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化近程的不断加快,城郊农村土地征用力度越来越大,失去了土地这个最基本生活资料的农民也因此转化为城市居民。这些农民虽然已由农村户口转为城市户口,由农村传统的分散居住转为集中公寓式居住,由原来从事农业劳动转为非农劳动,但他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行为方式是否真正市民化,他们是否得到妥善安置,是否和城市居民一样获得了长远的生活保障及同等待遇,这是事关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而现实的问题。为此我们对鄞州区第一个拆迁安置小区——东裕社区进行了个案调查,在此基础上对失地农民市民化问题作粗浅分析和思考。 东裕社区是鄞州区第一个拆迁安置的社区。因为宁波高教园区建设的需要,2001年市政府在鄞州区下应街道征用土地,东裕社区就是由被征用土地的外段、里段、林家和六村4个行政村整体拆迁安置组成。4个村共征用土地近4700亩,涉及失地农户1000多户,近4000名农民。我们对东裕社区的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95份。同时我们还在鄞州区国土资源管理局、发展计划委员会以及东裕社区管委会进行了访谈。 一、失地农民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1、土地征用补偿和住房迁建安置方面 鄞州区对土地征用补偿采用一次性货币安置的方法。根据规定,征地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助费等4项费用。这4个村实际得到的4项补偿费为每亩39500元。 东裕社区居民住宅采用迁建安置方式。由于许多农民原住房建筑面积每户普遍都超过100平方米,所以不少农民可以分到一套以上的新房,多的可以分到3至4套。 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失地农民对政府的土地补偿政策和住宅安置政策感到满意。其中对土地补偿政策感到满意和比较满意的有122人,占调查总数的62.6%;感觉不满意的53人,占27.2%;很不满意的7人,只占3.5%;还有13人未作回答。对政府住宅安置政策感到很满意的占22.1%,感到比较满意的占调查总数的44.6%,不满意的仅占25.6%,另有7.7%的人未作回答。调查结果显示出大部分农民对政府征地补偿感到满意,这与我们访谈中听到的反映有所不同,部分原因是当地老百姓把土地补偿和住房安置看作是相同的,因为都来自于政府的补偿。 2、对今后生活大多数失地人员表示比较担忧 尽管多数失地农民对政府的补偿政策表示满意,但当问及今后生活时,多数人还是表现出忧虑。调查中只有39.5%的居民表示对今后生活没有后顾之忧,而53.8%的被调查居民显示出对今后生活有担忧,还有13人未作回答,占总数的6.7%。对农民来说,失去土地就是失去了最根本的生活资料和就业岗位,在其他岗位的竞争中农民相对又处于弱势,找不到工作就意味着失去了基本生活保障。政府的土地补偿费相对比较低,难以替代土地对农民的养老保障作用。农民又缺少理财意识,这些钱花完后,今后的生活保障问题就会凸现出来。 3、失地农民的收入情况 调查显示出家庭收入来源多样化,收入水平差异较大。家庭收入来源按照重要程度依次为:企业打工收入、从事其他职业或临时性工作收入、依靠土地补偿费或出租出售住房收入、养老保险。由于工作性质的差异,收入差异较大,但收入水平普遍较低。被调查人员中,年收入低于5000元的有78人,占40%;年收入在5000~10000元的46人,占23.6%,1万~2万的42人,占21.5%;2万元以上的只有21人,占10.8%。 4、失地人员的文化素养水平 大多数失地农民的文化素质低,没有专门的技术特长,失去土地后重新就业难度较大。被调查的农民中,小学及小学以下文化水平的占38.4%,中学文化水平的占29.7%,高中毕业的只占24%,大专以上的仅占7.9%。尤其严重的是在占调查总人数62.1%的18~45岁的中青年农民中,有56.7%的人只有初中以下文化水平,33.3%的人高中毕业,而仅有10%接受过高等教育,具有大专及大专以上的文化水平。农民普遍没有特殊技能。在被调查的农民中,只有24.6的人具有职业资格证。75.4%的人没有参加过职业培训。这给今后的再就业造成较大的难度,同时就业领域和工种也会受到较大的制约。 在社区管委会访谈中,干部们也反映出对失地人员今后再就业问题的担心,希望政府能予以重视。东裕社区管委会为了帮助失地农民实现再就业,千方百计在内部挖潜力,采取各种措施安排就业岗位。他们把社区农贸市场的200多个摊位和社区街面的126间商业用房,全部安排给社区内群众承租。另外社区物业公司的保安人员、绿化管理人员、清卫保洁人员也从社区内招聘,尽量帮助失地农民解决就业难题。但仅仅靠农民本身和社区的力量对大多数失地农民来说还是很不够的。 5、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鄞州区政府于2003年4月出台了《宁波市鄞州区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实施细则》。根据文件规定,被征地人员按自愿原则参保并交纳养老保障费,养老保障基金按照个人、集体、政府三方共同负担的原则筹集,实行全区统筹。实际执行情况从问卷调查看,有122人表示没有参加过养老保险,占62.6%;参加养老保险的65人,仅占33.3%;有8人没有选择,占4.1%。进一步分析发现,122名未参加养老保险的人员大部分是中青年劳动力,45岁以下的占到62.3%,45~60岁人员中,69.8%的人没有参加,60岁以上的有50%的人没有参加养老保险。可见,农民中尤其是中青年和具有劳动能力的劳动力中,养老防老的观念还不强,对养老保险的重要性还没有足够的认识,认为现在有能力赚钱,花钱买保险不划算。60岁以上的老人中未参加养老保险的,部分是出于经济原因,部分是因为这4个村的集体经济发展较好,靠年底的分红也能够维持日常生活开支,认为没有必要花冤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