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界普遍认为,台湾经济起飞源于1960年代以来工业化所取得的成就。1963年台湾工业产值超过农业产值,1966年工业品出口值超过农产加工品出口值,1973年工业就业人口超过农业就业人口。至此,台湾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地区发展成为比较发达的新兴工业化地区。世界银行1979年首次将其列入世界上少数几个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台湾的快速工业化进程肇始于1950年代末1960年代初实施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台湾当局以发展对外贸易作为全部经济活动的出发点,在进口生产资料和机器设备的同时,出口工业制成品,并借助贸易的促进和催育功能,推动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工业化,进而奠定了台湾经济发展的基础。台湾如何走向出口导向型工业化发展之路?1960至1973年出口扩张时期台湾经济成长的动因是什么?台湾当局采取何种政策措施确保经济持续增长?本文拟就这些问题作一探讨。 一 1950年代末和1960年代初,台湾之所以能够顺利实施出口导向工业化战略,主要是由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同时也是台湾当局因应内外经济环境变化的合理选择。 (一)从进口替代到出口扩张符合工业化发展的一般趋势。一个国家和地区如何实现工业化,存在着各种不同的战略思想。目前国际上最常见的是以所实施的贸易政策为标志,把工业化战略分为两大类:进口替代战略和面向出口战略或出口鼓励战略(注:Michael.P.Todaro:《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Third World》New york 1985 P409)。进口替代指采取保护措施,发展国内制造业,以国内生产的制成品代替进口制成品。出口扩张战略是指采取鼓励办法发展国内制造业,使其面向世界市场,从而使工业制成品代替初级产品成为出口的主要项目。 进口替代和出口扩张两种工业化战略在战略重点、目标、市场结构和实现手段等方面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呈现出互相排斥的特点。但是二者都是以具体产业发展为基础,它们又是互相关联的。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及其所实行的相应政策,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建立自己的工业基础能够发生作用。但就长期情况而言,进口替代势必对整体经济发展产生不良效果,特别是在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必将因为市场的制约而影响工业化进程。为突破这一瓶颈,必须寻求新的市场来源,以扩大需求来刺激工业化进一步发展。同时,出口导向工业化战略也是实施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的必然结果。只有在进口替代阶段工业生产能力大大增强,产品能够满足内部市场需求之后,才能进一步发展到出口扩张阶段。从实际情况看,一个国家和地区在实现工业化过程中,首先大都实施进口替代,重点建立一批新兴工业部门,只是当这些工业部门在内部发展遭遇到市场制约时,才开始实施出口导向战略。并且,这些国家和地区在转向出口导向战略后,不仅要扩大传统优势工业部门的产品出口,而且更重要的是扩大具有潜在优势的工业部门的产品出口,即实现出口扩张的升级。无论是工业化起始阶段,还是工业化的发展阶段,进口替代都是出口导向的基础,出口导向是实施进口替代的必然结果。 (一)出口导向战略的选择是台湾经济环境所决定的。一个国家和地区在选择工业化战略时,还必须考虑影响这些战略形成和运用的各种因素。这些因素可归结为以下几类:1.国土面积;2.地理位置;3.交通运输设施;4.自然资源;5.人口数量和质量;6.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7.外国投资、援助和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状况等外部因素(注:汪熙主编:《国际贸易与国际经济合作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32页。)。因此,从这一意义上说,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具有明显的客观性。 台湾经济环境的主要特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地区面积狭小,自然资源缺乏。台湾面积仅3.6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仅占全部面积的24.77%;经济资源极其贫乏,虽然已探明的矿藏有200多种,但蕴藏量和质量均不理想,真正具有经济开发价值的只有少数几种(注:石再添:《台湾地理概论》,台湾中华书局1987年版。)。因此,要谋求经济的持续发展,必须进口大量农工原料。2.岛内市场有限。台湾幅员甚小,总人口数量在1960年才突破1000万。而且战后初期人均收入长期处于低水平状态。这种状况决定了台湾若要达成大规模经济生产,必须拓展海外市场。3.从地理环境看,台湾属海岛地区,四周环海,海岸线长达1566公里,拥有基隆、高雄、花莲等良港;地处台湾海峡交通要道。这种地理环境为台湾发展出口导向型经济奠定了较为有利条件。4.拥有人力资源优势。以1955年为例,台湾受初中教育程度以上人口数占16岁以上人口数的56.5%,位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前列,而且还拥有大量隐藏性的剩余劳力。这种人力资源优势可以使台湾在实施出口导向工业化战略时,能够获取较大的比较利益。 对于资源缺乏、市场狭小的台湾来说,仅仅依靠内部市场难以有效达到工业化的目的。这种经济环境决定其必须采取开放性经济模式,借助对外贸易的启动功能,以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事实上,出口导向经济发展模式并不是1960年代后才有的,历史上台湾经济发展经验充分验证了这点。19世纪下半叶台湾被迫开放港口之后,由于外国洋行大批进入,促进了砂糖、茶叶、樟脑三种商品为中心的出口贸易,受此影响,台湾商业性农业有了大幅成长。日据时期,殖民地化给台湾带来许多深刻变化,“它使其从一个被忽视的中国省份转变为日本殖民地,同时也把台湾从封闭经济转变为开放经济,经济发展就是这种开放的结果”(注:何保山:《台湾经济发展:1960-1973》上海译文出版社,第30页。)。在“工业日本、农业台湾”的经济分工下,台湾对日贸易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1944年,输日贸易在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高达65%~75%。与此同时,台湾以大米、砂糖为中心的近代化农业有了较大开发,工农业生产呈迅速成长态势,若以1913年工农业生产指数为100,1929年上升到432,1938年达到660(注:周宪文:《台湾经济史》,台湾开明书局1980年出版。)。如果概括殖民地时期台湾经济发展特点的话,那么可以说“确实是日本资本控制下的面向出口型经济的高速增长”(注:刘进庆:《作为新兴工业化地区的台湾经济》,转引自《台湾研究集刊》1988年第2期,第10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