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曾经出现过夏衍、尘无、陈荒煤、钟惦棐等声誉卓著的电影批评家,然而 ,迄今为止,喧嚣的电影评论不仅没有结出成熟的果实,反而在制片人、创作者与接受 者之间失去了基本的公信力。 迄今为止,中国电影学术界没有出现学问与人品都堪称师表、为人称道,并可与文学 、历史、哲学甚至音乐、美术研究比肩的重量级学者,学习电影的青年学人进入学术的 愿望和动机也非常复杂,难露新生一代的才华和峥嵘。 从电影评论的喧嚣到电影理论的争鸣,再到电影史学的建构,中国电影学术正在凸显 其不可或缺的史学品质,但也正在面临无人喝彩的尴尬与渴望超越的焦虑。如果非要用 如此短的篇幅来论述最近十年的中国电影研究,这可以算做我的一个总体感觉了。 其实,在接近100年的历史时段里,电影作为学术并非不言自明。相反,在主流学术界 以至大多数电影研究者心目中,“电影”很难与“学术”联系在一起;毕竟,在他们看 来,电影是如此大众的艺术,电影圈又总是经久不息的是非之地。这样,主要建立在普 泛化的文艺理论和感悟式的观片心得基础之上的电影评论,一度成为中国电影学术界唯 一存在的表达方式。尽管曾经出现过夏衍、尘无、陈荒煤、钟惦棐等声誉卓著的电影批评家,然而,迄今为止,喧嚣的电影评论不仅没有结出成熟的果实,反而在制片人、创作者与接受者之间失去了基本的公信力。 在改革开放、思想启蒙的历史背景下,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 ,中国电影界掀起了一股观念更新热潮。对法国学者安德烈·巴赞摄影影像本体论的热 衷,对各种西方现代电影理论的争鸣,都构成中国电影理论发展历程中激动人心的部分 。在此基础上,一批中国学者的电影理论著述相继问世。其中,钟大丰和陈犀禾对“影 戏”理论进行历史溯源,就中国电影美学提出新的认识;而郑雪来的《电影学论稿》(1 986)、李幼蒸的《当代西方电影美学思想》(1986)、邵牧君的《银海游》(1989)、汪天 云的《电影社会学引论》(1989)、姚晓濛的《电影美学》(1991)、潘秀通与万丽玲的《电影艺术新论——交叉与分离》(1991)、王志敏的《电影美学分析原理》(1 993)、戴锦华的《电影理论与批评手册》(1993)、章柏青与张卫的《电影观众学》(199 4)、贾磊磊的《电影语言学导论》(1996)、李显杰的《电影叙事学:理论与实例》(200 0)、周星的《中国影视艺术理论研究》(2000)、陈默的《影视文化学》(2001)、黄会林 的《中国影视美学民族化特质辨析》(2002)、彭吉象的《影视美学》(2002)、李道新的 《影视批评学》(2002)、郝建的《影视类型学》(2002)、袁玉琴的《电影文化诗学》(2 002)等著作,都在各自领域和不同层面促动了中国电影理论的发展。但遗憾的是,由于 缺乏作者论和文本分析的有力支持,中国电影理论往往因丧失电影特性而流于无的放矢 ;尤其当一批文学、文化学者以西方宏大理论介入电影研究并获得相当程度的话语霸权 之后,中国电影理论几乎泯灭了立足本土的问题意识。 电影史学建构成为中国电影研究摆脱应景、克服泡沫、戒骄戒躁直至步入学术圣殿的 关键环节。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电影文化的逐渐复兴以及中国电影学士、硕士、博 士学位教育的全面展开,电影史与电影史学开始得到重视。周晓明的《中国现代电影文 学史》(1987)、陈飞宝的《台湾电影史话》(1988)、陈荒煤主编的《当代中国电影》(1 989)、李兴叶的《复兴之路——1977年至1986年电影创作与理论批评》(1989)、胡昶与 古泉的《满映——国策电影面面观》(1990)等著述,不断开拓着中国电影史的研究疆域 ;而在《电影历史及理论》(1991)与《影史榷略》(2003)中,李少白始终探寻着中国电 影的发展规律,并为中国电影的史学理论和史学教育付出了大量心血、取得了重要业绩 。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作为中国电影学术的重镇,电影史学愈来愈走向分工细密的 专业化路途。郦苏元、李晋生、谭春发、陈山、应雄、陈墨、弘石、马军骧、高小健、 丁亚平、李道新、赵小青、石川等学者的中国早期电影专论,都显示出电影史研究不同 凡俗的学术含量;刘树生、任仲伦、张成珊、饶曙光、戴锦华、尹鸿、杨远婴、胡克等 学者的新时期中国电影研究,同样为电影史学带来新鲜活泼的气息。不仅如此,为了纪 念世界电影诞生100周年暨中国电影诞生90周年,中国电影界在1995年举行了一系列影 片观摩、影史研讨和书籍出版活动,这为中国电影史学的深度掘进甚至重写中国电影史 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综合的与比较的电影史观的确立,电影断代史与电影专题史的出现,成为20世纪90年 代中期以后中国电影学术发展的主要方向。胡菊彬的《新中国电影意识形态史》(1995) 、陈墨的《刀光侠影蒙太奇——中国武侠电影论》(1996)、郦苏元与胡菊彬的《中国无 声电影史》(1996)、朱剑与汪朝光的《民国影坛》(1997)、陆弘石与舒晓鸣的《中国电 影史》(1998)、丁亚平的《影像中国——中国电影艺术:1945—1949》(1998)、李道新 的《中国电影史(1937—1945)》(2000)、颜纯钧的《文化的交响——中国电影比较研究 》(2000)、戴锦华的《雾中风景:中国电影文化(1978—1998)》(2000)、钟大丰与舒晓 鸣的《中国电影史》(2001)、王宜文的《引鉴·沟通·创造——20世纪前半期中外电影 比较研究》(2001)、翟建农的《红色往事:1966—1976年的中国电影》(2001)、李道新 的《中国电影批评史(1897—2000)》(2002)、孟犁野的《新中国电影艺术史稿(1949—1 959)》(2002)、尹鸿与凌燕的《新中国电影史》(2003)等著述,都为中国电影史研究展 现出个性的文本与有益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