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763(2004)01—0079—04 新世纪初,原“第五代”导演代表人物田壮壮重拍民国时期著名导演费穆的代表作《小城之春》,使得关于费穆及其《小城之春》的影像记忆再次被电影界召回。费穆电影被接受历程本身就是中国电影观念和电影观看情境的嬗变历程,它自成一条影像中国的历史脉络。对于费穆电影的观看、评论,生发了电影的中国情境的诸多想象,其中涉及电影本体与意识形态、民族国家的象征体系建构与知识分子身份与处境的影像呈现、电影与都市市民空间的关系、中国电影诗学的形成及其与世界电影的对话等等太多可阐释的空间。对于费穆电影的观看、评议与阐释的历程,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1949年以前,是“被看”并众说纷纭的时期;第二阶段,是1949年以后“不看”的阶段;第三阶段是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今“重看”并深入阐释的时期。 一 第一阶段:“观看”的芜杂与喧哗、意识形态话语、都市空间话语与电影美学话语 费穆在1933年完成联华公司出品的导演处女作《城市之夜》,一时一鸣惊人,好评如潮,左翼电影评论家凌鹤在《费穆论》中称赞道:“大家都不会忘怀从《城市之夜》中所得来得深刻印象:贫民窟与高大的洋房,大富翁与赤贫的奴隶,悲苦与荒淫,天堂与地狱。……严肃的处理了这社会悲剧。”[1]黄子布(夏衍)、席耐芳(郑伯奇)、柯灵、姚苏凤四位批评家也联名推荐说:《城市之夜》“的题材之‘接触现实’与‘暴露的有力’,是……一张前进的有意义的新作品”[2]。《城市之夜》不仅在思想性、意识形态上获得好评,左翼评论家也不吝笔墨对其“电影性”作出了相当高的评价。夏衍写道:“现在的电影已经到达独立成年的时期,它应该尽力发展自己的特长,不必再为戏剧的隶属。……这样非戏剧的故事,若没有好导演一定会失败的,然而费穆先生的导演却异常成功”。[2] 出乎左翼影评家意料,费穆这之后执导的《人生》、《香雪海》、《天伦》在思想、意识形态方面不断的“倒退”,使他们相当失望。但是,他们依然不吝在电影艺术上对费穆作出好评,认为《天伦》在艺术水准上“是达到了中国默片的最高峰的作品”,“费穆懂得用蒙太奇,这使他和中国所有的导演们有着不同,而独自在他的作品中放射着光芒”[3],“而《人生》……是代表了知识分子的风格的划时代的成功。……尤其是细腻的内心描写,差不多成为他的特长”[4]1936年费穆执导的“国防影片”《狼山喋血记》由于“政治上正确”,鲁思、凌鹤、尤兢、尘无等33位影评者联名隆重推荐:“费穆先生的《狼山喋血记》在中国电影史上开了一个新的纪元。宣传已久的国防电影在这张有力的影片中巩固地确立了。对于许多软弱无力的作品是一个极烈地示威,对于一切向上有为的艺人又是一个强烈的号召。”[5] 至于1948年公映的《小城之春》,其反响就更复杂了,它有一些知音,并得到某一类知识阶层观众的共鸣和捧场。当时就有赞誉——“《小城之春》的作者用东方色彩的笔致——冲淡的笔致来描写一则美丽的东方人的故事”[6],“费穆严谨的制作态度,使《小城之春》达到国片前所未有的艺术的高峰”[7]。可是,终究对于“大时代”来言,《小城之春》真可谓是“生不逢时”。它“总不是顶坚实的作品……春光局促于颓域的一隅,带着一些狭窄、保守、陈旧、隐逸的气味。”[7]这还是最温和的批评。激烈的电影评论批评它“根本忘了时代”,“那么苍白,那么病态”,并规劝费穆“不要太自我欣赏,自我陶醉”[9]。更有甚者,说《小城之春》“没有时代性,没有民族性,完全是神经病者幻想的产物”;“没有思想,也没有感情,纯形式主义的东西……是不可宽恕的罪恶”![10] 总的来看,在30、40年代,对于费穆电影的接受应置于一个特别芜杂的语境或话语场中,其中有关键性影响的主要有三个因素。首先是电影如何参与现代性的民族国家的象征体系的想象和建构,这决定了电影应该产生什么样的意识形态意义,以及如何产生这种意义。无论是左翼,还是当时民国政府文化官僚,都将电影视为建构主导性意识形态的重要手段,一旦费穆的电影不能直接有效地纳入这种主导型意识形态时,就会面临被接受者的责问甚至否定。 其次,作为一种文化工业和大众传媒,电影如何参与形成以上海为代表的现代都市市民生活情境,从而形成关于都市民间或都市市民空间的想象。尽管费穆的电影后来一直只是电影界“圈内人”关注的对象,具有彻底的学院色彩,但是在30、40年代,它事实上是都市大众市民精神生活的参与者。当时的《申报》《晨报》等的副刊、电影评论、电影专刊经常有费穆的名字。就连《狼山喋血记》在苏州外景拍摄时“劈狼两头,猎犬10条”的消息也见诸于《申报》电影专刊的“联华花絮”[11],费穆电影的海报与众多的好莱坞电影的海报拥挤在同一报纸版面。他先后所在的联华、文华电影公司向来在由知识分子、学生、公务员、职员等人群构成的“新派市民”中有较多的观众缘,而与阮玲玉、金焰等明星的密切合作也说明他是认同电影作为一种文化产业、娱乐产业的特性。 其三,费穆是如何参与对电影艺术的探索和完善的,即他对于电影这种独特的艺术样式的发展做过那些尝试,并有些什么成果。在此基础上,费穆电影又是如何寄寓个人化艺术风格和情愫,并得到一部分知识分子(或被称为小资产阶级)的共鸣和认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