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对扶贫资源的松散型管理,形不成合力,导致扶贫效果、资金效能、管理机制等不尽合理,影响了扶贫工作成效。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扶贫项目和资金安排公共化不突出。国家在不断增加对农村扶贫开发资金投入的同时,逐步采取措施加强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实行“四到省”原则,将资金拨付给地方合理使用,规定了相对较为宽泛的资金使用范围,这无疑给地方增加了使用的灵活性,但也使扶贫公共投资更多地流向直接生产领域,甚至有些地方过多地将扶贫资金用于兴办各类企业,而不是致力于改善贫困地区的环境和条件,提高贫困群体的自我发展能力,结果使扶贫资金使用重点不突出、效果不明显,有些地方甚至为此背上了债务包袱,干部积极性受挫,群众中引发埋怨情绪。 多头管理、资金分散,形不成合力。财政扶贫资金由发展资金、新增财政扶贫资金、以工代赈资金、财政贴息资金和其它财政扶贫资金组成,不同类型的资金由不同的部门管理。资金的多头管理和交叉,使得扶贫项目和扶贫资金难以有效结合,难以把有限的扶贫资金集中投放在最迫切需要的具体地区和具体项目上。多部门管理,也导致基层各地向上争取资金多头申请,既增加了基层的工作量,也使有些项目重复安排,影响了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和使用效率的提高。 扶贫项目运行及资金监管缺乏整合机制。财政部门管资金,计划、民委部门管项目、定项目,扶贫、民委等部门定计划、拿工作方案,由于缺乏整合机制,使各部门间不能及时沟通,造成资金到位晚,项目在申报和审批过程中受到多方面的干扰;各部门和不同级别的不定期的检查和抽查,也造成重复检查,使基层穷于应付,以致严重影响到正常的项目管理工作。 注入式的扶贫项目较难激活贫困人口和基层组织的积极性。大多数扶贫资金项目是由项目组织单位通过行政系统或行政手段确定的,并依靠这些部门通过行政手段层层往下推进,较少由群众和基层组织(村社)参与,整个操作是在行政机构封闭状况下进行的,立项前很少征求村民委员会或群众的意见,项目实施过程中,一些基层组织和群众并不清楚项目实施的目的、资金使用方向、项目与谁有关等问题,从而无法吸引他们主动地、创造性地参与到扶贫项目建设中。 扶贫对象的选择政策存在缺憾。国家为使贫困地区早日脱贫,以集中物力、人力、财力的办法来支持区域脱贫工作,列出了国定贫困县、省定贫困乡,但从西部地区的实际看,处在同一地区的县与县、乡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是不太明显的,而由于“一刀切”政策的实施,使一些不是国定贫困县、省定贫困乡的地区享受不到扶贫政策,因而引起基层干部的意见,也使群众对乡、村社干部产生抵触情绪。 国家扶贫贷款政策导向与银行商业经营相矛盾。由商业银行发放政策性贷款,银行要考虑自身的效益和利益,必然出现扶富不扶穷、扶川不扶山、扶工不扶农的倾向,使真正急需资金扶持的贫困户难以享受到国家政策性扶贫贷款。 据此,从扶贫开发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出发,必须采取措施,调整和改革扶贫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以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果。其建议是: 增强扶贫管理部门的职能,整合扶贫管理机制 1.有效配置扶贫资源,使扶贫机构真正成为扶贫攻坚的前沿指挥所。扶贫任务重的地区的扶贫机构不应撤并,而应单设,并强化其工作职能;给基层下放权力,建立扶贫管理“直通车”制度,使扶贫规划,项目申批、实施,资金使用等由扶贫管理部门统一协调,实施一揽子计划,做到责、权、利相结合,避免多头管理、职能交叉重复、责任不清、相互扯皮现象发生。 2.改革扶贫规划制定的程序,使扶贫规划由上到下转变为由下到上,以便协调统一,有效落实。要使制定的规划能够得到上下认可,成为指导各地扶贫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必须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将贫困地区和扶贫工作列入农村发展规划中,真正赋予贫困地区和贫困农民持续发展的机会;二是做好以村级规划为基础的扶贫规划工作,统筹兼顾,既要考虑到各个村脱贫与发展的项目资金需求,又要考虑到扶贫资金供应的可能,既要照顾到贫困村的贫困程度,又要考虑群众的意愿及规划的质量,以及实施规划的条件成熟程度。同时,要积极发动群众参与扶贫规划的制定,并参与规划的实施、管理、监测和评估。 3.给基层组织一定的项目审批权限。基层组织是扶贫任务目标的制定者、责任的承担者、群众的组织者,扶贫规划要靠他们组织落实,而扶贫项目到村到户,限定了项目不可能太大,但项目数量将会增加。因此,有必要将部分扶贫资金直接落实到县,给县一定的项目审批、管理权限(除一些跨县的项目外),这既可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又可使责任、目标、任务落到实处,避免多环节的项目层层申报和审批,避免因不了解基层具体情况而产生的“瞎指挥”现象。同时应鼓励私人和民间组织参与扶贫项目的实施,通过竞争来提高项目的实施效率。 4.理顺关系,加大改革力度,建立新的扶贫管理体制。一是扶贫任务重的地区,应成立扶贫委员会,扶贫项目的申报、审批、资金使用方向等由扶贫业务部门和宏观管理部门确定;二是集中财政扶贫资金,由省扶贫委员会统一负责,尽量不给各部门在资金分配上的灵活性,使其能把主要精力放在项目的管理和监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