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81年创办以来,厦门特区坚持对外开放,充分发挥特区和台商投资区的优势,在积极实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经贸战略推动下,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已逐步形成了以厦门本岛、海沧投资开发区、杏林、集美台商投资区为中心,带动同安实行开放区政策的全方位、高层次的对外开放特区经济新格局。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对厦门此格局的形成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一、厦门利用外资取得可喜成绩 厦门创办经济特区初始,在直接利用外资方面几乎是从零开始,经过20多年的发展,招商引资工作取得飞跃性进展。特区创办初期,厦门市利用外资主要形式是对外借款和“三来一补”。随着改革开放,外商直接投资迅速发展,截至2001年底,全市累计批准直接投资项目5334项,实际利用外资金额126.50亿美元,合同外资到资率为67.5%,已有4381家三资企业在厦门开业投产,招商引资从数量上、质量上都出现可喜的进展,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国际上的一些著名跨国公司和高新技术企业相继投资落户厦门,一些大项目相继建成投产。截至2001年底,世界最大500强跨国公司已有27家在厦投资办企业,投资项目35个,其中工业项目30个,工业投资总额12.44亿美元,合同外资9.62亿美元,平均单项合同外资3205万美元。②外商投资的产业结构得到优化,投资领域从第一、二产业扩大到第三产业的饮食服务业、娱乐业、房地产业、运输业、金融业、信息产业等。从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发展到以技术、资金密集型企业为主;从加工贸易到高附加值企业发展,并逐步形成了为龙头产品配套的产业链。③外商投资企业经营良好,步入良性循环的发展阶段,外资工业产值比重继续提高,三资企业盈利面在80%以上。外商投资取得了良好的回报,有力地调动了三资企业增资扩产项目150项,增资合同外资额4.90亿美元。 二、外商直接投资与厦门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 厦门利用外资的可喜成绩,不禁让人引发思考:到底外商直接投资与厦门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请看表1。 表1 1990~2001年厦门FDI与GDP情况
注:资料来源:《厦门统计年鉴》1991~2002年 变量FDI与GDP之间的相关系数r=0.68,表明在GDP的增长中有68%与FDI有关。 建立回归方程:GDP=205789.26+26.08×FDI 表明FDI每增加一万美元,GDP会增加26.08万元。 三、外商直接投资在厦门经济中的作用 1.极大地促进了厦门经济的发展 外商直接投资极大地促进了厦门经济的发展,2002年厦门实现GDP648.33亿元,比上年增长15.5%,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46589元,比上年增长12.6%。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126.31亿元比上年增长14.3%。2001年厦门市涉外税收达到423787万元,比上年增长26.94%。可见,外商投资企业上缴的税收已成为厦门市政府税收的重要来源之一。 2.有效地弥补厦门建设资金的不足 20多年来,外商直接投资的大规模流入,有效地弥补了厦门市建设资金的供给不足,极大地促进了厦门市经济持续、快速与稳定发展。这突出表现在厦门市历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总体上呈明显地上升趋势:“八五”时期利用外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17.75%,“九五”时期利用外资占23.45%,2001年利用外资368397万元,比上年增长4个百分点。 3.扩大就业机会,提高就业质量 吸引FDI为厦门市带来了直接和间接的就业效应。据统计,2000年三资企业在岗职工平均人数达232726人,比1995年增长34.76%;2001年三资企业在岗职工平均人数达243101人,比上年增长4.46%。外商投资企业已成为厦门市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渠道之一。另外,外商投资企业的工作条件、工资福利待遇均较国内企业为优,大量雇员在外商投资企业就业,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厦门市就业质量,特别是外商投资企业的职业培训,为厦门市培养了大量熟练技工和专门人才。同时,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4.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和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①外商投资企业已成为厦门市对外贸易的强大生力军。20世纪90年代以来,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总值呈直线上升趋势,对厦门市对外贸易贡献很大。2001年三资企业的进出口为723850万美元,占厦门市总进出口额65.34%,其中外商独资企业的进出口比重较大,达49.18%。 ②外商投资企业是厦门市出口增长的重要源泉。2001年三资企业出口所占比重比上年有稍许下降,但其所占出口总额比例将近60%,其中独资企业在此方面巨大贡献:出口额占46.36%,比上年增长1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