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中国的石油进口渠道主要是由中东国家沿海道经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海等地区,运入中国东海岸沿海港口,而未来中国的石油储备基地建设考虑也大致沿海一线选建。和平时期,从地理便利和经济成本论这一选择显然没错。然而近年来,南海局势和台海局势一直处于诡谲多变之中,问题棘手、形势险恶,使得这一海域的稳定充满了风险和变数。一旦南海、台海有事,中国的海上油路将受阻,沿海石油储备基地也难保安全,国家经济发展所需的能源保障无疑将受到极大挑战。为此,从趋利避害的角度考虑,从经济发展和安全战略长远计,中国应有石油进口和储备的其它布局考虑。 一、当前中国的产油和石油消费现状、发展趋势 1993年,中国成为石油纯进口国,且需求量不断增加,增长速度每年大概是70%。“2000年相对于1999年,一下子就增加到13.5%,当年原油的净进口便达7000万吨”。(注:〈香港〉《亚洲周刊》2002年2月18日。)2003年头10个月,中国进口石油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0%,估计全年将进口石油8000万吨。国际能源署预计,2005年,中国石油需求量将达到2.9亿吨,到2030年,预计中国每天将进口大约1000万桶石油,几乎相当于美国目前的进口量。近一两年内,中国将超过日本成为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与此同时,中国国内石油产量却依然变化不大,年产量大约维持在1.5亿吨左右。2005年和2010年中国原油产量仅能达到1.7亿吨和1.75亿吨,理论缺口将为9500万吨和1.37亿吨。“北京石油大学经济管理系教授陈大恩估计,20年之后,中国对石油的需求,会增加到每年4至5亿吨,国内石油公司最多只能提供一半”。(注:〈香港〉《亚洲周刊》2002年2月18日。) 目前,中国陆上海上油田已勘探了多遍,很难再有大的发现。东部油田,如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已开采多年,进入后期开发阶段。西部油田,如塔里木油田,因含油层距地面往往在3000至4000米,开发成本较高。中国石油对外进口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因此,从确保中国实现保持经济增长率不低于7%的目标出发,中国自力更生开发、提供自身石油能源,以保障现代化建设需求的做法显然已不现实,而寻求能源多元化的战略,“走出去”开发海外能源,多渠道从海外进口能源成为中国今后石油工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二、中国石油的进口来源地、线路和储备情况 “据统计,2001年,中国进口石油8831万吨,其中46.2%来自中东,19.8%来自非洲,18.7%来自东南亚”。(注:《环球时报》2003年12月5日。) 从目前中国从中东进口石油量占中国石油进口总量约一半的情况看,未来中国对该地区的石油依赖程度不会减轻。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在未来几十年内,中东仍将是世界主要的能源来源,因为中东的石油储量占世界探明储量的65%,其天然气储量占全球储量的35%。上述中国对海外石油资源的依赖情况同时表明,中国90%以上的石油进口通过海上运输。这意味着,中国利用海外资源的战略受到许多利益方面的竞争,最危险的情况就是万一油路被切断,中国将发生石油危机。 目前中国石油的海运航线主要有3条。第一条是中东航线: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马六甲海峡——台湾海峡——中国;第二条是非洲航线:北非——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好望角——马六甲海峡——台湾海峡——中国;第三条线路是东南亚航线:马六甲海峡——台湾海峡——中国。也就是说,除中国从南美洲的委内瑞拉等国进口石油走太平洋航线外,从其他地方向中国运输石油都必须经过马六甲海峡和台湾海峡两个“敏感区”。中国石油对这两个敏感区的过度依赖,造成其面临“马六甲”或“台海”困境,即一旦发生意外事件,这两个海峡被封锁住,中国将直面巨大的能源压力。 现实情况是,中国几乎没有石油战略储备。据透露,国家石油储备办公室准备首期投资60亿元,在沿海地区建设4个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已圈定的基地为浙汀镇海、杭州湾附近、山东黄岛、广东大亚湾。而另有公开报道称,四大基地已经确定为镇海、岱山、大连、黄岛。(注:《国际先驱导报》2003年12月5日—12月11日。)但即便到2005年国家拟在江苏、浙江地区兴建的500万吨石油储备基地如期建成,也仅够全国约10天的消费量。这与同为石油消费大国美国的储备一般维持90天,最高为118天;日本的储备169天的水平是有很大差距的,甚至达不到国际能源机构要求其26个组织成员国建立可供90天需求的石油储备的标准。(注:《人民日报》2003年5月20日。) 从石油进口渠道多元化、分散风险、保障石油储备源考虑,中国也重视石油的陆上运输进口。目前,中国有两条陆上通道。一条是从俄罗斯的伊尔库茨克到我国满洲里的原油通道;另一条是从中亚的哈萨克斯坦到我国新疆阿拉山口的原油通道,两条通道的运输工具均为火车。(注:《人民日报》2003年5月20日。) 中国还一直在和俄罗斯商谈修建陆上石油运输管道,从其进口原油的事宜。然而在日本横插一杠的竞争下,原已早有眉目的中俄能源管道修建合作变得扑朔迷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