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民职业培训支撑体系 (一)农民职业培训支撑体系的概念 农民职业培训是指围绕农业、农村、农民各项工作展开的,以知识、技能、态度的提供和服务为交换内容的活动。其目的在于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与能力,以获得和改进相关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从而积累农村人力资本,实现农村剩余人口的转移,促进农村社会发展。农民职业培训的对象无疑是全体农民,包括外出打工的农民、农民企业家、农民种养殖业者、农村手工业者、农村干部及农村其他人员。培训内容主要包括:面向农村领域的种养殖业、水产、工艺、会计等,以及面向城市招工的家政、餐饮、保健、酒店、建筑、制造业等行业的职业技能。 农民职业培训支撑体系就是建立健全农村各类各级培训机构以及相关的农村劳务市场、农技市场,为农民职业培训活动提供保障并使其形成互助互动的合作关系,从而提高农业人口素质、迅速推广农业科技以及实现农村剩余人口规模化转移的综合服务体系。 (二)农民职业培训的理论基础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把教育支出看作和物质资本投资一样,是可以赚取利润的投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以知识和才能的开发为对象的人才资本投资。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在《人力资本论》中指出现代化生产条件下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人力资本大幅度增长的结果。 贝克尔非常强调教育和培训的经济价值,他认为教育和培训可增加劳动者的人力资本存量,提高劳动生产率,这对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是有利的。 人力资本的核心就是提高人口质量,在人力资本投资中教育投资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国是人口大国,农民大约有8亿。农村富余劳动力大约在1.5个亿,每年还要新增600万。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缺乏劳动技能,一方面影响农业高新技术的推广和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也影响了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的转移,而且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新兴产业的兴起,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难度越来越大。要想实现农村劳动力的顺利转移,必须以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普遍提高为基础,短期内这不可能都通过高等教育来解决,只有通过发展职业教育与培训带动农业劳动力实现稳定的职业转变。 另据邹至庄等人1997年对中国人力资本投资受益率进行测算、分析得出:对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受益率(4.02%)高于对城市人力资本的投资受益率(3.29%);对女性人力资本的投资受益率(3.46%)高于对男性的(2.78%)投资受益率;对不发达地区人力资本的投资受益率高于对发达地区的投资受益率。 二、构建农民职业培训支撑体系的背景 (一)党的十六大将农村教育事业推向新的高度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推进农村小康社会的建设,就要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加快农村教育发展。中国农村社会20多年的发展实践证明:农业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流出,与9 年义务教育的迅速普及紧密关联。当前我国农村、农业正处于关键的发展阶段,农业科技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扩大、人地矛盾的解决等突出的“三农”问题,都迫切需要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这就要求在普及9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加强农民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把农村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让农民掌握、领会应用高科技产品和技术的本领。正如吴敬琏先生指出的那样:“中国农民缺少的不是土地,而是知识”。构建农民职业培训支撑体系将为农民短期内获取所需知识与技能以及为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搭建一个转化的平台。 (二)农业关税保护将逐步取消 在众多的讨论中,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在一定范围内得到了认可。笔者认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直接补贴几十元、几百元甚至几千元,可以帮农民一时之忙,却不是长久之计,必须改变过去那种福利型的扶贫工作,重点扶持农民创造财富的能力。如果能将过去用于农业关税的政府补贴改为对农民进行职业培训,使他们在科技日新月异、国际经济形势风云变化的环境中掌握自我生存的本领,才是根本所在。 (三)由农业大国向工业化国家转变的重要步骤 我国工业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由于农业部门未能提供充足的较高素质的劳动力,虽然有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存在,工业化进程并未像预期的那样保持无限供给廉价劳动力的优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反而抑制了工业部门物质资本的充实和积累。例如,乡镇企业曾因从农村吸收来的多是未经良好教育和培训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结果大大影响了其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从发展战略来看,以充实物质资本为发展重点的经济发展战略在中国已经不适用。要解决这一问题,只有调整战略目标,首先抓好占中国人口70%以上的农民的素质教育工作。但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短期内不可能都通过高等教育或者各类设在城市的职业技术学校来解决,要扩大农民受教育面,使大多数人都能具备社会转型期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只有运用大量灵活的短期职业培训。 (四)职业教育与培训滞后制约农村劳动力的合理利用和剩余劳动力转移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市场经济发展和科学进步的客观要求,也是建设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我国是人口大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任务非常艰巨。在9000多万跨地区进城务工的农民中,有相当数量的人员没有稳定的职业和居所。在农村劳动力中,受过专业技能训练的的仅占9.1%。如果不加快农民职业教育与培训,农村经济结构调整难以顺利进行,农业内部就业能力的挖掘受到制约,更影响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多年来,各级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和用工单位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农民职业培训,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由于我国教育资源的缺乏,对农民职业教育长期不重视、缺乏激励机制等原因,农民职业教育与培训仍较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