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国际产业分工的深化发展及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步伐的加快,台湾经济面临的内外形势发生了新的深刻变化,促使台湾经济步入新一轮转型与升级期。那么,内外环境的变化对当前的台湾经济产生了那些重大影响?未来台湾经济将选择一条什么样的转型之路?两岸经贸关系在台湾经济转型中又将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本文试就此类问题进行探析。 一、经济新挑战:“产业空洞化”与“经济边缘化”的隐忧 上世纪90年代末期及新世纪初,影响台湾经济发展的内外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使台湾经济发展面临三大问题的隐忧。 1.产业外移与“空洞化”隐忧 自上世纪60年代台湾经济实现起飞后,制造业就一直扮演着台湾经济的火车头角色。制造业占岛内GDP比重,从1960年的19.1%迅速上升到1986年的39.4%。这一时期制造业处于快速上升期,是台湾经济的主导产业,带动台湾经济走上年均经济增长率7%以上的工业化加速时代。但1987年前后,由于新台币大幅升值、劳力与土地受泡沫经济影响大幅攀升、劳工运动高涨等一系列内部因素冲击,台湾的劳力密集型产业短期内即失去在岛内的生存空间,加速向岛外尤其是向祖国大陆转移。由于两岸无法“三通”,大量移向祖国大陆的下游产业,又诱使其上游原料、设备供应者跟随外移,使台湾的制造业发生连锁性大迁移。制造业占岛内GDP比重到1996年降至27.9%,制造业比重下降幅度之快,大大超过一般发达国家和地区所经过的历程(注:张冠华,《跨越新世纪门槛之路——透视台湾经济转型》,第101-102页,(北京)台海出版社,1998年9月。)。这一时期传统产业的快速外移曾使岛内许多人士产生过“产业空洞化”的忧虑,但由于随后电子工业迅速崛起并替代传统工业的角色,这种现象并未在岛内发生。到90年代中期,台湾制造业占GDP比重维持在27%上下,保持相对稳定态势。 但从90年代后半期开始,台湾工业的龙头IT产业再次发生快速外移势头,而且呈加速之势。根据台湾“资策会”市场情报中心(MIC)的统计,台湾IT产业最大的部分——个人电脑及周边产业移往岛外部分,1995年占其总生产值的比重仅为25%,但到1998年即上升到43%,2002年又迅速上升到75.1%。其中移往祖国大陆部分在2002年达到58.9%,2003年又达到63.3%(注:(台湾)资策会网站,http://www.iii.org.tw/。)。包括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主机板、扫描仪、监视器等几乎岛内所有重要的个人电脑及周边产品,其在祖国大陆的生产值均已超过岛内产值。而另一重要核心产业半导体工业,在进入21世纪后,其赴祖国大陆投资势头也在加强。除了已在大陆投资的中芯国际、宏力、和舰等半导体制造厂商可见台商的影子外,台湾半导体产业的二大巨头台积电和联华电子,在台当局于2002年宣布“小规模、低度开放”8英寸芯片制造业赴大陆投资后,也加紧在大陆进行投资布局。最近,台积电在上海的0.25微米8英寸芯片投资案获台湾当局通过,正式开始了在大陆的投资。更为引人瞩目的是,岛内从1999年才开始崛起的TFT-LCD产业(液晶面板),近来也将其后段模组生产阶段转移至祖国大陆。 需要指出的,按照传统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只有在一国或地区的某个产业的生命周期进入成熟和标准化阶段后,才会以直接投资的方式向外大量转移。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大量外移的传统产业在岛内确实已步入成熟期,在岛内生命周期走向尽头。但对于90年才迅速崛起的台湾IT产业而言,其近年来加速外移的现象显然不足以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来解释。因为该产业的许多产品如笔记本电脑、液晶显示器等在90年代末期才刚刚兴起,在岛内是典型的新兴产品,远未走向成熟阶段。但国际电子产业分工的深化发展,却改变了这一轨迹。90年中期后,随着IT产品的低价化和生命周期的大大缩短,使得国际跨国公司大量采用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模式,即将产品的研发、制造、运输、存货、采购、配送、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加以细致的整合,将生产尽量推近市场,避免IT产品因运输周期或存货过剩,造成价值随着产品的生命周期结束而降低。过去以生命周期理论及雁行分工模式为依据的分工方式因此被打破。美国所创新和研发的技术与产品,不再完全采取过去那样先由日本至“四小龙”再至其它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雁行扩散方式;而是大大压缩在日本或台湾停留的时间,甚至直接跳过日本或台湾转移至中国大陆、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就地生产。同时,在低价竞争策略主导下,IT产业链条中的生产制造乃至销售与服务环节,也加快向市场替力大、生产成本低、具群聚效应的地区集中,而祖国大陆正具备这些优势。在这种情况下,以代工生产与设计(OEM/ODM)为主的台湾IT产业,不得不调整自己的投资与发展策略,按照跨国公司的要求大量将生产基地向祖国大陆转移,其在岛内沿续既有模式发展的空间被大大压缩。台湾的传统加工出口产业自60年代初崛起,到80年代中后期才步入成熟期大量向外转移,经历了20余年。但对于许多IT产品而言,这个周期则大幅缩短。 在国际背景下岛内IT产业的过快外移,未象传统产业外移那样给后起的电子产业提供从容的成长、适应空间。由于既有电子产业的主力大量外移,新的产业又未能及时成长壮大加以弥补,使整体制造业无论是产值增长率、投资增长率还是产值占GDP比重在90年代后期以来都在持续下滑。尤其在2000年到2003年4年间,台湾制造业生产指数年均增长仅2.1%,远远低于90年代年均5.3%的增长率;其占岛内GDP的比重也由1997年的27.8%下降到2003年的25.5%。从台湾主要信息硬件产品的岛内生产量看,大部分产品由于生产基地的外移,其岛内生产量及出口值在90年代后半期均出现下滑趋势,像台式电脑、电脑终端机、扫描仪、监视器等产品,在2001年的岛内产量已降低至其生产量最高峰的一半以下;外移比例较大的监视器、终端机、资讯零组件等出口值均处于停滞或滑坡状况(注:张冠华,“步入转型期的台湾信息电子产业”,载《台湾研究》,2002年第3期。)。同时,制造业提供的就业人数自90年代后半期也出现停滞甚至下降,制造业对外投资越来越集中于电子产业且呈现净流出,这使得“产业空洞化”的阴影再度笼罩台湾。有岛内学者由此判断,从上世纪90年代后半期以来,台湾已逐渐出现“产业空洞化”的迹象(注:林武郎,“台湾产业空洞化问题之再探讨”,载(台湾)《台湾经济论衡》(原“自由中国之工业”),2003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