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二十多年中,居民收入分配的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目标下,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了,但居民收入分配的差距也在明显扩大。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居民个人收入的基尼系数2001年就已经达到0.459.比美国(0.434)还要大,严重超过国际警戒线。 目前国内关于居民收入差异的研究更多关注城乡差异和地区差异,对城镇居民的收入差异的判断过于乐观,我们拟就城镇居民收入差异的状况、形成原因和影响进行分析,并就此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研究方法——“洛伦茨曲线”、重点调查法 为了更直观和系统地分析居民收入差异的变化,我们采用国际通用的“洛伦茨曲线”和判断居民收入分配差别程度的综合指标——基尼系数。设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和收入分配绝对平等曲线之间的面积为A,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右下方的面积为B,则
如果A为零,基尼系数为零,表示收入完全平等;如果B为零,则基尼系数为1,表示收入分配绝对不平等。该系数与收入分配之间的关系为: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洛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小,基尼系数越小;反之,收入分配越是趋向不平等,洛伦茨曲线弧度越大,基尼系数也越大。见图1。 图1:洛伦茨曲线图
国际有关组织规定:基尼系数若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0.4为国际警戒标准,在我国,实际工作中通常按0.45操作,衡量全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时基至将警戒线定为0.5。 我们采取的另一个重要的研究方法就是与洛伦茨曲线相对应的重点调查法。我们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样本总量为400个家庭),对2000年以来重庆城镇居民的收入状况和储蓄行为作为案例进行了连续调查。样本的结构如表1。 表1:调查样本的经济属性和地域属性单位:%
重点调查法虽然一定程度上会受样本差异影响,致使基尼系数的波动性增大,但是这种方法采取不记名和区间估计法克服了传统方法中大量的体制外收入无法在基尼系数中得到反映的问题。传统方法测算的我国1999年城镇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为0.30,2001年为0.33,显然实际情况比这个要严重得多。同时研究中以季度为频度也较传统方法以年为测算频度更为敏感。 二、一个典型案例——用基尼系数衡量重庆市城镇居民2000年以来收入分配变化 按照上述思想.我们对重庆市城镇居民2000年以来的收入分配状况进行了重点调查。根据调查结果,首先将各期人均收入按照从低到高排列,对居民收入水平进行分组,分别计算各组居民人数比重和各组收入的比重,将人数占比作为横轴,收入占比作为纵轴,从而得到该期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分配状况的累计频率曲线——洛伦茨曲线。如2003年1季度得到的该曲线如图2。 图2:2003年1季度重庆市城镇居民收入分配洛伦茨曲线图
面积B的确定,将按照积分的思想得到:首先将B按照样本数量分成400份,就形成400个类似R[,i]R[,i]+1P[,i]+1P[,i]的多边形,其面积可按照近似的梯形处理,如此R[,i]R[,i+1]P[,i+1]P[,i]的面积=1/2(R[,i]R[,i+1]P[,i+1]P[,i])[*]P[,i]P[,i+1],而R[,i]P[,i]就是收入的累计占比,从而得到面积B:
而面积A+B=0.5;面积A=0.5-B 如此可分别得到重庆市城镇居民各期收入的基尼系数如表2。 表2:重庆市居民收入基尼系数变化表
从表2可见,2000年以来,重庆市城镇居民收入基尼系数呈明显的“一升一阵”的振动曲线,在2000年4季度达到峰值0.53,于2002年3季度和2003年1季度达到谷值0.42,峰谷值之间落差为0.11。