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截止2003年年底,全国有独立设置的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院校908所,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58.5%,基本形成了每个地市至少设有1所高等职业院校的格局。随着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学制“三改二”的推行,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争夺和生源竞争也日趋激烈。为了在竞争中获得先发优势,很多高职院校都把眼光瞄准了向本科升格,试图把“升本”作为甩开竞争对手,从竞争中脱颖而出的重要手段。在各高职院校的呼吁下,各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也在积极运作,以促成高职院校升本。在各省向教育部上报的专科院校升格本科的名单中,高职院校已位列其中。真可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当然,这个“东风”就是教育部开不开高职院校升格为本科的“政策口子”。高职院校升本的“政策口子”能不能开,什么时候开,当前职业教育界最为关注。然而,2004年教育部等七部门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已明确表示,从现在开始到2007年高职院校升本的“政策口子”不会开。为什么高职院校升本的“政策口子”不能开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高职院校成立时间普遍不长,办学特色不鲜明,让其“升本”,会引发职业教育的浮躁现象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高等职业教育为人们所重视,并逐渐得到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国家将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审批权下放到各省市之后,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提倡,使其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并面临大好的发展机遇。但是,由于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而且多数院校是由各类成人高校、培训类院校、中等职业学校转制或升格而成,与同属高教系统的普通高校相比,在教学设施、教学管理、师资力量、教育经费、办学规模等多方面的软硬条件上都存在不足。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尽管不少高职院校在积极探索高职人才的培养途径,在培养目标、人才规格、办学模式、教育教学、师资配备、教材建设、设施条件、实训基地等办学软硬件方面进行了改革,以求尽快地从众多的同类高职院校中脱颖而出,创建独有的办学特色。但从总体上看,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还不鲜明,一些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尚不明确,在高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依然过多强调传统的学科性教育,实训条件和“双师型”教师队伍等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教学基本条件建设薄弱;以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为切入点,推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还不深入;以就业为导向,推进产学研紧密结合依然流于形式等。在办学上既不能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又不能区别于中等职业教育;给人的感觉或是“本科的压缩饼干”“中专的发面馒头”或是“新瓶装旧酒”“翻牌子”。特色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生命,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活力的源泉。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历史证明,没有办学特色就没有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同时,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中富有生命力的办学模式均具有明显的办学特色,高职院校要适应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和人才市场的需要,就必须坚持正确的定位,狠抓内涵建设,增强自己的办学实力和竞争能力,充分发挥各种优势,找到自己的立足点、生长点。要创建和突出自己的办学特点,以特色求生存和发展,以特色求质量与效益,而不是把精力放在升本上。如果高职院校现在不能正确定位,培养不出高质量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这不仅会损害高校的社会形象,也会自砸高等职业教育的牌子。作为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最需要做的是,要紧紧抓住正在进行的“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工作,通过评估的政策导向作用、监督作用和诊断作用来引导高职院校安于其位,促使高职院校来强化特色、明确目标、规范标准、改善管理、提高质量。因此,现在高职院校升格为本科的“政策口子”就不能随意打开。如果这一“政策口子”打开了,将会引导高职院校一味地去扩大办学规模、提升办学层次,忽视自己的办学特色,进一步引发职业教育的浮躁现象和不正当竞争,造成职教资源的浪费,影响职业教育的声誉和形象。 二、对本科高职特性的认识还不太清楚,尚未形成系统的概念和理论,让其“升本”,达不到真正优化高职层次结构的目的 要办好本科高职,必须加强对本科高职的理论研究。探索并掌握本科高职的主要特征是办好本科高职的关键因素。如果从理论上难以对本科高职的主要特征加以分析,就难以准确定位,办出特色。我们知道,本科高职的特征是相对于本科普通高等教育和专科高职而言的,它既不同于一般四年制的普通高等教育,也不同于专科层次的高职。一方面,本科高职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层次,它同一般本科普通高等教育相比应具有鲜明的技术应用性特征;另一方面,本科高职与专科高职相比,在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也应该有所区别。目前,我国本科高职教育也才刚刚起步,对本科高职特性的认识正处在探索之中,尚未形成系统的概念和理论;国家教育行政部门也没有本科高职的办学规范和评价标准。在全国已经举办了高等职业教育的612所本科院校中,虽然有不少院校在尝试举办本科高职,实际上,大多数对本科高职的认识并不十分清楚,他们也只是在边探索,边实践。从实际运行的情况看,他们或是把本科高职办成了四年制的专科高职,把原来专科高职的培养方案简单扩充、放大,按照原来专科高职的理念和办学指导思想来办本科高职;或者是把本科高职办成了普通本科,按照原来培养学科型、学术型、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发展本科高职教育,对于不断完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优化职业教育结构,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就业,加快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满足社会对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都有其积极的意义。无论从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还是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愿望的角度出发,提升高职的办学层次,发展本科高职教育都是很有必要的。但当前,我们的主要精力是要在本科高职的内涵上做文章,在已有的本科院校所进行的本科高职的办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本科高职的内涵、特点和人才培养模式,形成本科高职系统的概念、理论、办学规范和评价标准。我们千万不能借口“高职教育必然要向高层次延升”,而随意打开高职院校升本的“政策口子”,因为那样做达不到真正优化高职教育结构的目的,充其量不过是又增加了一批低层次的末流普通本科院校而已。 三、举办本科高职有多种途径可供选择,没有必要降低标准,让条件并不成熟的专科高职院校升格为本科高职 虽然本科高职在我国刚刚起步,但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大力发展本科高职已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那么,选择什么途径来发展本科高职呢?我们绝对不能把思路仅仅局限在专科高职升格为本科方面。因为,从我国目前教育资源的利用情况来看,发展本科高职实际上有多种模式可供选择。当前,发展本科高职,我们完全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模式:一是把部分地属普通本科院校或行业特点鲜明的普通本科院校改制为本科高职院校。因为,我国本来就有不少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规格上与高职比较接近,尤其是一些工科院校,明显地也同时培养应用型人才,甚至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这些学校完全可以根据行业或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改制成为本科高职院校,加强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以适应社会对本科高职人才的需要。二是利用部分普通本科大学办本科高职学院。从这几年大学办高职的情况看,绝大多数办的是专科高职。由于目前我国主要通过“三改一补”和民办学校发展高职,它们大都是专科层次的,大学再来办专科高职,重复其他高职模式的培养路子,难以发挥大学的独特优势。今后,大学的高职学院应当主要办本科高职,而不应再办专科高职。三是开辟“专本沟通”学制,通过高职学生“专升本”的途径发展本科高职。当然要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专升本”。要确保学生“专升本”是高职专科升为高职本科,而不是普通本科;应重视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测试,而不是简单地搬用普通本科的标准;主要招收工作一年以上、有工作经验的优秀专科高职毕业生,以防止专科高职成为本科高职的预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