然过于幼稚,不过这种想法给媒体 以惊喜,因为这为他们到地方圈钱带来极大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