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建国后东北三省对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改革开放以来,东北三省发展步伐相对落后于其它沿海省市。1978年辽宁、黑龙江和吉林的当年价格人均CDP仅次于三大直辖市,但是到2001年,三省在全国排位分别下降到8位、10位和14位。尽管如此,东北三省在我国国民经济整体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以工业为例,2001年东北三省的全部国有和规模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的资产总计15924亿元,占全国的11.76%;其中固定资产净值7318亿元,占全国的13.2%;创造的工业增加值3052亿元,占全国的10.78%;实现的利润总额723亿元,占全国的15.29%。 为加快东北乃至全国的发展,中央做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大决策,并将之和西部开发并列为现代化建设东西互动的两个轮子。究竟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思路、措施和战略振兴东北,目前的认识还不统一。根据媒体报道,不少人士认为应该通过中央和地方政府加大项目和资金支持,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我们认为,中央的决策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根本而言,取决于能否正确认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比较优势,并遵循比较优势发展战略的原则来确立今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结构。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首先要彻底解决大量国有企业的政策性负担;其次,一定不能采取发动新一轮赶超的办法,而必须把东北的经济发展建立在东北自身具有的比较优势上,这样东北的经济才有可能在激烈的国内和国际市场竞争中取胜。为了说明我们的观点,下面首先介绍东北在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步伐滞后的原因。 一、赶超战略对改革以来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的不利影响 东北老工业基地在改革之前的发展,受益于国家推行的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东北老工业基地在改革以来的发展,则受累于赶超战略所遗留下来的缺乏市场竞争力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结构。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为迅速在一个一穷二白的农业经济基础上建立起一个完整的重工业体系,以行政计划动员的力量,举全国之力,推行资本密集型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东北三省是实施这个战略的主要基地之一,特别是重型装备制造业、精密仪器制造业、兵器工业、化工业、汽车制造业、造船业等资本密集的企业,主要建立在东北三省。这些大规模的中央政府的投资使东北三省的发展水平在改革开放前仅次于三大直辖市,居于全国的前列。然而,改革开放以后,赶超战略下建立起来的大量不符合我国比较优势的资本密集的国有企业在开放、竞争的市场中缺乏自生能力的问题由隐性变为显性,加上国有企业所背负的社会性负担,使东北三省的经济在改革开放以后暴露出一系列比较严重的问题,制约着东北经济的发展。 自生能力,是指在自由、开放和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一个正常经营管理的企业在没有任何外来扶持的条件下,获得市场可接受的预期利润率的能力。在一个开放、竞争的市场经济当中,只有具备这样能力的企业才会有人投资、经营。一个企业具备自生能力的必要条件是企业所进入的产业、生产的产品和采用的技术与其所处经济体的要素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比较优势相吻合。如果不符合,其产品的生产成本必然高于按比较优势来选择产业、产品、技术的国内或国外企业,在开放、竞争的市场当中就会缺乏竞争力,而不可能获得可以接受的利润率的能力。 在一个开放、竞争的市场中,只有具有自生能力的企业才会有人投资设立,并被继续经营下去。而没有自生能力的企业,其设立和继续经营就只能靠外力支持,主要是政府给予的政策性补贴和保护。我国东北三省大量的国有企业所在的行业、生产的产品和采用的技术结构,都是资本密集型,甚至是高度资本密集型的,不符合我国劳动力相对丰富、资本相对稀缺的要素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比较优势。这些企业是在建国初期为了实现国家的战略意图,靠政府以行政的力量压低利率、汇率、以及各种投入品的价格,并以计划动员和配置的方式,集中方方面面的资源建立起来的。在这一系列扶持和保护措施之下,东北三省的经济发展在改革开放之前较国内其它地区速度快。 然而,赶超战略尽管使我国在极低的发展水平上拥有一个完整的重工业体系,但是在政府的价格扭曲和计划干预之下,整个经济的效率低下,资本积累的速度缓慢,后继投资乏力,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处于停顿状况。所以,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拨乱反正以后,我国政府开始了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为导向的改革。25年来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3%,为同期全世界发展最快的国家。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市场经济体系在国民经济方方面面的建立和完善,对国有企业的投资由不需还本付息的财政拨款改为需要还本付息的银行贷款。各种投入要素价格的放开,和产品价格随着市场开放和竞争的增加而下降,东北三省老工业基地的国有企业缺乏自生能力的问题也就由隐性变为显性。 除了自生能力的问题之外,改革前我国推行的是低工资制度,职工退休以后的养老,由国家以财政拨款的方式透过企业来支付,改革以后,这部分负担转移到企业上来;另外,投资主要在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投入很大,但是创造的就业很少,为了满足就业的需要,经常一个工作岗位安排好几个职工,出现了许多冗员,改革以后,也增加了企业的工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