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至今还在相信一个理论上的误区,认为货币紧缩政策可以对付通货膨胀。其实,这个论点是不能成立的。 货币政策十年得失 通货膨胀的发展同时也在发展着自身的反对力量。对已超出警戒线的通胀,只要控制住货币供应量的增速平缓地逐渐接近商品供给的增速,通货膨胀就会在一定的涨幅后,在耗尽它的能量之前,由于商品供给的增加而逐渐变缓以至停顿下来。它对经济的拉动和润滑作用也会逐渐变缓以至停顿下来。根本用不着什么紧缩。即便要“缩”也只应是一时的权宜之计,而不应是中长期的宏观政策。 对通货膨胀率的控制不能仅局限于货币方面的措施,对已呈快速发展的通胀,货币政策已起不了多大作用。而紧缩的货币政策会产生货币供应缺口不断扩大和流通速度不断下降相互强化的恶性循环,并因成本升高,供给减少而导致成本型的通货膨胀。……对迅速发展的通货膨胀,减税及其他能有效增加商品供给的措施才是对症的良方。 1993年6月突然地货币紧缩所造成的货币供应缺口和流通速度的迅速下降以及商品成本普遍迅速地上升,都是非常典型的。这除了前面分析的理论上的原因外,还有一个特殊情况,就是在1993年以前的几年中,国营企业的流动资金已基本上“拨改贷”,成为银行的活期贷款。因此,1993年6月的货币紧缩,使当时在国民经济中居主导地位的众多国企立即陷入资金短缺和三角债的困境,导致流通速度的迅速下降和商品成本的迅速上升都是史无前例的。由此而立即形成的成本型通货膨胀,其速度也两倍于紧缩前的需求型通货膨胀。当时国家统计局的报告和许多报纸刊物都已指出这是成本型的通货膨胀,但央行仍在为治理“通货膨胀”而继续勒紧银根,抑制需求。其结果只能是随着银根越勒越紧,三角债和银行呆账越勒越多,流通速度越勒越慢,成本越勒越高,商品供给越勒越少,物价指数越勒越涨。当然还有越勒失业越多,越勒活着的企业越少(一半国企和大半乡镇企业跨掉了)。这时的“通货膨胀”早已不是通货在胀,而是通货持续的紧缩使物价指数在不停的涨。物价指数越涨,央行就越勒,越勒就越涨——这种越勒就越“胀”,越“胀”就越勒的错误政策人为的恶性循环,加剧了宏观经济货币供应缺口不断扩大和流通速度不断下降相互强化的恶性循环。 因此,1993年6月以后持续数年的货币紧缩政策,不是什么副作用强不强的问题,而是100%错误的药方。 那为什么在货币持续紧缩了两三年后,物价指数又降下去了呢? 因为持续的紧缩货币抑制需求,最终还是会把物价降下去。这是因为:首先,产品的成本最终会下降。因为在企业的利润空间受需求和成本双重挤压的情况下,市场需求对企业是铁的市场法则,唯有拼命压缩成本才是生存之道。但在需求被严重抑制,土产达不到一定批量规模的时候,靠提高生产率来降低成本会受到很大限制。于是,不仅对企业长期发展具有决定意义的科技研发投入因远水不解近渴而被彻底压缩掉,而且普遍出现牺牲质量的短期行为,不但靠解雇大批熟练工人而雇佣缺乏技术的廉价农民工,还出现了数不清的以“假冒伪劣”为生的“经营者”,出现了普遍超载的野蛮运输,出现了更多的环境污染和对森林资源的破坏。这些虽然并非紧缩需求才会有,但宏观经济环境的恶化无疑大大强化了这些“假冒伪劣”、野蛮运输和破坏环境者的生存动机,也为其彻底杜绝大大增加了难度。第二,由于宏观经济环境恶化,失业增加,使人民生活水平下降,人们普遍节衣缩食,从而使消费品的社会需求受到严重抑制,产品卖不出价钱,大部分产品只是在维持经营。以上成本和需求两方面的原因使物价终将会降下来,但其代价是太可怕了。特别是这些惨重的代价原本是完全不该付出的。 从1993年6月开始持续数年的货币紧缩,造成我国长达五年之久的严重经济衰退。1996年国有大中型企业共实现利润为-1.18亿元:亏损面高达50%,与1988年相比,国有企业亏损面增加了358%,利润下降了64%,亏损额增加了9.7倍。国有企业亏损率(亏损总额/盈利总额)1993年以前一直低于10%,而1995年上升到43%,1996年又上升到201%,1997年略有下降,但仍达到171%。1998年情况继续恶化,国有企业和集体乡镇企业成片倒闭。1997年以来,国有企业隐性失业转为大规模公开失业。据工会方面统计,1997年各类企业下岗人员共计2400万,其中国企超过1000万。此外还有上亿的农民成为“剩余”劳力。1997年,年度贷款规模限额8000亿元只贷出了一半(这足以说明经济规模的萎缩),在此尴尬境况下,才取消了贷款规模限制。 1997年生产资料价格全面下降,钢铁、建材全行业亏损,以后又有越来越多的行业变成亏损。1998年生活资料价格也全面出现负增长,“通货膨胀”终于变成了完全表面化的无可争议的通货紧缩。但央行却仍以防止通货膨胀为由,拒绝实行有针对性效果的扩大的货币政策。1999年后虽实行扩大的财政政策拉动内需,制止住了经济迅速下滑的趋势,但由于货币政策仍未放松,使扩大的财政政策受到很大限制,直到现在仍未完全走出通货紧缩和萧条的阴影。 在金融方面,银行原本为收回贷款才实行的货币紧缩取得了完全事与愿违的严重后果,银行呆账竟发展到2万多亿元,数倍于银行的自有资产。而三角债则不知比银行呆账高出多少倍。并且由于时间过长,许多债权和债务人早已破产,要想理清这些债务并最终大幅减少银行的坏账已变得非常困难。 直到2003年,由于新一届政府领导人对宏观经济的清醒认识,对紧缩的货币政策有所改变,才使通货紧缩正逐渐被纠正。 但是,由于1993年6月以来持续的货币紧缩政策已被内外媒体刻意渲染为治理“通货膨胀”最成功的“软着陆”典范,因此使许多人对此政策的“正确性”从不怀疑,而对那次货币紧缩所造成的灾难性后果(持续五年的严重衰退和完全无效且越勒越胀的货币政策)所做的反省,也就很自然地归纳为:“那次紧缩缩得太晚了,应该等通货膨胀刚刚露头就及时缩,一定会是代价小而效果好。” 正是这种对错误的货币紧缩政策所做的错误宣传和错误反省,导致了目前脚后跟刚刚离地就急忙要“软着陆”这样一种对通货膨胀过分恐慌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