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I05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697(2004)02-0069-03 一、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普通劳动者正在淡出电视剧 时下的电视剧节目不能说不丰富。只要打开电视机,都市剧、历史剧、言情剧、武侠 剧、侦破剧,还有什么青春偶像剧,可谓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放眼看去,只见款爷 富婆、帝王将相、痴男怨女、英雄侠士、警察匪徒、帅歌靓妹充斥着荧屏。但观众们在 反感了款爷富婆豪华的做派,厌倦了帝王将相血腥的争斗,麻木于痴男怨女缠绵的情感 ,见惯了英雄侠士神奇的武功,掌握了警匪较量不变的套路,熟悉了帅哥靓妹迷人的脸 蛋后,却禁不住要问:为什么摇控器按过来按过去,怎么就看不到身边的人和事呢?电 视上演的戏怎么就和咱老百姓的生活离得这么远呢? 的确,在看似丰富的电视节目中,还真难找得出多少以反映百姓现实生活、塑造当代 普通劳动者形象的电视剧。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普通劳动者正在遭受着电视剧的冷遇。 不光是中央电视台的一套节目这几年在每晚黄金时段播出的电视剧很少有以普通劳动者 为主角的,象北京、上海、广东、湖南、四川、山东、浙江等在全国较有影响的卫星电 视频道,也很少播放过以普通劳动者为主角的电视剧。至于其它电视频道和地、市级电 视台的电视剧播出情况,自然也轮不到让老百姓唱主角。 尽管由于资料收集的困难,我们暂时无法在这里准确地计算出近几年国产电视剧中以 普通劳动者为主角的电视剧在电视剧总产量中所占的比例,但我们仍不难通过对电视台 所播出的电视剧的情况分析,推测出国产电视剧中以普通劳动者为主角的电视剧所占的 可怜份额。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普通劳动者正在淡出电视剧已是不容争辩的事 实。而随着电视机的越来越普及,对手头尚不是很宽裕的广大普通百姓而言,看电视仍 然是他们最重要的精神生活和最主要的休闲方式。欣赏电视剧则无疑是他们最主要的艺 术享受。但以普通百姓为主要接受对象的电视剧却偏偏忘记了他们的存在,远离了他们 的生活,忽视了他们的情感,这实在让人感到颇为无奈与尴尬。 二、普通劳动者淡出电视剧的原因 普通劳动者之所以遭到了电视剧的冷遇,失去了他们在电视剧中应有的地位,最直接 的原因似乎就在于电视剧制作的市场化体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电视剧的生产和播出都引进了市场机制,追求赢利和利润的最大 化便成了电视剧的生产者和播出者的共同理想。在这种急功近利风气的熏陶下,本具有 精神属性特别是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电视剧却渐渐演变成了单纯的商品。于是,艺术的 高尚使命消失在“合俗”、“媚俗”的商业炒作里,艺术的社会作用溶解于“金钱至上 ”的市场活动中,电视剧成了投资的对象和赚钱的工具,只要有资本,刚洗脚上田的包 工头也可以过把电视剧投资商、制片人的瘾。电视剧注重的不再是对美的创造和心灵的 陶冶,而是所谓的观赏性和收视率。为了增强观赏性,提高收视率,不少电视剧的生产 者便把目光瞄准了“新、奇、俗、怪、异、险”,在他们看来,“管它庸俗不庸俗,只 有赚钱才算数,随它健康不健康,唯有金钱最稳当”。只要能吊起观众的胃口,只要能 迎合观众的口味,哪怕格调低下,内容陈旧,思想消极,主题雷同,情节重复,题材一 拍再拍,演员一用再用,都毫不在乎。像一个清朝,便不知忙活了多少编剧和导演,一 个康熙,又不知累坏了几多的演员。以婚外情为题材的《这里没有冬季》一在荧屏亮相 ,立马就有《情感阴谋》、《超越情感》、《堆积情感》、《温柔陷阱》等与之争锋。 这种盲目跟风的作法,就连中央电视台也未能免俗。面对由金庸武侠小说改编的武侠剧 的热播,央视也忍不住眼热,终于不甘寂寞,硬是投巨资再来了个央视版的《笑傲江湖 》。尽管铺天盖地的广告一度吊足了观众的胃口,但央视版除了让观众欣赏到许多精致 而美丽的画面,震惊于不少凶残而血腥的暴力外,并无多少强于港台版的长处。可就在 大众对央视版《笑傲江湖》的一片非议之声言犹在耳之时,央视又几乎是启用该剧的原 班人马,对金庸先生的另一部力作《射雕英雄传》痛下杀手了。也许在有关人士看来, 只要观众存在比较心理,新版的《射雕英雄传》不管水平如何、质量高低,收视率总是 会有的。好在金庸先生特别大度,1元钱便将自己全部武侠作品的影视版权让给了央视 ,央视还可无后顾之忧地继续折腾金庸先生的其它作品。但央视尚且如此钟情于武侠剧 ,热衷于炒现饭,其他的电视剧生产制作商又能有多少人能眼睛不紧紧盯着收视率?又 有多少人能有兴趣来关注现实生活、关注当代的普通劳动者呢? 然而,电视剧的市场化生产机制尽管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导致了电视剧的远离现实、远 离普通劳动者。但这绝不是导致普通劳动者淡出电视剧的根本原因。因为即使是单纯从 赢利的角度看,即便是反映现实生活、塑造普通劳动者形象的电视剧,只要真实地描绘 了老百姓的喜怒哀乐,真正传达了老百姓的心声,抒发了老百姓的情感,表现了老百姓 的理想、愿望,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同样能受到广大电视观众的喜爱和欢迎,同 样能有较高甚至是很高的观赏性和收视率,也同样能让电视剧的生产者和播出者得到丰 厚的回报。像早些年的《渴望》、近些年的《儿女情长》、《大雪无痕》、《贫嘴张大 民的幸福生活》等等,就都是很好的例子。可惜的是,这类既具有浓厚生活气息和强烈 艺术感染力、又具有较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电视剧实在是太少了。 既然反映当代现实生活、塑造普通劳动者形象的电视剧能够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上 获得双丰收,它就理应成为电视剧创作的主流。但为什么情况却恰恰相反呢?这就不能 不让我们把疑惑的目光投向我们的艺术家了。客观地说,生产、制作电视剧的编、导、 演等工作人员的生活和情感与普通百姓相比,确实存在着一定的距离。要让他们去创作 现实生活题材特别是描写普通劳动者生活题材的作品,的确是件既要去体验生活,又要 费心费力的苦差使。据说《儿女情长》的导演石晓华在拍摄前曾连续几个月和创作者深 入到上海石库门最普通的百姓中间,与他们生活在一起,从中观察他们的言行举止,体 会他们的酸甜苦辣。剧中的每一个细节,几乎都来自于对百姓生活的捕捉与提炼,因此 才洋溢出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感人的艺术魅力。演职人员的这份辛苦,显然是轻轻松松地 在餐桌上觥筹交错,潇潇洒洒地在别墅里演绎“婚外情”,装模作样地在摄影棚中打打 杀杀、随心所欲地在宾馆里“戏说”历史的编、导、演们所难以想象的。远离现实生活 ,习惯于闭门造车、胡编乱造的编剧是写不出深受百姓欢迎的剧本的,住惯了洋房、坐 惯了名车的导演们恐怕也难以体会到百姓的情感与需要,而喝惯了洋酒、说惯了洋腔、 习惯了人们的追捧的演员们自然也把握不准普通百姓的酸甜苦辣、喜怨哀乐。令人担忧 的是,物质生活上的差别本已使我们的艺术家拉开了与普通百姓的距离,而目前在文艺 界仍颇有市场的诸如“淡化政治”、“远离时代”、“告别崇高”等错误观念更从思想 、感情、立场、观点上拉开了艺术家与人民群众的距离。这样一来,还有多少艺术家眼 中能看到群众、心中会想着百姓?又有多少人愿意去描绘现实生活、展示时代风云、塑 造普通劳动者的形象呢?显然,如果我们的电视剧演职人员心里不想着人民,胸中不装 着百姓,不从根本上改变立场,更新思想,转变情感,又怎么会在电视剧中给普通劳动 者以应有的位置呢?由此看来,普通劳动者淡出电视剧的最根本原因,恰恰就在于我们 电视艺术工作者群众观念的薄弱、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和历史使命感的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