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是影视作品反复演绎的主题之一,父亲形象亦不少见。例如李安推出的有关父亲的三部曲——《推手》、《喜宴》、《饮食男女》影响不凡。传统的父亲,传统的父爱让人刻骨铭心。而徐静蕾的处女作《我和爸爸》却让我们看到一个现代版的另类父亲。 中国人爱含蓄,常常把强调的重点放在后面。《我和爸爸》重点是爸爸。说他另类,有两方面因素,一是指爸爸的职业。爸爸在酒吧工作,不可避免要和他的江湖哥们打交道。因而爸爸出事并不突然。同样,爸爸鲜明独特的个性也与此有关,他幽默风趣,语言饱含着深情,也饱含着他作为“过来人”对人生的洞察。他有时像个天真的孩童,有时像个智慧的老者,但他永远根据女儿的需要来变换角色:妻子去世,他由陌生人变为朋友,走进女儿的世界;他带女儿去酒吧,给女儿做饭,和女儿讨论男友问题等等;爸爸出事中断了父女间的感情交流,距离又被拉远;当女儿决定远嫁上海时,他才最像个爸爸,说出了作爸爸的肺腑之言;当女儿离婚回家后,他成了一家之主,全身心地照看着一个女儿和一个孩子,直至死去,他是这样走完一个男人的一生的男人…… 当今社会,传统是一种另类,另类的背后可能是更深的传统。爸爸以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女儿无私的爱,这是人类共通的感情,而且他爱得更深。影片中有好几处细节设置独具匠心:譬如给女儿零花钱,在酒吧和女儿谈论感情的事,深夜酒醉给女儿打电话然后道歉,对女儿的女儿的精心照顾,那也是对女儿无言的爱,等等。有意思的是对做饭细节的重复设置:给当学生的女儿做饭,给工作了的女儿做饭,给生儿育女的女儿做饭。爸爸一直是女儿的保姆,不单是生活上的保姆,更是精神上的保姆。在爸爸眼里,女儿永远长不大,他永远给女儿鼓励和支持,台词的设置亦别有用心:“我挣钱不就是让你少看别人脸色,舒舒服服过日子吗?”“我是你爸爸,你说什么也打击不了我”。这样的言语不少,尤其是在劝阻女儿结婚的场景,爸爸看似简单的理论却有浓浓的温情!爸爸是传统的爸爸,有着传统的对女儿的爱。 看完电影也许会有这样的疑问:这是单纯的爸爸对女儿的感情吗?徐静蕾说这是男人和女人的故事,而且可以说是悲剧的故事。这或许有助于我们对另类的深层读解。女儿一生经历了两大不幸:丧母、离婚,后者的影响更大。她一生是孤独的,因而她喜怒无常,有时甚至冷漠无情,甚至对自己的骨肉置之不理。父亲呢?与妻子分居,孑然一身,直到妻子去世才开始走进女儿的世界。他这一生,感情生活是缺失的。虽然父亲用快乐的情绪感染女儿,但他少不了酒精的麻醉,而且越往后,他的笑容越少。有一处不知导演是否有意为之,母亲的遗像,接下去的镜头是父亲在房中抽烟、流泪,女儿的责问——“爸,你怎么又在屋里抽烟?”爸爸淡淡的一句——“我忘了”,然后去阳台继续抽烟、流泪。那段困难的生活触动了爸爸心里最深的痛;如果说女儿的悲是显性的,那么爸爸的悲是隐性的;女儿可以把悲展露给爸爸,爸爸处处哄着她,顺着她,宠着她;但爸爸的悲只能埋于心底,独自隐忍。就这样,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在一起生活。无论男人还是女人,影片在默默中展示生活中莫名的痛,莫名的悲,无须对爸爸和女儿的情感做出明确的界定,能感受这份情绪就已足够。两个互相爱着的人都以其独特的方式面对生活,都以其独特的方式爱着对方,真实地生活着。爸爸脑瘫后,女儿才撑起这个家。一年后,爸爸走了,女儿又重新成立了家庭,继续她女人的路,继续她平凡的生活。 爸爸和女儿的故事,男人和女人的故事,就是生活的故事。影片总体风格非常生活化,沉得住,压得住。即使是悲的情绪,也是不动声色,默默地流露。但它并不寒冷,而是让人安静。导演在生活化中加入很多戏剧性的因素,尤其是爸爸和女儿的另类对白,让人忍俊不禁。女儿的胡搅蛮缠,爸爸的声东击西都给影片增添了不少活跃的因子。影片最高潮部分是女儿婚前请爸爸在家吃的那顿饭,所有的矛盾都集中起来:女儿和爸爸间的、女儿和男友间的、爸爸和男友间的。矛盾在逐步激化后本可以提上去的,但导演做了冷静的处理,及时收住了。前景是爸爸和女儿谈话,将男友置于后景中,虚焦,通过门框来表现。将矛盾的两人隔开,然后逐步突出前景中两人的对话,后景两人的声音逐步消失。在父女矛盾缓解后又通过对话巧妙引入后景。听到女儿去上海结婚的消息,爸爸惊讶之余开始“冷嘲热讽”,其实句句掏心;看着女儿一再坚持,爸爸松口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嘱咐女儿当媳妇的“要领”。“真舍不得让你去给人家当媳妇”,“过不下去了咱回家,记得你还有个爸”,这是两句最贴心的话!爱是盲目的,爸爸不想女儿受到伤害但却不得不松手让女儿去体验人生,爸爸的苦可想而知。这种“冷”处理反而会产生更大的影响力和震撼力。整部演片都是这种淡化地处理,平静中积蓄着力量。 影片结构严谨,以扫墓开始,以扫墓结束,有死亡有生命。以女儿结婚为界可以分为前后两段。前一段更为平实,完全的生活流。从旁白的交待开始,妈妈去世后爸爸出现,开始和女儿相互了解,这一段的共同生活也就是父女沟通、了解的过程。爸爸出事使这一过程暂时中断,又是旁白交待女儿的大学生活经历。三年后,爸爸再次出现让交流的过程继续,但这时男友已成了中间阻碍。女儿远嫁上海,这一过程再次中断。除去吃饭那段,整个第一部分没有激烈的场景戏。后一段则稍有不同,女儿离婚后回来有了一定的变化,撒娇、发脾气、无理取闹,言行举止中透着盛气凌人的架势。相对前段而言,这一部分较紧张,节奏较快些,情绪气氛的泻染比第一部分重,但仍是由生活化的场景构成。整个影片中,导演并不刻意向观众展示什么,一切在生活的进程中娓娓道来,让细心的观众慢慢咀嚼……影片的这种结构方式使其与主题相得益彰。 这是徐静蕾第一次拍片,因是处女作影像语言上难免有疏忽之处;但音乐是到位的,舒缓的钢琴声适时而入,并不把情绪往高处煽,淡淡地流淌,反而让观众心平气和,有更大的空间自己思考。拔动心弦之音才能产生这样的效果,这也与影片的整体风格相吻合。徐静蕾和叶大鹰的表演实为画龙点睛。徐静蕾风格大变让观众耳目一新,虽然扮演中学生已有些欠缺,但后半段的表演还是到位的,有观众说看到了徐静蕾在《我爱你》中“泼妇”的影子。叶大鹰含蓄的表演也很优秀,尤其表现在矛盾心情的表达、复杂情感的传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