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质量观简介 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和灵魂,在高等教育数量急剧扩张的今天,质量问题更加突显。离开了质量保证,数量增加所带来的高等教育的繁荣将成为“肥皂泡”式的虚假繁荣。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高等教育的质量观各不相同。不同的质量观标志着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同阶段,也反映了不同的利益主体对高等教育的不同期望。 (一)什么是高等教育质量观 谈到高等教育质量观,我们不得不涉及高等教育质量和质量标准两个概念。在工商企业中,质量就是用一定的标准衡量产品或劳务的特征。工厂提供的或者是产品,或者是劳务,其性质是明确的,而且产品或劳务的使用价值是具体的,它们的消费群体也是特定的。例如工厂生产出来的钢笔,是一种有形的产品,购买它的消费者需要的都是钢笔的使用价值,钢笔质量的好坏,所有的消费者都有共同的标准:笔尖的流畅性、笔的造型的别致性等等。但当我们谈到高等教育质量这一概念时,第一,它所包含的内容既有教学质量、科研成果,又有学生质量,甚至还包括高校自身的师资、硬件资源、声誉等,既有产品——学生,又有服务——教学、科研,还有生产者本身——高校,这就使高等教育质量自身的性质难以确定。当我们进一步谈到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判断者,就更加复杂了,高等教育提供给了愿意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但学生对其质量无完全的判断权,因为学生又要把所接受的教育以产品或服务的形式展现给社会,用人单位、政府、家长都要站在自身的立场上,评价高等教育质量,他们的利益各不相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也不相同。因此,各持一端,就产生了无法统一的质量标准。 由于高等教育质量的概念难以确定,通常在定义高等教育质量观时,不得不跳过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解释,而含糊地将其定义为:在特定的条件下,人们对高等教育质量所做的价值判断。 (二)质量观的特征 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同阶段,质量观具有不同的特征: 1.由静止到发展 精英阶段的高等教育在我国持续较长的时间,在这一时期“卓越”就是高等教育质量的代名词,学术的好坏就是评价高等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高等教育长期缓慢发展,使人们对高等教育的价值判断处于静止状态,人们已经习惯了以卓越来判断高等教育质量这样一种标准。所以,当20世纪末高等教育开始大发展时,不少人因用“传统精英教育固定不变的准则来面对数量增长而感到困惑,处于两难境地”。事实上,作为质量价值判断的高等教育质量观,从根本上说,它归属于意识范畴。正如我们在哲学中谈到的,客观世界不断发展变化,所以,以客观世界为内容,反映客观世界变化的人的意识也应不断发展变化。因此,质量观本身是变化的、发展的,不是僵化的、一成不变的。面对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我们必须转变思想,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高等教育的质量,通过发展解决高等教育中存在的质量问题,树立适应经济发展的、有利于高等教育的新的质量观。 2.由单一到多样 在高等教育的精英阶段,高校的办学主体、办学形式、培养目标都是单一的,高等教育的质量观也只有一种。但当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时,多样化是必由之路。只有走多样化的发展道路,才能提供经济发展需求的多样化人才;只有走多样化的发展道路,才能满足人才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也只有走多样化的发展道路,才能多渠道筹集资金,解决高校办学过程中的经费问题。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系统的多样化,必然要求其社会功能、质量标准也朝着多样化方向发展。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已进入多样化阶段,多样化已成为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一个特征。 3.由无个性到有特色 在精英阶段,我国实行的是毕业生包分配制度,对于高校毕业生,有统一的质量标准。高校并不注重办出特色,办出个性。而到了大众化阶段,如果把高等教育视为一个过程的话,它的开端是学生,终端是市场。这二者的需求都是多样化的、个性化的,高等教育只有尽力满足二者的需求,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获得生存和发展。这就要求高校办出特色,以特色取胜。张乐天认为:“我们所需要的高等教育质量应该是一种特色纷呈的质量,特色与特性包含共性于其中。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让不同层次的学校办出自己的个性。”让不同类别的学校办出自己的特色。这或许是我们认识和把握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因此,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特色就是质量,特色就是水平,特色就是生命。特色化是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的另一特征。 二、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到大众过渡过程中质量观转变的表现 1999年,我国迈出了高校扩招的第一步,普通高校招生154万人,比1998年增加了46万,增幅高达42.6%;随后几年里,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原来预计2010年,中国高等教育适龄人口的毛入学率要达到15%,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目标。可事实上,统计资料表明:2001年的招生人数比1998年翻了一番还多。因此,最近国家计委在《教育发展专向计划》中又指出,“中国将在2005年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初级阶段,高校在校人数将由2000年的1100万提升到1600万。” (一)我国高等教育正由精英阶段向大众阶段过渡 按照马丁·特罗高等教育发展的三阶段的观点,适龄人口的入学率低于15%为精英阶段;处于15%~50%之间为大众化阶段。我国目前正处于由精英型向大众型的转型期,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最突出的表现是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数量急剧增加。这同时也意味着高校入学门槛降低,那么,高等教育的质量下降了没有,传统的质量观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有哪些表现,这些问题引起了人们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