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061(2004)04-0000-02 保税制度能使企业简化出口手续,减少因纳税而造成的资金占用和利息支出,被国际贸易界誉为“20世纪最流行的经济维生素”。1990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决定,允许浦东设立我国首个保税区,即外高桥保税区。我国通过建立保税仓库、保税工厂、保税集团及保税区等实施保税制度,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入世后,正确区分其与经济特区和出口加工区的功能差异,树立自身特有的功能定位,决定着保税区在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进而决定着保税区的生存与发展。 一、保税区与经济特区的差异 经济特区是我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地区,也是在对外经济活动中采取较国内其它地区更加开放和灵活的特殊优惠政策的重点地区。经济特区一般面积较大,人口众多,经营范围广泛,涵盖了第一、二、三产业各部门,且与国内其它区域的经济联系非常紧密。经济特区按规定可享受企业所得税的减免优惠及再投资退税等侧重于投资方面的优惠政策,所以经济特区是我国集中吸收外资的重点地区,其功能应定位在通过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鼓励外商投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促进以工业为主的外向型经济发展;发挥对外开放的基地和技术窗口、管理窗口、知识窗口和对外政策窗口的作用,以及经济体制改革试验场所的作用。 相对于经济特区,保税区一般面积较小,且按规定除企业和行政机构外,保税区不设居民区,区内仅允许必需的保安人员居留。而经济特区则无此类规定。另外,保税区内货物一般免征关税和各种流转税,不享受企业所得税的减免优惠及再投资退税的政策。 二、保税区与出口加工区的差异 经国务院批准,我国现已有38个出口加工区。出口加工区是国家对加工贸易进行集中管理的特殊区域,在这个区域内,海关对加工贸易实行相对宽松简便的管理措施,提供简便快捷的通关服务,充分满足加工贸易企业商品及原材料进出便利的要求。出口加工区允许生产用机器、设备、原材料及中间产品自由进出,以促进区内出口加工业的发展,其商品的自由流动已向生产要素自由流动进化。加工贸易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受过一定职业培训的劳动力,对扩大就业的作用较为显著。出口加工区在提供一般关税优惠的同时,还提供生产所需的一切社会基础设施,对外商直接投资也特别具有吸引力。从出口加工区数量名列榜首的江苏的成功经验来看,出口加工区的功能应围绕加工工业的发展,其发展方向不仅在于出口加工区内的企业自身己进行进口原料、半成品的加工与装配,增加商品价值,扩大出口,重点还在于加工区以外的企业也能和区内的企业配套以求共同发展。以昆山出口加工区为例,区内有近10家企业从国内采购生产原、辅材料,其中采购比例最高的已达100%。区外优良的产业配套环境反过来也促进了出口加工区的发展。如生产笔记本电脑大约需要230多个零配件,昆山及附近地区的厂家可向区内提供的零配件就达200多个。区内区外企业良性互动、和谐共生乃是出口加工区的突出优势和诱人魅力所在。 保税区主要是为了拓展转口、过境贸易和加工出口服务,开展为贸易服务的加工整理、包装、运输、仓储和商业展示等业务,由国家划出的特别地区。保税区可从事的业务范围涵盖出口加工、保税仓储、国际贸易三大功能,其所享受到的优惠政策范围更加广泛且和出口加工区差异较大:如保税区生产加工的产品既可以内销也可以外销,而出口加工区的产品只能外销不能内销;保税区企业经海关批准可以开展委托区外加工业务;保税区内企业的外汇账户中的资本项目外汇专用账户可以在注册地开立,也可以在注册地以外地区开立,而出口加工区内机构原则上只能在区金融机构开立外汇账户等等。 三、入世后保税区的功能定位 1、定位原则 发展性原则:保税区在我国是一个新生事物,必须遵循其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规律。保税区在发展的初期,各种硬件和软件设施都不是很完备,发展保税仓储和转口贸易都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一直以来我国的保税区都定位于出口加工。不可否认,早期大力发展出口加工产业具有带动整个保税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但随着保税区建设的不断完善,国务院批准的出口加工区不断壮大发展,特别是入世后我国面临经济一体化与区域一体化的国际大环境,只有从全球战略出发,立足跨国生产链,发展多功能全方位的外向型经济才是尽快进入国际市场的根本方略。在这种情况下,将保税区的主体功能定位于出口加工不仅和出口加工区功能重合,而且没有用足用好保税优惠政策,与国内国际形势和环境不相适应。 国际性原则:加入世贸组织并遵循其相关法则已成为制定中国外经贸政策的重要法则。我国的保税区是参照国际上通行的自由贸易区的模式而设立的,因此保税区的功能定位必须参照国际上自由贸易取得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国际上成功的自由贸易区大多强调国际贸易以及为国际贸易服务的功能,是以贸易为主,工商兼营,并利用港区便利的运输条件,促进区内经济全面发展的兼有多种功能的自由区。 2、功能定位一:现代物流 目前,我国物流成本所占的比重还相当高,物流成本的降低在我国潜力巨大。可以预见,二十一世纪,现代物流业将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保税区大都紧邻港口,且为大型集装箱码头,同时与国际机场有高速公路相连,区位优势明显;海关、外汇、商检、税务、银行、保险等都在保税区设立了机构,区内一般还设有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货代、船代等,为企业融资、结算、汇兑、报关等经营活动提供服务,便于保税区开展货物分拨、货物拼、拆箱业务、境外货物寄仓、商品展示和国际货物中转等国际自由贸易区普遍开展的物流业务。通过以物流为基础、以国际贸易为导向的功能定位,保税区不仅可以实现自身效益的最大化,还可以以此带动区外的经济发展。既然保税区的发展方向是自由贸易区,我们也可以从国际上自由贸易区的成功经验得到有益的启示。如位于巴拿马大西洋海岸的科隆自由贸易区,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允许个人和企业在区内对各种商品进行储存、展示、包装以及再出口各种商品、货物和原材料等,每年可带来100亿美元的货物吞吐量。该区已成为当今世界转口贸易主要的货物集散地之一,为沟通东西方商业交流、活跃拉美地区经济,促进本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发挥了引人注目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