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等职业教育及其专业建设的特征与作用 高等职业教育(以下简称高职教育)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高等教育模式,是职业教育的高级阶段,它有自身的定位,有突出且鲜明的特色。高职教育不是一种教育层次,而是一种教育类别,有其自身的体系建设。在理论和实践上突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与办学特色是高职教育发展的核心。 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是高等职业技术应用性人才,具有职业性、应用性和实践性等特征。高职教育涵盖科学技术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是具有一定知识体系、岗位技术与技能的正规化教育。 高职教育是一种不同于学科型教育类型的职业性技术技能应用型教育。一般普通本科教育往往以学科教育为主线,强调教育教学过程的“学科本位”,强调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基础性、完整性;而高职教育则针对社会职业岗位和岗位群,以专用技术和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强凋教育教学过程的“专业本位”,注重成熟技术的应用和转移,注重实践教学过程,其理论知识的传授应以“必需和够用”为度。学科教育把课程按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划分,而技术技能应用型教育把课程按形成能力的模块划分;学科教育重视课堂讲授,技术技能应用型教育则重视操作技能的培训,将理论知识讲授与实验实训并行,以职业性技术、能力与技能训练为主线。据此,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实用型、技术型、复合型人才。 普通学科型教育一般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而技术技能应用型教育更重视学生的就业出路;普通学科型教育一般重视教学过程,高职教育更重视实践和操作过程,重视学生是否能上岗工作,是否受社会欢迎。从一定意义上说,高职教育是一种实践教育,是一种就业教育。 从事高职教育的教师要从单一讲授型向既能讲授又能操作转变。要想培养职业技术技能型的学生,教师必须是集理论和实践技能为一体的教师。所以,应注重从实践中选拔教师。同时,也必须对现有教师加大实践培训的力度,使其尽快实现转化。 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应以市场和社会的需求为导向,根据市场和社会的需求以及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及其变化来设置、调整专业;不断开发开设新的专业,以形成并强化高职教育的鲜明特色。着力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条件、教师队伍、教材建设等方面,按照市场和社会发展变化的要求进行全方位的改革。高职教育在教学方法上应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推行“模块式”、“分组式”、“案例式”、“情境式”等教学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突出实践教学环节。 高职教育是一种应用成熟技术并将成熟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特殊高等教育类型,这种转化以特定的专业为依托。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各项工作的龙头,它能将学校各项工作连成一个整体。高职教育是一种职业教育、就业教育,招生和就业是其专业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专业建设又是招生与就业的依托和载体,招生与就业工作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专业建设的合理性、有效性及市场适应性。目前,专业建设已经成为社会、市场、教育行政部门检验高职院校办学质量与水平的关键依据。各高职院校应适应社会需要与市场需求开设专业,努力形成专业开发与设置、专业建设与调整的可持续发展机制。 二、高职教育专业建设必须坚持市场性与公益性的统一 笔者认为,研究高职教育专业建设市场性问题,旨在找到市场性与公益性的统一性,因此,二者深层内涵的相关性也就成为我们讨论二者关系的落脚点。这种讨论,势必能够深化对高职教育专业建设本质属性的认识,是对高职教育专业建设的内涵与功能更深层次的解析,并能够实现认识上和实践上的辩证升级。 市场经济是与商品经济相伴而生的历史阶段性产物,由于社会分工的存在,不同所有者性质的市场主体广泛存在,又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财富积累的局限,致使商品经济、交换行为和市场行为一日不可停止。与这种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市场性特征,就会在相当的历史阶段存在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市场性一般可以理解为主体性、交换性、竞争性、优质性、规则性的集合,市场性更直接反映的是市场主体的利益,关注的往往是实际的效应和经济利益。公益性一般可以理解为公众性、公共性、社会性、共享性等。公益性所反映的是公众的利益和社会公共的利益,关注的是人权、民本、民生。从一定意义上讲,市场性和公益性归属于不同的范畴,市场性一般归属于经济范畴,公益性一般归属于社会范畴。然而,公益性不是抽象的,它植根于现实的市场与社会的土壤之中。公益性往往又是通过包括市场性在内的属性来表现的,它渗透于社会性、市场性的含义之中。市场性又蕴涵着公益性的基本内容,体现了公益性的特征要求,二者具有概念内涵的相关性,是辩证的统一。 高职教育专业建设是具有公益性和市场性的特殊教育行为。高职教育专业建设依托于经济、社会的发展,立足于职业、岗位的变化与要求,旨在服务社会,服务经济发展,培养高级技术技能应用性人才,创造价值和使用价值。“职业学校(院)应瞄准市场设专业,在专业设置上应具有市场意识和服务意识,应采取科学的态度和研究的方法,要立足于调查研究,立足于开发,使学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进步及经济发展需求同步,为学生铺设一条通向经济社会的通道。”(注:姜大源.论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驱动模式[J].职教论坛.2002,(3).) 高职教育专业建设行为集合了教育教学功能、科研功能、社会服务功能、信息功能、传承与传播文化等功能;高职教育专业建设行为明显带有社会性、公益性、功效性、实践性和市场性的特征。“职业学校(院)的专业建设是建立在职业和技术基础上的,它体现了职业教育的教育功能、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体现了学校的办学方向。”(注:丘山.瞄准市场设专业 依托专业办产业[J].中国职业教育研究.20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