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正确认识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形势 近一个时期以来,教育部党组和周济部长多次听取职业教育工作汇报,强调要正确分析和把握当前职业教育的形势,统一认识;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要深化改革,不断创新;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开创我国职业教育的新局面。周济同志在谈到当前职业教育形势时指出,2002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以来,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和改革思路日益清晰,特色日趋鲜明,路子越走越宽,一个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初步形成,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越来越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支持,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势头良好,正在进入到一个新的时期。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党和国家领导同志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近年来做出许多重要指示,为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 2003年1月7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要增加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投入,增加对农民生产技能培训的投入。2003年3月28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会又指出:必须把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增强劳动者就业和创业能力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部署、落实。要积极开展以提高就业和创业能力为目标的教育和培训,努力培养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发展要求的人才,努力提高劳动者的就业和创业能力。 2003年3月7日温家宝总理在对山西前元庄学校的调研报告上批示:农村教育必须改革,必须坚持“农科教结合”的办学方向,实行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三教统筹”,实现教学、科技和生产相结合。2003年9月19日温家宝总理在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上再次指出:要彻底转变鄙薄职业教育的传统观念,使农村职业教育在今后几年有一个较大发展。2004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的讲话中又指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职业介绍和就业指导。 国务委员陈至立同志近年来也多次对职业教育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强调要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增强改革与发展职业教育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理清思路,有针对性地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切实解决当前职业教育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努力开创职业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2.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制定的《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了职业教育和培训创新工程。 新一轮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是在1998-2002年顺利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并取得显著成效的基础上形成的,是进一步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基本蓝图,凝聚了重要战略机遇期教育发展的战略思考和行动方向。新《行动计划》提出实施“职业教育和培训创新工程”,突出强调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规划了未来几年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3.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 2004年6月17日—19日,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等七部委在江苏省联合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这是继2002年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以来关于职业教育工作的又一次重要会议。七部委制订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了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 4.建立了职业教育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了部门间的沟通与协调。 2004年6月4日,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人事部、劳动保障部、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建立了职业教育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了部门间的沟通与协调,及时研究解决职业教育和培训工作中的重大政策问题,推动和指导全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联席会议制度的建立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体制创新。 5.教育部召开了一系列会议,推动了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自2003年底以来,教育部先后在郑州、无锡、成都等地,就加强职业学校职业指导、产教结合、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多项工作召开了经验交流会。在北京、武汉、福州等地,就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作召开会议,做出部署。这一系列会议,贯彻了2002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精神,体现了教育部党组关于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和工作部署,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 6.我国职业教育事业持续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至立同志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充分肯定了近年来的职业教育工作,指出和几年前相比,职业教育的形势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一是职业教育事业大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人数从2001年的398万增加到2003年的515万,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数从1998年的117万增加到2003年的480万。 二是各级政府和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有明显提高。从各级领导到教育领域内部,乃至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都开始有了转变,更加重视职业教育,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职业教育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