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I05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90X(2004)05-204-02 在“第五代”导演中,黄建新从1985年他正式导演的第一部影片《黑炮事件》起,就 显露了与陈凯歌、张艺谋等不同的关注视点和审美风格。与“第五代”的奠基、成名之 作《一个和八个》、《黄土地》等影片提供给观众的东西迥然不同,他没有走在“第五 代”最初探索追寻文化之根、关注中国历史与过去的道路上(虽然在影片的社会性上, 他与“第五代”仍是同出“一气”);相反他关注现实和当下的城市生活,所以称其自 《黑炮事件》始,相继推出的一系列影片《错位》(1987)、《轮回》(1988)、《站直罗 ,别趴下》(1992)、《背靠背,脸对脸》(1994)、《红灯停,绿灯行》(1995)、《埋伏 》(1996)、《说出你的秘密》(1999)、《谁说我不在乎》(2000)等为“城市电影”是很 自然的事。 然而这个称谓,对于谈论黄建新的影片特点仍然是一个很显模糊的称谓,倒是黄建新 自己在与记者谈话时的另一个说法,更能传达他的电影观念和特点,这就是他所谓的“ 常态电影”或曰“小电影”。他说:“我发现在美国电影统治世界市场的情况下,唯一 能与之抗衡的电影是反映当地人常态生活的常态电影,这是我电影的生命和根。”(注 :杨远婴主编:《90年代的第五代》,北京广播电视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341页。) 综观黄建新的一系列电影,从80年代中晚期直至新世纪的现在,他的片子一直走在这条 路上,并不断地进行着自我的发展和超越。 一 无论是最早的知识分子形象赵书信,还是后期影片中的干部、商人、工人、医生、学 生等,黄建新关注的都是社会都市生活中,最普通、一般的老百姓、小人物;而且顾及 到了这些平凡人物处于经济动荡、改革的社会中的种种平凡而又琐细的内心波动和震颤 :有知识分子的不被信任感,有大多数人在经济大潮中的焦虑、困惑、失落感,有人们 甚至夫妻之间关系发生微妙变化的复杂感、不安感,……正是通过这样一个平凡的世界 ,黄建新与普通的中国人——世界最广大的观众群落建立起了“一种特别密切亲近的关 系”,“使所有看电影的人都觉得电影和他有关系,和他所经历的事情、心态有一定关 系。”(注:黄建新等:《“谁说我不在乎”影片个案分析》,《当代电影》2001年第6 期。)因此可以说黄建新的电影在平实亲切方面,独具魅力。他抛弃了现代城市电影、 尤其是好莱坞商业城市电影中的诸多经典的影像元素,不关注饭店、宾馆、花园、洋房 ,也不表现都市女郎和青年才俊……;而是揭开浮华的都市生活最外层的肤浅表象,真 正深入和表现都市生活的真实内核,挖掘可见与不可见的都市角落和平民家庭之中的芸 芸众生平凡生活的哀乐、苦痛与变迁,并努力保有着平凡个体生命最真实的呼吸和最质 朴的感觉。 这也就使得他的影片尽管不是纯粹的娱乐商业片,却基本都有良好的回报;而观众也 在反观自己生活和经历的感性和娱乐中,潜意识地开始了对自身经历和生活的回顾和反 思。 作家老舍在谈文学作品的语言时说:“语言与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是无可分离、统 一的东西,要把语言运用好,不只是说什么的问题,更是怎么说的问题,创作是个人性 的工作,怎么说就表现出了个人的风格与语言创造力,真正的本领是用现成的、普通的 语言,写出风格来。”(注:老舍:《出口成章》,作家出版社1978年版,第65页。)而 黄建新就正是一个在电影语言的运用和结构方面不断探索、超越,已初步形成独特风格 的优秀导演。把他的影片做一个整体的回顾与梳理,会发现他的风格、特点也是逐渐形 成和趋于明晰的。 1985年《黑炮事件》,一“炮”打响,把黄建新推上了中国影坛有影响力的导演行列 。在影片语言中,他强调色彩,尤其是黑、白、红的使用,带有浓烈的隐喻、象征意味 ,片中沉闷、狭长的会议室,巨大呆板的黑白挂钟,脸谱化的人物等,无不给人以深刻 的视觉印象和心理观感,他欲图使观众从表层人物、物象、事件辐射到深层意蕴,凸现 “极左”政治模式对人的禁锢和异化的主观观念溢于“言”表。在这一点上,他依然和 第五代导演整体的浓厚的主观化精英表现意识一脉相通。 1992年黄建新从国外访学归来,中国的社会现实已发生了重大变化。具体表现在电影 创作上,就是由中国西部电影和“第五代”电影交融占主导的启蒙精英文化和镜象语言 受到了商品大潮的强烈冲击,电影创作也开始必须面对票房的严酷考验,于是黄建新也 开始了他的进一步思考和探索,他对于电影思路的调整,具体反映在根据邓刚的小说拍 成的影片《站直罗,别趴下》里。在片中,与前期影片的叙述语言和方式明显不同的是 ,他对电影语言即形式感有了更多的自觉。在结构故事时,他关注的不是与社会对应的 那份机械的真实,而是关注影片自身的逻辑以及它们的完备。黄建新在谈论该片时,很 认同电影学者让·米特里的说法:“电影的引人入胜是同画面形象的运动相联系的,是 与电影不同于其他艺术的一切相联系的……所谓引人入胜是一种接近思考的注意状态, 这种思考,是在画面充实而不是空洞的前提下值得思考的。”(注:杨远婴主编:《90 年代的第五代》,北京广播电视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323页。)具体表现在影片中, 就是他努力、自觉地去把小人物的表现与自己作为艺术家的超然感觉融合在一起,达到 一种“生活化”与“意象化”的水乳交融,而不象前期电影很有一些主观表达凌驾于生 活意象之上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