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自我职业生涯设计指学生根据自身的现实条件与发展潜力、外界机遇与制约因素以及对机遇与制约因素发展变化的预测,确立自己的职业方向、职业目标,选择职业生涯发展道路,制订发展计划、学习计划以及实现职业生涯目标的具体行动方案,包括行动的具体策略与进程。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变化加快,就业竞争白热化趋势明显,要求社会成员进行自我职业生涯设计以取得自我职业生涯的成功。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既无学历优势,又无经验优势,如何找到适宜于自我的职业,获取自我职业生涯的成功?合理定位并设计自我职业生涯,是增加其学习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以及职业生涯成功概率的重要举措。 为了解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自我职业生涯设计的现状,以期引起广大中职教育工作者、学生及家长对学生自我职业生涯设计的重视,更好地促进中职生职业生涯的成功,我们以成都市12所中等职业学校(职高8所、中专2所、技校2所)的630名在校生为样本(其中一年级学生92名,占14.6%,二年级学生270名,占42.9%,三年级学生268名,占42.5%;男生243名,占38.6%,女生387名,占61.4%;城市学生483名,占76.7%,农村学生147名,占23.3%),进行了问卷调查,并用spssll.0统计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还对部分在校生和毕业生进行了个别访谈。 由于目前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的意识与概念仅在北京、上海、江苏等少数省市的少数中等职业学校引入,在地处西部的成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对职业生涯设计的概念知之较少。因此,调查过程中,主要用学生较为熟悉的术语,从学生自我的专业选择、职业生涯追求、对自我职业生涯发展潜力的认知以及自我职业生涯设计意识与能力现状等维度进行调查。 表1:专业选择与专业满意度 你就读的专业是 比例你喜欢现在就读的专业吗 比例 自己选择的 57.3% 非常喜欢14.6% 父母选择的 21.0% 比较喜欢41.3% 朋友推荐的 9.5%一般38.1% 教师推荐的 8.1%不喜欢 6.0 其他 4.1% 你选择专业时对你选择的专业 比例你是通过哪些途径了解专业的(多选) 比例 非常了解 7.8%学校的宣传资料 48.7% 比较了解 29.2% 亲戚朋友的介绍 39.2% 了解一些47.3%学校教师介绍 24.0% 不了解 15.7%报刊杂志等新闻媒体 16.5% 其他7.9% 你选择专业前是否比例 让你重新选择专业,你会选择现读专业吗 比例 做过职业兴趣与能力测验、咨询16.5%仍选择现读专业 54.8% 没做过职业兴趣能力测验、咨询83.5%不选择现读专业 45.2% 一、调查结果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学生在教师与家长的引导下,对上述问题有着较好的认识与行为,但其中也反映出一些问题。 1.专业选择具有较大的盲目性 众所周知,选择专业的实质是确定自我的职业方向与领域。专业选择适合自我、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能实现专业与职业的有效对接,有助于学生职业生涯快速、健康的发展;反之,则会制约学生职业生涯成功,导致教育教学资源的浪费。调查发现,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专业选择表现出较大的盲目性: (1)自我参与专业选择力度不够,只有60%的学生由自己选择专业,充分体现自我的主体性。学生专业选择应听取家长、教师或朋友的意见,但其最终决定应由学生自己做出。(2)对专业的了解不够,仅37%的学生对自己所选专业非常了解和比较了解,高达15.7%的学生对所选专业不了解。同时,学生了解专业的渠道主要是通过学校的宣传资料、教师介绍、新闻媒体或亲朋推荐,不难发现学生获得的专业信息主要来源于学校“给予”,学校为赢得生源,往往大谈优势、弱化不足,使得学生得到的专业信息呈现出一面性,难以获得客观的评价。(3)缺乏对自我的了解,近85%的学生没有测验过自我的职业兴趣、职业能力等。由此,直接导致学生对专业的满意度较低,只有57%的学生对自己现读专业非常满意或比较满意,45.2%的学生在有机会重新选择专业的情况下不会选择现读专业。可见近半数的学生对现在就读的专业不满意。如此低的专业满意度怎能期待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充分发挥,怎能期待学生职业潜力的充分挖掘? 中职校开展职业生涯设计教育,对学生专业选择等进行合理的引导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2.对自我职业生涯目标追求偏颇 自我职业生涯目标追求主要通过学生对职业生涯成功的标准及影响因素等的看法反映,这是决定个体采取职业行为或职业准备行为的思想根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生涯目标追求在我国传统文化、思想观念、生活环境与成长经历等的影响下,表现出自身的特点。 从总体上讲,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生涯目标追求符合时代特征和自我实际,但也存在以下偏颇倾向:(1)理想色彩较浓。在自我的职业期望中,在校生希望从事的职业既比较稳定,又适合自己性格与能力,还要有较高的收入,希望三者兼得;而毕业生则在职业的稳定性、职业与自我的适宜性两方面要求明显低于在校生,反映其先求生存、再求发展的观念,与当前倡导的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不谋而合。这说明在校生对职业生涯目标追求的理想色彩偏浓。(2)对外职业生涯的追求偏重。认为职业生涯的成功主要体现于收入、职位、职称等方面,特别是在校生对持续发展基础获得的关注不够。20%以上的毕业生注重获得持续发展的基础,而在校生只有近11%。(3)对职业生涯成功的外归因偏重,30%左右的学生认为取得职业生涯成功最关键的因素在于机遇、家庭背景等,这容易导致学生忽视主观努力的重要价值,在学习与生活中出现积极、被动或侥幸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