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人行重庆营管部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了票据业务管理,引导票据市场健康发展。目前,重庆市票据市场主体多元化格局基本形成,票据业务创新步伐明显加快,票据市场中介机构初步建立,票据业务总量迅猛增长。票据市场更为充分地发挥着其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以及促进经济增长的功能;同时,也优化商业银行资产结构,改善了金融服务。由于发展时间较短,各项规章制度还有待完善,因此,票据市场也存在的诸多问题,需要在发展中予以规范和解决。 一、加强引导,完善制度,确保票据业务健康发展 年初,我营业管理部为进一步推动商业汇票业务健康发展,规范票据行为,防范票据风险,制定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发展商业汇票业务的通知》(渝银发[2003]26号),要求各商业银行切实加强和完善商业汇票承兑、贴现管理,增强票据业务的合规性。 (一)提高认识,明确指导思想。 重庆市进一步发展商业汇票业务的总体思路是:坚定不移地发展商业汇票业务,切实支持地方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促进银行业资产结构优化;进一步推动商业信用票据化,净化并培育良好的社会信用社环境;在稳定发展银行承兑汇票的基础上,积极推广商业承兑汇票。 (二)改进承兑、贴现和再贴现业务操作流程。 一是改进承兑业务操作程度。企业申请签发银行承兑汇票时,须向银行提供商品或劳务交易合同原件。 二是改进贴现业务操作程度。采取贴现申请人提供交易合同和增值税发票等有力措施,由贴现行或转贴现行落实该商业汇票是否具有真实贸易背景。 三是改进再贴现业务操作程度。对已再贴现的商业汇票,人行恢复对交易合同、增值税发票等相关资料复印件的档案留存制度。 (三)深化商票试点工作,引导商业承兑汇票走向市场化 票据市场要再上一个台阶,关键在于商业承兑汇票的推广使用要有所突破。我们在总结近几年来商票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适时引导商业承兑汇票业朝市场化方向进一步发展。商业银行可在防范票据风险的前提下,对资信良好的非试点企业签发的商业承兑汇票给予贴现支持。 二、重庆市票据业务发展的主要特点 (一)承兑和贴现市场总量持续猛增,再贴现增长较快 一是票据承兑总量大幅度增长。今年1-9月,重庆市累计承兑商业汇票435.1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4.43%;其中银行承兑汇票累计发生404.0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9.96%,商业承兑汇票(指试点企业商业承兑汇票)累计发生31.0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45%。9月末,全市商业汇票承兑余额264.11亿元,比年初增加69.86亿元,增长35.96%;比去年同期增加99.91亿元,增长60.85%。 二是票据贴现总量大幅猛增。今年1-9月,我市贴现累计发生额856.9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93.7%。9月末余额219.28亿元,比年初增加82.51亿元,增长60.33%;比去年同期增加105.7亿元,增长83.06%。 三是再贴现开始回升,余额增长较快。由于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各商业银行资金头寸相对紧张,对再贴现需求增大。9月末,重庆市再贴现余额为40.89亿元,比年初增加34.6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40.89亿元(去年同期为0)。 (二)重庆市票据市场发展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近几年来,重庆市票据业务发展迅猛,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从表1可见,重庆市商业汇票承兑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2000年末为8.71%,到2002年末提高到9.85%;而2002年末全国平均水平为7.17%,低于我市同期水平2.68个百分点。从贴现余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析,2000年重庆市为2.97%,2002年末迅速提高到6.94%;全国2002年末为5.08%,低于我市1.86个百分点。从贴现余额占贷款余额比重分析,2000年重庆市为2.72%,2002年末为6.09%,2003年9月末已增至8.20%;而全国2002年该比例为4.63%,低于同期重庆市水平1.46个百分点。 表1:重庆市票据市场规模、贷款总量和国内生产总值比较 (单位:亿元、%)
(三)股份制银行占承兑市场大部分比重,国有独资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各占贴现市场半璧江山 目前,重庆市票据市场交易主体除人民银行外,15家商业银行和市农村信用联社全部进入。2002年10月工商银行设立重庆票据分部,成为重庆市首家独立的票据专营机构。可见,我市票据市场竞争主体多元化格局已经形成。从参与主体结构分析看,票据市场结构性特点如下: 一是票据承兑市场以股份制商业银行为主(表2)。承兑业务利润丰厚,且能带来保证金存款,是各行竞争的焦点。从2000年以来,股份制银行的市场份额不断提高,从2000年末的58.7%提高到2003年9月末的70.5%;而国有独资银行市场份额逐年减少,从2000年末的30.6%下降到2003年9月末的22.3%。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激励机制较为完善,市场营销意识高于国有独资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