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纪是教育的世纪。二十一世纪的教育管理已成为国际国内教育管理学界普遍关注的主题,对其发展与变化的趋势进行多视角的探索,并在指导思想的管理策略方面作出明智的选择,这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下面,笔者将就二十世纪教育管理的新趋势、对学校领导者的新要求以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教育管理带来的新变化等方面进行一些阐述。 一、二十一世纪教育管理的新趋势 (一)走向对教育多重功能的管理 为了适应新世纪变化多端的和要求多样的教育环境,我们的教育应当具有不同层面上的多重目标。新世纪教育的潜在功能可分为:在个体、学校、社区、国际五个层面上的技术/经济/人类/社会/政治、文化、教育等五种功能。 从这种多层面、多重功能的新概念出发,新世纪教育管理在研究政策制定和实践方面有着很大的变化。在传统上,对教育管理的讨论常常是基于简陋的教育功能概念,仅仅在个体或学校层面上探讨技术/经济效能和社会效能。然而,这种对教育功能的多重性、复杂性的忽视,严重地限制了教育管理或学校重构的发展。因此,在新的教育管理中,我们需要一种基于更为宽广的五层面——五功能系列的新知识。同时,在实践和研究中,对学校的长期效益和短期效益的一并考虑也是十分重要的。 过去人们通常认为,来自不同层面的与学校有关的人士与组织,其对教育的期望是没有什么太大区别的,所以也就忽视了这些方面对教育目标、教育功能的不同期望所带来的矛盾。在新的教育管理中,应当把对这种矛盾或两难问题的研究和管理作为学校改革中的一个关键因素来加以关注。显然,如何降低不同层面和不同类别的功能、效益之间的两难性,并争取各方面最大的和谐一致,也是教育研究和实践中的一个关键课题。因为这些相互之间的关系可能是极为复杂的,某一方面取得积极的效能未必能保证其他方面也有同样的效果。为此,应当鼓励交叉学科或多种学科(包括教育心理学、教育经济学、教育社会学、人类学、组织理论等)的合作与并用,以便理解多重教育功能和增进学校效能。 (二)走向对多元智能的管理 传统的教育目的是以必备的知识和必备的技能来装备学生,让他们能够生存于当地社会,为某一阶段的社会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然而在新世纪,整个世界走向技术、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和学习的全球化,无论是个体还是社会,都需要在这些方面的多重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人的本质呈现出多重化,即为:技术人、经济人、社会人、政治人、文化人和学习人,人的智能也应当相应地包括技术智能、政治智能、经济智能、社会智能以及学习智能。而新世纪的教育应当有助于学生成为一个具有相应社会背景的(或称背景化的)多元智能的社会公民。他们将投身于终身学习,并对建立背景化多元智能社会(CMI socieey)和背景化多元智能地球村(CMI GIOBAL VILLAGE)作出创造性的贡献。传统的教育目的显然是与之不符的。在这种新的教育范型之下,教育管理也应当将重心移向对发展学生CMI的教育活动的质量保证和管理。 (三)走向具有新知识基础的校内运行管理 如何将学校作为一个整体来重新设计校内运行过程,以便使学校能在新世纪中成功地发挥其教育功能并实现其教育目标?一种有关校内工作过程的新的知识基础将可以被用于指导教育管理活动,从而使学校能够让学生,教工乃至学校自身不断地学习和发展,增加家长和社区对学校的支援,改进教育和管理的技术,更有效地追求新的功能和目标,以满足高速变化的教育环境所带来的多种多样的需求。教育管理的这种新的知识可概括为校本管理的知识、健康学校剖面知识、策略管理知识、多层次的自我管理知识、多重学校功能互动和知识、层次管理知识、学校过程和谐一致的知识、学校合作及社区支援的知识以及变革领导的知识。 (四)走向全球化、本地化和个别化 信息技术在过去几十年中的迅速发展,加速了全球化的趋势、成为新千年极为突出的现象。这些年来,关于教育应当如何应对全球化的趋势和挑战,已经成为制定教育政策的一个关注焦点。此外,本地化和个别化也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教育的全球化、本地化和个别化已成为教育管理和教育变革的一种新的范式,增强学生的多元智能,发挥教育的多重功能,追求新世纪的教育目标,是必不可少的。三者的结合便成为一种“三重化过程”。全球化即将对世界各国、各地区的价值观、知识、技术、行为准则的传递、适应和发展。体现在教育管理上就是在学校教育教学方面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全球关联及来自世界各地的支援、智力资源、新措施;本地化即针对当地背景,对有关价值观、知识、技术、行为准则的传递、适应和发展,体现在教育管理上就是在学校教育教学上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地方关联、社区支援和新措施;个性化即传递、适应和发展有关的外来价值观、知识、技术、行为准则,以满足个体的需要并适应个体的特征,体现在教育管理上就是在学校教育教学中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师生的动机,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二十一世纪对学校领导者的新要求 (一)更新现念 1、重新认识(校长)自己 一百年来,中国社会对校长的认识经历了反复地过程,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才取得共识,人们才公认校长是一校之魂,办好学校首先必须要依靠校长。正是有了这种认识,国家和社会才引起了对校长的重视,才会出现百万校长持资格证书上岗和全员参加提高培训的局面。应该说,20世纪末,我国已解决了社会对校长的认识问题,确立了校长在学校中的决策地位。 但是,校长自己对自己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深化。校长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校长成长有会什么规律?校长应展现什么样的形象?这些是21世纪初中国的校长要回答的问题。校长只有正确认识自己面临的主要任务,才能从“创收”的苦海中解放出来,集中精力提高教学质量;校长只有认识自己与企业经理的本质区别,才能确立自身教育领导的形象,使自己成为先进教育思想的代表。成为真正的学校之魂;校长只有深刻认识自己的成长规律,才能自觉追求卓越,缩短从称职走向成熟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