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J9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910(2003)04-0077-03 电影是人类艺术发展史上最年轻的艺术门类,又被称为“第九艺术”。从诞生之日起,电影就与科技进步息息相关,并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吸纳西方工业文明的最新技术成果。首先让我们对电影的发明作一个简单的回顾。19世纪后半叶,欧洲工业革命推动了声、光、电等学科的发展。1824年,“视觉暂留”原理在伦敦公布,“诡盘”、活动幻灯与照相机相继问世。之后,科学家又发明了连续摄影机、放映机等。到了1895年,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制造了活动摄影机,同年12月28日,巴黎一家咖啡馆的地下室上映了他们拍摄的《火车进站》等几部短片,标志着电影作为一门艺术正式诞生。以后,电影由黑白发展为彩色,由默片走向有声片,随着科技发展而日臻完善。在技术层面上,电影是物理学、化学、光学、机械学等多种学科的综合产物;在艺术层面上,电影集中了戏剧、音乐、美术等诸多艺术门类的表现形式。可见,说电影是与科技结合得最完美的艺术门类并不为过。早期影片诞生后,“美国的格里菲斯首创蒙太奇手法,前苏联的爱森斯坦、普多夫金等人将蒙太奇上升为理论”。[1](P17)经过这两个提升之后,电影才从一般媒体转化为艺术媒体。从传播学角度来看,一部电影从制作到发行的全过程,也就是作为传播主体的影片通过技术手段大量复制,向大众传达兼具商品属性与文化属性的信息的活动。和广播、电视一样,电影也属于面向大众的电子传播媒体,同样要面对受众的选择,并在对市场的争夺中逐渐形成独特的传播特性与艺术风格。 电影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受到的最大冲击无疑是电视的面世。电视产生于电影之后,吸收了电影几乎所有的艺术特色,却比电影覆盖面更广,接收更便捷。在信息的传达与接受方面,电视具有即时性、连续性和可选择性等特点。人们既可以在第一时间通过卫星传送目击自己所关注的事态的发展,掌握第一手资料,也可以在另一个时段打开电视了解被自己错过的讯息。在同一时间内,坐在电视机前手握遥控器,显然比面对银幕时拥有更大的自主选择权。正是这些传播特性拉开了电影与电视的距离,使电影市场一度面临崩溃。 然而,正如其他艺术一样,精神快餐带来的不仅是方便快捷的接收方式,同时还会造成艺术作品中“营养”的流失。电视更像是家庭生活中不被关注的一分子,全天连续播出的节目在耳边喋喋不休,插播的广告与家中的琐事时时打断人们的思路,在那方小小的、闪烁的屏幕前,受众不容易全情投入,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大量流失。电影则不然,坐在漆黑一片的影院里,巨大的银幕充斥整个视野,人们暂时忘却了其他观众的存在,甚至忘却了自己的生存状态,发生“移情”的心理作用,化身为剧中人进入一个全新角色,在半催眠的收视状态下,与主人公一起完成一次心灵的历险。这样的艺术感受是电视所不能达到的。因此,除了提高叙事技巧,使情节更引人入胜外,电影制作者还选择了以高投入大制作来制造气势恢宏的场景等手段,以求获取更加震撼人心的效果,同时也不断提高画面质量与音响效果的技术含量,让观众获得更高的视听享受。 在与电视进行的市场竞争中,计算机技术的介入使电影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互联网作为新兴媒体的崛起给电影业以极为深远的影响。电脑时代的数字化技术,首先赋予电影这一视听艺术以更丰富的表现手段,从过去到未来,从历史题材到科幻影片,银幕上的世界几乎囊括了人类的全部生活,包括社会环境与思想感情。 虚拟现实与全息图像技术的发展,使现实与想象之间的距离大大缩短甚至消失于无形。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是对现实世界的摹仿,“虚拟现实背后的构想是,通过让眼睛接收到在真实情境中才能接收到的信息,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2](P141) 计算机技术在电影中的应用对我们来说已不再陌生。电影《侏罗纪公园》利用电脑动画技术创造出栩栩如生的恐龙形象,甚至连皮肤的肌理组织都清晰可辨,并藉此获得了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阿甘正传》里一个50000多人的反越战大规模示威场面实际只动用了1000名群众演员,其余都由计算机复制完成。以电脑动画人物代替演员的影片也已面世,“电影《超技》中,人们用计算机三维技术对真实的演员进行模拟复制而得到的电影演员的视觉虚像十分完美地替代了真正的演员进行表演”。[3](P134)计算机图形技术在电影特技制作中的广泛应用大大降低了电影的制作成本,并悄悄改变着电影艺术中传统的表演与拍摄理念。“全息图像(hologram)就是把一个情境中所有可能的景象聚集在一个光调制模式下的单一平面上。随后,当光束通过这个平面时,或被这个平面反射的时候,原先的景象会在空间中以光学方式重组,成为立体影像。”[2](P148)戴上特制的头盔之后,观众看到的不再是现实世界中的一切,而是微型显示器上的图像,当观众转动头部改变视角时,景象也随之变化。观众在欣赏这样的影片时,能更彻底地暂时切断与现实世界的联系而完全沉浸到电影世界中,在比较纯粹的状态下真正实现情绪的释放。 Internet最初作为军事实验网络在美国建立起来,“1989年,美国的MCImail商业网与Internet联网,从此,Internet逐步真正成为全球网络。同年,万维网推出世界上第一个所见即所得的超文本浏览器软件”,[4](P111)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广泛的信息资源共享不再是人类的梦想,互联网迅速成长为继报纸、广播、电视后,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第四媒体”。“第四媒体”这一概念,是在1998年5月召开的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年会上正式提出的。有学者认为,“广义上的‘第四媒体’通常就指因特网(因特网是正在兴建的信息高速公路的主要组成部分)”。[5]不过,因特网并非只具备传播信息的媒体功能,还具有电子邮件、电子商务等重要功能。因此,“从狭义上说,‘第四媒体’是指基于因特网这个传输平台来传播新闻和信息的网站”。[5]无论使用哪种定义,第四媒体是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兴传媒,这一点是确定无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