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492(2004)02-0097-02 台湾地区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经过长期发展,经济进入一个高速增长时期,至2001年台湾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已达98203亿新台币,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2961美元[1];对外贸易额从1953年的3.2亿美元增至2280亿美元,年均增长15%[2]。台湾地区已从一个农业社会进入一个新型的工业化社会。综观台湾地区经济的发展,其实行的外贸战略在台湾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 一、台湾地区外贸战略演变的过程 综观台湾地区近50多年的发展,台湾地区在不同时期实行了不同的外贸战略,有利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从台湾地区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目标和对外贸易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来看,台湾地区外贸战略经历了一个这样的演变的过程。 (一)进口替代战略时期(1953年~1958年)。台湾地区按照“以农业培养工业、以工业发展农业”的方针,一方面发展农业,增加出口,换取工业发展所需的外汇和设备;另一方面,通过关税保护、复式汇率与进口外汇限额分配、设厂限制等措施大力发展能增加出口创汇的糖、罐头等农产品加工业和能进口替代的水泥、造纸、纺织、自行车、塑胶原料及制成品等一些劳动力密集型的工业,增强了岛内经济的基础,促进了台湾地区经济的发展。从1953年至1958年台湾地区经济年均增长7.7%。台湾地区对外贸易从1953年的3.2亿美元增至1958年的3.82亿美元,年均增长4.3%,工业消费品基本实现了自给[3]。 (二)出口导向战略时期(1958年~1973年)。台湾地区抓住国际分工体系变化、产业转移契机,按照“以贸易促进成长、以成长拓展贸易”的方针,实施了出口导向战略,通过奖励、简化汇率、放宽出口、建立加工出口区等措施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1971年台湾地区对外贸易实现了由入超变为出超。1961年至1973年台湾地区经济年均增长10.7%,对外贸易额由1963年的6.94亿美元升至1973年的82.75亿美元,年均增长29%。 (三)第二阶段进口替代和出口扩张战略时期(1973年~1980年)。台湾地区针对70年代初出现的岛内工资上涨、国际上发生粮食危机和石油危机、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美国实行浮动汇率等形势,按“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升级、优先发展高技术高资本高质量的重化工业”方针,大力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重化工业,从1974年开始了十大建设工程计划,既改善了台湾地区宏观投资环境,为企业的外部经济、投资扩张和经营优化创造了条件,又把台湾地区工业从劳力密集型层次提升至原材料生产层次,建立起上下游配套的工业生产体系。1974年~1979年台湾地区经济年增长率达10.1%;1979年台湾地区对外贸易额已达308.77亿美元;1973年~1979年台湾地区对外贸易额年增长率24.54%。 (四)科技导向和全球营运时期(1980年至今)。台湾地区针对第二次石油危机及当时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新形势,在1979年确立了机械、资讯等两项策略性工业,力争在技术密集型基础上实现工业的升级,以此推动出口。1985年又确立了“自由化、国际化、制度化”目标,加速台湾地区经济的自由化进程。与此同时,逐步放开对外投资,实行市场多元化战略。到了90年代又实施“亚太营运中心计划”,拟把台湾地区变成亚太制造中心和海运转运中心,进入以岛内本土高科技产业为主导、以台商海外传统产业为配套的全球营运时代。台湾地区的这些努力取得了成效,台湾地区的经济继续保持增长,1980年~1987年经济年增长7.99%,1991年~2000年年均增长6.2%,对外贸易额1980年~2000年年均增长10.4%;商品出口结构得到极大改善;电子资讯产品在1984年成为第一大类出口商品。在台湾地区工业品出口结构中,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比重越来越大,1988年第一次超过劳动密集型产品,达52.5%[4];台湾地区出口市场结构得到了改变,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在减小,从1972年的42.9%降至1992年的28.9%[5]。 二、台湾地区外贸战略演变的解析 台湾地区在其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采用了不同的贸易发展战略,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既有其从岛内客观实际情况出发的结果,又有其发展的理论依据。 二战后,台湾地区面临着恢复和重建问题,还处在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时期,岛内工业基础落后,贸易入超。此时有必要对本地区内的一些幼稚但通过保护有发展希望的产业进行保护,以培育他们的竞争优势。台湾地区根据当时的岛内实际情况,通过发展农业稳住岛内市场、出口创汇;重点选择了水泥、玻璃、庶糖、造纸、纺织、塑胶原料等“短、平、快”的劳动力密集型工业加以扶持发展,为向工业化的发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为以后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一国或地区在对外开放进行对外贸易时,要按比较优势的原理,出口密集使用本地区资源要素禀赋丰裕的产品,进口本地区资源禀赋稀缺的产品。台湾地区在上个世纪50年代末,抓住了西方发达国家因工资上涨而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之机遇,充分发挥了劳动力充足、工资成本低廉的比较优势,建立出口加工区,走了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导向型发展之路,使对外贸易成为经济增长的一个发动机。 但必须看到,比较优势是动态的,会随着生产要素积累状况改变的而改变的。台湾地区在70年代中期面临着工资上涨,其他发展中国家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而自身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尚未建立,经济发展缺乏强有力后劲的形势,通过大力发展重化工业,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既促使了台湾地区产业升级,又延伸了比较优势,增强了出口商品的竞争力。到了80年代,台商把一些在逐渐丧失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岛外,为这些企业的发展迎来第二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