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2002年,中国经济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从治理整顿后的经济恢复性增长到经济加速增长阶段,从经济过热增长和通货膨胀高企到国民经济顺利实现“软着陆”阶段,以及从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到进入平稳较快的增长平台阶段。相应地,宏观调控的重点也历经三次调整,即从启动市场、促进经济加速增长,到控制经济过热增长、治理通货膨胀,再到扩大内需、抑制通货紧缩趋势。本文旨在对这三个时期的宏观政策背景、政策内容和政策效果进行梳理,以廓清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宏观政策的演进路径。 一、以启动市场、促进经济加速增长为主要内容的宏观政策(1991-1993.6) (一)政策背景 自1988年起持续数年的治理整顿,使全国经济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低谷运行,到1990年达到谷底,当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3.8%。当时市场疲软的影响依然存在,严重的三角债继续制约着企业的资金周转,企业效益仍处于低水平徘徊状况。但与前几年相比,情况在向好的方向转变,自1990年初经济出现不均衡的缓慢回升的迹象之后,到当年4季度,回升的势头明显加快。因而1991年大的宏观背景是,国民经济处于恢复性增长阶段,并力求从恢复性增长转入速度大体适中的正常增长。 (二)政策内容 在上述背景下,从1990年起,决策当局决定适当调整1988年以来治理整顿的紧缩力度,实际上是采取了扩张性的宏观政策,特别是在货币政策方面。 1.1991年货币政策所采取的主要措施。1991年制定货币政策的基本指导思想是,积极促进生产增长,清理企业之间的债务拖欠,积极配合和支持经济秩序的整顿,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当年货币政策在操作上主要采取了下列措施: (1)根据经济发展目标调增贷款规模,增加货币量的供应。1991年原本压缩的信贷计划一再调整,超过了1990年的水平。全年银行贷款规模在上年增长22%的基础上,又增长18%左右。 (2)将银行贷款投向的重点由过去通过流动资金贷款增加中间需求转向通过固定资产贷款增加最终需求。1991年银行贷款中,流动资金贷款所占比重为65%,比上年下降11.7个百分点;而固定资产贷款所占比重为27.6%,比上年上升11.5个百分点,增加额达800亿元,比上年多增加362亿元。 (3)降低存贷款利率。为配合增加需求、启动经济的宏观政策,1991年4月21日全面降低了银行存贷款利率。其中,居民个人和企业单位的活期存款利率由过去的年率2.16%降为年率1.8%,一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由8.64%降为7.56%;一年期的流动资金贷款利率由9.36%降为8.64%,3—5年期的固定资产投资贷款利率由10.8%降为9.54%。 (4)允许建设银行和工商银行发行投资债券进行技术改造投资。1991年两家银行利用发行投资债券发放技术改造贷款91亿元。 2.1992年货币政策所采取的主要措施。随着1991年恢复性增长的结束,1992年国民经济在多种因素的促成下进入加速增长阶段。1992年货币政策的基本指导思想是,保持经济回升的良好势头,满足经济发展的合理资金需要。所采取的政策措施是,在增加资金总量供应的前提下,拓宽融资渠道。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促进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默许国家专业银行向非银行金融机构进行拆借融资。1992年人民银行批设了大量的城市信用社、财务公司、证券公司和金融信托投资公司,并对这些非银行金融机构向国家专业银行拆入资金不予限制,期望以此满足经济快速发展中的不同融资需求。 (2)准许直接融资的发展。1992年,以深圳和上海为先导,利用发行债券和股票筹集资金的活动十分活跃,各种形式的集资不断涌现。据统计,全年经批准发行的债券、股票1274亿元,加上计划外的各种集资总计约2000亿元。直接融资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一是各地方和企业绕过银行相对严格的计划控制自主筹集资金服务于快速发展的需要,二是债券、股票的收益率大大高于银行储蓄存款利率。 3.1993年初货币政策所采取的主要措施。1993年初的货币政策措施与上年相比,没有什么突出的变化,显著特点是货币政策操作服从经济扩张(此时的货币扩张更多地是一种被动的扩张)。表现在: (1)银行贷款继续高增长,带动货币供应量的增长达到历史最高水平。4月末代表社会即期支付能力的狭义货币M1增幅达到41%,达此前近十年来的最高点,扩张速度超过经济过热的1988年。信用过度扩张使银行支付能力快速下降。国家专业银行的备付金比率由年初的7.9%降到4月份的6.1%,尤其是担负众多企业结算业务的工商银行备付金比率只有4.3%,一些地区银行备付金比率降到1%以下,大量占用联行汇差,压单压票问题逐渐扩大,出现支付困难。 (2)以直接融资为代表的社会信用加速膨胀。大量银行资金被拆出,计划外社会集资量大面广。据典型调查估算,1993年1—4月份计划外集资不下500亿元。在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同时,财政政策也逐渐趋于宽松:一方面,国家为提高大中型企业的活力,对其实行减免税收的政策;另一方面,各地对开发区和自主项目扩建也实行了更加优惠的减免税政策。 (三)政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