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从来就是一种为它的经济体制和市场所制约的文化生产活动 据权威的零点公司对京、沪、穗、厦、渝五地市民的调查,“最喜欢的娱乐形式”为 “看电影”的占46.9%,遥居各项娱乐方式之首。这里自然有电影日臻精美的现代制作 和传播技术的功劳,也表现出当代大众文化的视觉化倾向。 但这看电影与欣赏电影并非一枚硬币的正反面。“电影,就是一群人在黑暗中聚会, 分享一个梦想。”(陈凯歌语)这“分享”的浓度与成色很可能大有差异,甚至天上地下 。美国电影《现代启示录》里美军军官威拉德沿湄公河溯流而上访察另一军官库尔兹的 倒行逆施,如果仅为“看”电影,这一行程只是自然路途,倘若透过这表层,能领悟到 这是一个“人”的人生旅途的逆流而上,是对自己人格深处恶的根源的发现,而且还能 看出这是一条历史的河道,是无数由人性到兽性的倒逆组合成了历史本身的总倒退—— 导演对越战的反思就在于此,那么就属于欣赏电影。吴宇森的枪战片里,总有一群鸽子 在硝烟还没有散尽的时刻展翅飞翔,“看”电影的看到了一群被惊飞的鸟类,会欣赏者 就会解读出对英雄的赞美、对和平的向往这些吴氏“暴力美学”的内涵…… 两者的收获明显不同,甚至不可同日而语。 止步于“看”电影,是绝大多数电影观众的共同特征。其中忠实的影迷为主要代表, 也是支撑当代越来越逼仄的电影票房的最主要群体。基于电影娱乐、休闲的功能的不断 开发提升,单纯“看”电影也无可厚非。但倘若要得到更多的收获,进一步攫取电影的 认识、审美功能所带来的另一层次的愉悦,则不得不更上一层楼。 我们必须超越影迷,叩响电影艺术宫殿的门环。 看人物,不看星座 一部电影的永远价值在于人物的塑造。优秀的艺术电影里的“人”,必然是性格丰富 、复杂的,又是鲜明、发展的。英国电影《桂河大桥》里那个英军上校忠于职守却死板 僵化,对日本人充满仇恨却又做法荒谬;中国电影《骆驼祥子》里那个虎妞,既有车行 老板的思想感情又与车夫心息相通,既爱祥子、千方百计讨他喜欢但又不了解他,既嫉 妒小福子又心慈手软地接济她;《红高粱》里肉铺的瘦徒弟既受尽凌辱又无奈地施虐于 罗汉大叔;苏联电影《秋天的马拉松》里那位布兹欧金文质彬彬、富有教养又优柔寡断 、软弱怯懦,是中外银幕上罕见的形象……欣赏电影就可以从镜头里最主要的对象—— 人物的性格着手,登门入室。 影迷的追逐却是非常态的。他们的焦点永远是明星,甚至其“八卦”新闻,他们认同 的只是那种被推销的、被抽空内容的“非人”的偶像符号。尽管影迷在明星身上补偿了 自己实现不了的对欲望的满足,但对理解电影、渗透艺术,却并无多大的裨益。 重细节,不重情节 首先,打动观众的是电影里感人的细节,成功的艺术电影里总有以小见大、以凡出奇 、韵外有旨、神余言外的细节。中国电影《被爱情遗忘的角落》里由新到旧、从上一代 传到下一代、从死者留给活人的那件毛衣,织进了物质贫困给青年人的爱情造成的巨大 悲痛和创伤;日本电影《人证》里母亲八杉恭子亲手捅死黑人儿子、儿子最后成全她的 场景,使悲剧气氛浓烈到接近爆炸;希腊电影《影子部队》里天才喜剧演员装死与真死 的前呼后应,使观众淌下了无法抑制的热泪;中国电影《十七岁的单车》里阿桂与阿健 每天准时交换那辆已经成为他俩身体与生命一部分的自行车,如无声的霹雳打中了每一 个观众的情绪……通过对细节的解剖,可以成功接受艺术作品感情的脉脉传递。成功的 细节的功效是一般的叙事难以企及的。 影迷的满足却往往滞留在情节曲折多变的流程,加上明显的道德训诫、程式化的人物 配置、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影迷的七情六欲总是能被煽起。情节固然是电影的基础, 也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但过分注重情节的生动复杂,会使我们的关注点落实在娱乐片 、类型片(好莱坞电影的强项)上,即使勉强观看艺术片,也很难避免挂一漏万、买椟还 珠之憾。 其次,细细把握电影的内部和外部的节奏、深深解开电影的结构方式之谜……都是我 们进入电影艺术殿堂的锁钥与秘诀。 让我们从影迷的角色中解脱出来,叩响艺术宫殿大门的门环——“阿里巴巴,开门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