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是一种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密切的教育,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对职业教育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全面、系统地分析我国三类地区(即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是确定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重要前提。 一、三类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经济社会条件比较 (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主要指标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农村社会总产值、人均农业总产值等。 从人均GDP来看,若2003年西部地区为1,则中部和东部地区分别为西部地区的1.26倍和2.61倍。人均农业总产值同样中部高于西部,东部高于中部,中西部差距较小,中西部和东部相差较大。 表1 2003年东、中、西部地区人均经济总体实力比较 单位:万元、个 地区 人均GDP 全国百强县分布 人均农业总产值 东部 1.62 93 0.43 中部 0.78 5 0.29 西部 0.62 2 0.25 资料来源:人均GDP和人均农业总产值数据根据《中国统计摘要2004》第23、24页的相关资料计算;全国百强县资料来源于《中国国力报告2003》第172页。 表2 2001年东、中、西部地区乡镇集体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比较
资料来源:《中国乡镇企业统计年鉴,2002》,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 全国百强县,其数量不足全国县(市)总数的5%,人口不到全国县域总人口的10%,而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超过县域经济的25%。百强县的平均人口规模为89.8万人,GDP为135.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为5.6亿元,人均GDP为16400元,分别是全国平均数的2.0倍、5.2倍、5.6倍和3.0倍。从表1百强县在全国的分布情况不难看出东、中、西部农村经济实力的差距。 乡镇企业已经占据我国农村经济的半壁江山,然而其发展存在着巨大不平衡。表2从乡镇集体企业来反映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发展的差异,还不足以说明整体情况。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的乡镇企业不但发展水平低,而且数量很少。就乡镇企业发展速度看,从1990~1995年的6年间,东部的发展速度是西部发展速度的3倍;就其产值分布看,1995年全国乡镇企业的总产值是5.3万亿元,而东、中、西部所占的比重分别为75.6%、17.5%、6.9%;就乡镇企业的从业人数看,在1995年全国乡镇企业的1.28亿就业人口中,东部地区占7成多,中部地区占2成,西部地区不到1成。 (二)政府财政水平 人均财政收入和人均教育事业费反映政府对教育的支持能力和支持水平。 从人均财政收入和支出来看,东部地区人均财政收入远高于中西部地区,人均教育事业费东部也高于中西部地区,而且财政支持教育潜力比较大。西部之所以高于中部,原因在于西部地广人稀,教育存在规模不经济,近年来中央财政加大了对西部教育经费的转移支付也是重要原因。 (三)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农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接受职业教育的能力。主要通过农民人均纯收入、储蓄额、消费额、文教娱乐支出4个指标来表示。 从以上数据来看,东部和中部地区农村人均纯收入分别是西部的2.17倍和1.25倍,人均储蓄额分别是西部的3.375倍和1.375倍,充分说明中西部地区农村居民接受职业教育的能力远不如东部地区。 据有关资料表明,经国务院确定的529个贫困县中,有90%处在西部,而且东西部农村收入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早在1980年,全国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仅为191.33元,东西部的收入之比为1.39:1;到了1995年,全国农村人均年收入为578元,东西部收入之比为2.3:1(此处的西部不包括内蒙古和广西)。 二、三类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就业空间比较 一个地区的职业教育发展程度,不仅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的支撑能力,也要取决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所提供的就业空间。职业教育就业空间除取决于人均GDP这个总量经济指标外,重要的是工商业经济活动水平、企业数量与规模以及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工业化与城镇化水平等。因此,主要通过人均最终消费额、人均社会商品零售额、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城市化率、工业化程度、产业结构、劳动力流动、城乡收入差距来反映当地的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空间和职业流向。 (一)商业活动水平 主要通过人均最终消费额、人均社会商品零售额来反映,既反映当地的消费水平,也反映商品流通等第三产业的就业空间。从表5可以看出,东部地区无论是人均最终消费额还是社会商品零售额,均为中、西部地区的2倍以上。 (二)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与引进外资 人的劳动过程就是人与资本结合的过程,资本的数量多少既反映就业空间,也反映就业方式。资本的形成过程是一个累积过程,从总体来看,东部许多地区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中西部地区还在处于资本原始积累阶段。西部地区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高于中部地区,是由于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国家加大了对西部投资力度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