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认为企业才需要公关。“政府公关”对中国人来讲,可能还是个陌生的名词,但是,从国外的情况看,公共关系的应用范围不但包括经济组织,社会组织,还包括政治组织。在世界绝大多数的国家中,政府公关都是执政党的首要问题。党中央提出“三个代表”的思想,其目的,就是要通过树立我党新时期的形象,来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但是,由于认识方面的原因,我们的一些同志在如何树立执政党和政府的形象方面,还没有找到很好的办法,地方政府公关工作的薄弱,正是这个问题的集中表现。 地方政府公关现状 (一)大部分地区的政府公关处于“寂寞状态”。大多数的地方政府还没有“政府公关”的概念,自然也缺乏自觉的政府公关行为。1、一些地方政府以单一的宣传代替公关,“政府公关”一片空白。一些地方政府认为“宣传”就是公关,殊不知这两者是不同的概念。在国外公关业发展的初期,人们很忌讳把“公关”与“宣传”混为一谈。单一的宣传,大多出于某种策略的需要,容易文过饰非,夸大成绩,在公众中信誉度不高,而公关的宣传是以对公众的了解和尊重客观事实为前提的,不能够“只报喜不报忧”。公关传播的特点是双向沟通,不是单向的传输,因此单一的宣传绝不等同于公关。在一些地方,不少公众对地方政府的单一的宣传持怀疑的态度,有些人甚至认为,地方电视台播出的新闻,只有天气预报是全真的。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还是以单一的宣传代替公关,其效果可想而知。2、一些地方政府,遇到危机才“公关”,“政府公关”处于原始状态。一些地方政府在特大的“突发事故”发生时,才想到“公关”。危机过后几乎一切依旧。因此,在一些地方,即使象“SARS”这样的危机度过后,除了采取了一些相应的防范措施外,政府的效能并没有得到很大的改善,一旦发生另一类重大的“突发事故”,又是慌作一团。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与真正意义上的“政府公关”相差甚远。3、地方政府的公关处于惰性状态有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地方政府是独占性非营利的组织,公关缺乏外在的动力;二是地方政府公务人员的激励机制不完善,公关缺乏内在的动力。也就是说,组织的性质决定了地方政府的公关意识生来就比较弱,加上政府本身又没有采取有力的措施,这就使得一些地方的政府公关工作几乎毫无建树。 (二)有一些地区的政府公关迎来了“满园春色”。在薄熙来的领导下,大连的广大干部超负荷工作,带领群众建立起一座“花园式”的海滨城市。其绿化和美化程度都达到国际标准。使得外国人到了大连,就象回国一样,而中国人来到大连就象出国一样。薄熙来被市民们亲切地称为“我们的薄市长”。大连在东北为我们树立了一个“美丽的城市,勤政的政府”的形象。与此同时,最早开放的城市深圳,经过十几年的奋斗,在南端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发达的城市,高效的政府”的形象;此外,张家港成功地借鉴新加坡的经验,建立步行街,改造投资软环境,在中南部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整洁的城市,廉洁的政府”的形象。这些地方政府的成功经验就是把人民的利益高高举过头顶,把发展作为硬道理,通过公关,树立政府的形象。什么叫公关?公关是一种内求团结、外求发展的管理艺术。它运用合理的原则和方法,通过有计划而持久的努力,协调和改善组织机构的对内对外的关系,使本组织的各项政策和活动符合广大公众的需求,在公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以谋求公众对本组织的了解、信任、好感和合作,并获得共同的利益。近几年来,地方政府在处理涉台的突发事件中也取得一些经验。如对千岛湖游船事件处理,因经验不足,外界认为处理得不够圆满,而东北对台湾女议员林滴娟遇害事件的处理,因成功地进行危机公关,得到了外界的好评。东北的地方政府在林滴娟尸体交接时,事先通知台湾记者参加,并耐心听取家属的意见,为他们做超度法事和运送遗体都提供了种种方便,使得遇害者的家属和外界媒介对事件处理的过程和结果都感到满意,为地方政府如何处理涉台或涉外重大事故(事件)树立了典范,为“公众必须被告知”这个公关原则又作了一次验证。总之,地方政府的公关,虽然在一些地区取得了成功,但从总体上看,尚未形成气候。 地方政府公关对策 地方政府应该是廉洁高效的、透明的、爱民的政府。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一)更新观念,培养公务人员的公关意识。1.公共关系是一种公众关系,政府应是“平民”的政府。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与其内外公众的关系。目前,一些地方的基层政府与公众的关系比较紧张,如经常发生一些涉农的恶性案件,一些政府工作人员官僚作风严重或贪污腐败,一些执法人员态度粗暴或以权谋私,都损害了政府的形象,而政府又处理不力。这就使得公众难以与基层政府同心同德,而且还将其与旧中国的政府做比较,说“象什么”或“比什么还什么”之类的话。对一些基层政府来说,这在公关方面是很失败的。这些基层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却找不到与公众的共同点。因此,基层政府必须坚决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搞好自身的建设,处理好与群众的关系。当务之急是要解决好如何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和如何在服务中实现管理的问题,并通过双向的沟通,获得市民的理解和认可。地方政府的首脑要象薄熙来那样把自己的心和智慧都掏给人民,做一位“平民”的市长,使自己领导的政府成为“平民”的政府。2.公共关系是一种管理职能,政府应是“内求团结,外求发展”的政府。公共关系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它有一套系统的工作程序,有周密的调查研究计划,有双向的信息沟通渠道。政府的办公室应履行组织和协调公关工作的职能。在组织内部,它要通过公关的渠道来协调和处理各方面的人际关系和团体关系,使公务人员上下一致,通力合作,形成一个坚强的整体:在组织外部,要通过公关的渠道协调和处理与各类外部公众的关系,求得他们的理解、支持。也就是说,政府要学会通过内外两个公关的渠道来树立自己良好形象。3.公共关系是一种传播活动,政府应是“公众心服”的政府。公共关系的工作过程,就是通过信息交流,调节好组织与公众的关系。如果超出这个范围,运用传播以外的手段,如运用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等来调节组织与相关公众的关系,那就不属于公关的工作了。政府公关的传播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借助新闻媒体,也可通过社会公益活动进行人际传播,群体传播。要注意的是,在借助新闻媒体进行公关传播时,要尽量避免“御用”的色彩,如由自己掌管的报纸、电视台,来夸耀自己,其效果远不如外地的报纸、电视台表扬自己。总之,要选择公众认为有信用的传播方式来进行传播,让公众口服心服。4.公共关系是一种长期的行为,政府应是有“口碑”的政府。为了追求所谓的“政绩”,急功近利或弄虚作假是老百姓所深恶痛绝的。政府想要树立可靠的信誉和美好的形象,就要避免行政行为和公关行为的短期化。也就是说,政府的行为要经得起老百姓的“心称”称,要有口碑。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其他免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