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F42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623(2004)03-0012-03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工业)结构重型化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之所以产生争议是因为它被认为与“科学发展观”相抵触:它与国家“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安排相抵触,因为它必将与国内原有的重工业区发生竞争,将使在艰难跋涉中的老工业基地雪上加霜;它违背“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因为它将加剧我国环境的负荷,包括战略性资源的加速消耗和废弃物质的增量排放,影响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环境安全。显然,争议中的话题是十分严肃的。 但是经验告诉我们,拥有雄厚经济实力和丰富建设手段的地方经济及其政府,遵循“发展是硬道理”这个铁的法则,在中国条件下,基本没有什么力量可以扭转它们认定的发展方向。深圳作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规模最大、资本力量最强的中心城市之一绝对不会在重型化的浪潮中落伍。我们既没有必要去对形势的发展横加阻拦,也没有理由放弃科学原则去助长形势发展中的不良倾向。从这个伦理规范出发,本文认为有两个认识性问题有提出来的必要。 一、 以人为本——深圳工业结构适度重型化的价值目标 1.价值目标的提出 深圳实现工业结构适度重型化的根据可以有很多,如,顺应产业结构发展的一般规律、单一结构的复杂化与回避结构性风险、建设国际化城市的要求、深圳有发达物流业和金融业的支持、利用重工业国际转移的机遇、深圳与周边地区结构重型化相协调,等等。 本文要讨论的是,假设上述根据都是正确的,那么我们主张工业结构重型化的价值目标是什么?显然大家都不认为是“产值”目标,也不能认为“深圳要保持珠江三角洲地区龙头老大的地位”就是我们的目标,更不能只是为了重型化而重型化。 本文实际上要强调的是人们要考虑适度重型化的“以人为本”的价值。深圳实现工业结构的适度重型化的价值目标应该是:一,为深圳居民(户籍人口和非户籍人口)提供更多的高级化的就业岗位;二,藉此比较普遍地增加制造业从业人员的收入或者改善制造业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三,在高等级制造业进入深圳的同时使劳动密集型和低收入型制造业向更需要它们的周边落后地区转移。 深圳应该从提高居民收入和改善人民生活的价值目标出发,来认识适度重型化的必要性。这是我们今天的政府的根本职能所在,这是我们政府的工作能够得到人民群众拥戴和关心的所在。 2.价值目标的实现 下面的这张表格可以说明深圳目前已经是中国最富裕的城市,深圳的居民享有中国城市居民中最高的收入水平。 2001年全国部分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年) 城市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城市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深圳 22672.6 南京8848.2 广州 14416.2青岛8730.5 上海 12883.5成都8128.4 宁波 11990.9海口7754.8 北京 11577.8大连7418.2 厦门 11364.9重庆6721.1 杭州 10701.6哈尔滨 6407.3 天津 8958.7 沈阳6386.1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2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年。 但是根据本文作者以前的分析,深圳的外来人口中大约有270万属于低收入就业人员,平均月薪800元以下,全部算做可支配收入,人均每年不到10000元(2001年深圳农民人均纯收入9869元),如果考虑到这些外来务工人口中有部分要承担赡养人口,他们的收入水平还要低一些。 当然,这是个相当高的收入水平,因为它已经超过了(2001年)国内除上海、广州、宁波、厦门、北京和杭州以外所有的大城市居民人均收入。这就是深圳为什么能够形成规模如此庞大的外来人口的原因。 但是在深圳自身,社会结构的二元化倾向仍然是比较严重的问题。我们注意到年度统计提供的基尼系数是在增加的,即,1985年0.17,1990年0.19,1995年0.28,2001年0.30。另外,本文作者曾做过的分析表明,深圳市即使按照低于户籍居民的水平为外来人口提供公共福利和公平待遇,每年的费用要在300~400亿元。但是这样做既没有可能(指能力),也没有必要(指提高深圳劳动力成本)。 我们如果实施深圳工业结构的适度重型化,发展技术和资本含量高,企业规模比较大、产值增加率比较高的部门,就可以依靠市场的力量提高就业者的收入水平和增加他们的福利水平。 根据以上分析,深圳应该在双重目标下选择适度重型化的行业。第一个目标是人本主义的目标,即要在适度重型化的方向上选择可以明显提高就业者收入水平的行业。第二个目标是经济效益的目标,即要在适度重型化的方向上坚持提高产业增加值的原则,其最终的效果——增加城市财富(以企业税收的形式进入政府财政),仍然会使城市居民提高享受公共福利的水平。 二、“循环经济”——深圳工业结构适度重型化的发展模式 与科学发展观相联系的是“新型工业化道路”。对我国条件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的解释是,信息化、人力资本的充分利用和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现在主要需要探讨的问题是深圳在适度重型化的进程中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