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处在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历史性变革时期。经过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中国的劳动关系发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变化,劳动关系呈现出空前复杂的局面。一方面,市场化的劳动关系基本形成并逐步占据了主导地位,另一方面,许多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东西需要清除,我们仍然面临一系列向市场化劳动关系过渡的任务。在已经市场化的领域,劳动关系也呈现出非常复杂的局面:既有遵守劳动法律的和比较规范的企业,也存在大量的、违反劳动法律和侵犯工人基本权益的企业。但总的来说,在市场化领域,适应市场化劳动关系的调节机制和制度基本上没有建立起来,劳资双方力量对比严重失衡,劳资矛盾日益激化,给中国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埋下严重隐患。事实表明,研究和解决中国目前在劳动关系领域面临的这些重大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十分紧迫而意义重大的任务。 一、中国劳动关系的现状 1、市场化劳动关系已形成并逐步占据主导地位 所谓劳动关系,是劳动者和劳动力使用者所结成的一种社会经济利益关系,是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结合的具体表现形式。不同的经济制度、特别是不同的所有制会有不同的劳动关系。市场化的劳动关系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关系的区别主要在于:(1)市场化的劳动关系是通过劳动力市场建立起来的;而计划经济下的劳动关系则是通过政府的计划,即通过政府为劳动者“分配”工作而建立起来的。(2)市场化的劳动关系的主体双方,即劳动者和雇主是两个相互独立的利益群体,有各自明确的利益要求,双方由于各自不同的利益而存在着明确的利益矛盾,等等;而计划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双方没有明确的利益差别,双方都处于一个统一的利益体中,劳动关系主体不明确。(3)市场化的劳动关系是一种契约关系,这种契约关系是建立在劳动者人身平等和自由基础上的,也就是说,劳动者有着完全支配自己劳动力的权利和自由,不存在任何的人身依附和等级、身份的限制;而计划经济下的劳动关系却是一种建立在等级制、身份制基础上的行政依附关系。 中国实行渐进式的经济改革政策,其突出特点是在保持原有制度不变或对原有国有企业和计划经济实行渐进改革的同时,允许非国有经济特别是非公有经济在体制外的发展,即“增量改革”。这种改革政策在城镇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用工制度,即“二元用工制度”并存的局面:一方面是政府控制部门(主要是国有企业),另一方面是市场主导部门(非公有制经济)。在市场主导部门即非公有制领域,其劳动关系从一开始就是典型的市场化劳动关系:劳动关系双方主体明确,是典型的劳资关系和雇用关系;劳动力资源的配置完全由市场价格来决定,身份、等级和地位在这里不起作用,不存在对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歧视,企业也没有诸如干部和工人的固定身份;劳动力的价格完全由市场调节,并且反映不同素质劳动力的稀缺程度和劳动者的实际贡献;劳动关系双方保持着明确的契约关系,企业和职工按照雇用合同保留着解雇和辞职的权利,等等。 各种类型的非国有经济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由小到大,经过20多年的成长和发展,已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其所吸纳的就业人数大大超过了国有企业。到2002年底,非国有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额,即占GDP的比重已达2/3,其中非公有经济(包括私营、个体经济和外商企业、港澳台企业等)创造的增加值约占GDP的1/3。2002年底,除国有和集体经济外的各类非公有制经济的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已达43.5%;出口所占比重达到了62.3%。从就业人员大数上看,2002年底城镇就业人员总数为24780万人,其中国有单位从业人员7163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例不到30%,各类非国有单位的从业人员已占城镇全部从业人员的70%多。以上国有单位从业人员包括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从业人员,实际上国有企业从业人员2002年底仅有3381.9万人,因此,如果将机关事业单位从业人员除去,国有企业从业员仅占全部经济活动人口的16%。总之,从就业人数上看,我国非公有经济的就业人员已大大超过了国有企业和公有部门,成为我国的就业主体。民营企业就业人员占了多数,这至少意味着在中国市场化的劳动关系在数量上占了主导地位。 2、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许多东西需要清除,向市场化劳动关系过渡还面临艰巨的任务 市场化劳动关系已经占据主导地位,并不等于已经完成了由计划经济的劳动关系向市场化劳动关系的过渡,恰恰相反,在这方面我们仍然面临十分艰巨的任务。这个道理与经济改革是一样的。在实现向市场化劳动关系过渡中,我们面临的主要任务有两个方面:一是清除旧制度下形成的等级制和身份制,消除劳动力市场的行政分割和扭曲,建立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实现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平等竞争和公平就业,特别是实现城乡劳动者的平等就业;二是解决下岗职工的劳动关系和转制国有企业职工的身份转换问题,用支付经济补偿的办法,使其实现市场化就业,转入市场化的劳动关系。 理论上讲,计划经济下大家都是平等的,人们只有社会分工的不同,而没有身份地位的区别,但实际上,计划经济是建立在等级森严的依附制和身份制基础上的。这种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身份制和等级制至今没有消除,其中最突出地表现在对进城农民工的就业歧视和城乡分割上。随着农村家庭承包制的实行、城市非公有经济的发展和国有企业用工自主权的扩大,原来禁止农民向城市流动的政策有所松动或者变得不起作用了,到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数以千万计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但长期以来,城市当局以原有的户口制度为手段对农民工实行歧视性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