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 F42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4-6623(2004)01-0083-04 深圳的工业的主要特点 深圳的工业是上世纪80年代初,在一片空白的基础上引进“三来一补”式的劳动密集型工业发展起来的。经过20多年的努力,深圳的工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显示出如下特点: 1.“三来一补”为主的劳动密集型工业结构已为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技术密集、资本密集、知识密集的工业结构所取代。在2002年深圳规模以上的工业总产值中,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47.9%,其中,电子信息产业又占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90.1%,生物工程、新材料约占10%。这些数字表明,电子信息产业已在深圳工业中居于主导地位,成为拉动深圳经济增长的火车头。 2.以劳动密集型工业为基础的传统产业,经过先进技术的改造和企业的兼并重组,形成纺织服装、家具、钟表、玩具、珠宝首饰、机械、皮革、印刷8大优势传统产业,在深圳工业总产值中占到54.1%的比重,在国际国内具有很强的竞争力,钟表、集装箱、玩具等产量均居世界前列。 3.高新技术产业产品、传统优势产业产品均以加工出口为主,整个工业具有明显的外向型特征。2002年深圳的外贸依存度高达323.5%,出口依存度高达172.6%。深圳的一批重要工业产品已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的生产基地、供应基地和配套基地。在不断提高出口产品技术档次的同时,深圳的企业组织结构也在不断升级。生产这些产品的企业逐步由无独立法人地位的“来料加工”企业,转变为有独立法人地位的“进料加工”企业;由单一的外资企业发展为“落地生根”的本土民营企业;出现了单一的港台小资本企业与跨国公司大资本企业并存的新格局。深圳企业组织形式的这种变化,与产品结构的升级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 4.工业企业的产权结构以外商直接投资的独资企业为主,占83%;股份制占15%;其余为国有独资和控股企业,占1.8%,集体企业占0.2%。这种所有制结构,最有利于深圳工业的外向发展和与国际规则接轨。 5.伴随工业的发展,深圳的生产性服务业和社会服务业得到蓬勃发展。海陆空交通运输业、现代物流业、零部件配套业、金融业、贸易业、各种中介服务业对工业的高速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在2002年的经济总量中,第一产业不足1%,第二产业占55%,第三产业占44%。目前深圳已进入一个由制造业和服务业带动整个经济发展的新时期,在不久的将来,深圳将会出现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的新局面。 从以上特点看出,深圳已经是我国重要的新兴工业基地,是一个典型的世界工厂,是世界制造业链条上的一个重要环节。 深圳工业高速发展的成因 深圳目前的工业格局,是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和两次接受国际性产业转移相结合而形成的。 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实施25年间,全世界发生了两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一次是上世纪80年代初发生的亚洲四小龙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亚国家特别是向中国珠三角大规模的转移。另一次是21世纪初,发达国家已经成熟的技术密集、资本密集产业向中国特别是中国东部的大规模转移。现在人们常说的中国将成为世界工厂,指得就是这个转移。 国际产业转移有垂直分工和水平分工两种形态。这两次产业转移都是拥有高层次产业的发达国家和地区向产业处于低层次的发展中国家的转移,因而是一种垂直分工。 在80年代的产业转移中,珠三角还是一个以农渔业为主的产业形态,深圳还是一个边陲小镇。国家对广东、福建实行特殊的改革开放政策,在深圳等特区设置了政策洼地,让各种生产要素都向这里流动。在很短的几年时间内,深圳和珠三角农民的土地,香港的资本、技术、管理和产品,本地和内地的农民工劳动力,三个生产要素一结合,很快就把8万家香港的劳动密集型“三来一补”企业在珠三角建起来了。香港企业家赚了大钱,仅工资一项,一年就比香港少支出1000亿元港币;深圳和珠三角的政府和农民得了工缴费,农民收入部分后来变成了农民可以长期分红的合作社;打工的农民工所得虽然少,但比农村劳动的收入多多了。更为重要的是,珠三角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农业社会产业形态中长出了工业,生产出了新型的日用消费工业品。这些工业品以摧枯拉朽之势北上西进,领导了全国的消费潮流。一时间,广东水(矿泉水、饮料)、广东面(饼干、方便面)、广东洗涤用品、广东家用电器、广东家具、广东办公用品等广货涌向全国,广东菜、广东话、广东文化相继跟进,对海(上海)货造成了巨大冲击,向全国传播了商品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在四川等省还办了广东话培训班,大大扩大了深圳以及整个广东在内地的影响。近20年来,深圳及广东各地对这些产品进行了技术改造,不断推进产品的升级换代,以低廉的价格优势占领了发达国家的日用消费品市场。 进入21世纪,发达国家许多技术密集、资本密集产业,如电子信息产业、家用电器产业、汽车产业、石化产业都已成熟,但劳动力成本始终居高不下。而在中国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投资环境已经成熟,劳动力价格,由于无限供给,竞争激烈,增长缓慢,同时劳动者素质也在提高,发达国家的企业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就把这些成熟的产业向中国转移,在中国制造后,向全世界销售。这次转移是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条件下产生的,特区的政策优惠虽然取消,但国内和国际的市场经济环境已经建立起来,从而使东部沿海地区成为第二次转移的目的地。这次转移使深圳的工业结构跃上了新的台阶,跨进了高新技术产业行列,走上了新型工业化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